发表时间: 2007-06-17 06:07:15作者: 徐尔
中国猪肉价格突然快速上涨,低收入居民连续「三月不知肉味」,随后米价、油价甚至奶粉价格都一路飙高,甚至引发抢购风潮,最终成为政治层面问题,总理温家宝下基层调研,央行是否再次加息陷入两难。
对于中国城市居民来说,猪肉这个最普通不过的日常食品,从未像现在引起过如此之高的关注。短短十多天内,猪肉价格突然达到了一个历史上的新高度,随后米价、油价甚至奶粉价格都一路飙高,甚至引发部分商品的抢购风潮,导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超过百分之三的警戒线,引发市场对央行再次加息的担忧。
在中国的物价监测体系中,猪肉是监测的最基本和最重要商品之一。猪肉价格飞涨,不仅仅是带来心理上的恐慌,而且更容易带来物价的连锁反应,继猪肉后,鸡蛋、油价也开始大幅上涨。此次涨幅最大的是菜籽油,有百分之十左右,这对于主要使用菜籽油的餐饮企业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而大豆油、花生油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与猪肉涨价不同的是,此次油价的变动引发了一股抢购风潮,部分市民一次购买数十桶油。油价的上涨,迅速带动餐饮店的提价,短短一个月内有九成以上餐饮企业开始调价,有的企业甚至连续涨了几次。
在猪肉价格迅猛变动的同时,这个普通商品也上升到了整个国家政治的层面。五月二十六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陕西生猪养殖专业村和养殖企业进行专门调研,并表示将采取多项措施维护肉价稳定。同时多个部门也表示将采取行动,交通部门优先确保生猪、猪肉的运输,发改部门考虑将动用包括活猪和冻肉在内的储备肉,以稳定物价。
肉价上涨始于一年前
此次猪肉涨价并非突然,只不过是一个比较明显的峰尖。去年年初,生猪批发价格还只有每斤五元左右。从去年四、五月份开始,猪肉价格开始上涨,最高的时候曾经达到每斤七元。随着批发价格的一路走高,农批市场内猪肉价格自然水涨船高。到了去年年底、今年春节之前,猪肉价格已经涨到了最高程度,一度达到每斤七点五元。春节之后猪肉价格有所回落,并维持了几个月的平稳,直到五月份再次「发力」。
五月二十日,深圳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布吉农批市场的猪肉柜台,挂出了这样的价格:每斤前腿肉七点五元人民币(约一美元)、五花肉八元、全瘦肉十元、排骨十二元、腰梅肉九元、大腿骨七点五元。而在福田、东门等市场,价格要略贵一些。根据福田农批市场信息中心统计,当日市场内五花肉的平均价格为每斤九点五元。在面向更多顾客的超市内,猪肉价格更使普通老百姓感觉「贵得离谱」;但对于市场和商场,这种感受则是以数字具体化:当天的猪肉价格已经达到十年来的最高,相对于深圳的历史,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贵」。
表面上看,猪肉涨价并没有对销售造成大的冲击。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尽管每天、每餐的猪肉量都非常有限,但作为饮食习惯对猪肉还有相当大的依赖性,一时间并不能完全放弃。目前猪肉是普通人最主要的肉食品,对很多中国人来说,肉食品指的就是猪肉。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中国人均日猪肉消费量约为四盎司(约一百十三克),仅次于德国,位居世界第二。猪肉涨价对于市民来说弹性是非常小的,他们感觉更多的只能是无奈。
但对于许多销售商来说,还是能够感受到价格变化带来的压力。尽管普通的五花肉还都能卖得动,可是最贵的排骨已经乏人问津,每天晚上收档也都还剩下一堆。有趣的是,与此同时鸡鸭档却在内地禽流感爆发后迎来一个难得的旺市,部分商家表示每日销量都提高了三成以上。
涨价并不仅仅意味着多掏钱,涨到一定程度,整个流通链条出现断裂,甚至有钱也已经买不到猪肉了。五月二十八日,龙岗区南约小区的人就感受到了这一点。当天一大早,由于现在的盈利甚至不能抵消向市场缴纳的铺位租金,猪肉价格已经涨得让商户们「赔钱」的时候,他们选择了「罢市」。这一天,不但整个小区大约六、七万人吃不到肉,周围的餐馆也生意清淡。而这里的一些工厂食堂为了让工人吃到肉,不得不驾车六公里跑到远处的菜市场买猪肉。
猪肉价格的变化,给社会带来一幅独特的浮世绘。因为每个市场价格都略有差异,为了省钱一些餐馆食堂甚至实行「跨区买肉」,跑到价格便宜的其它区市场买肉。一些工厂的食堂打起了菜谱的主意,把里面的蔬菜增加,减少猪肉用量。在一些餐馆,菜里肉片的数量也少了不少。
尤其是对于低保户、低收入者,涨价带来的感受格外明显。根据广州的《南方都市报》等媒体的报道,即使在深圳,也有不少低保户、打工一族,因为承受不起高昂的肉价,已经连续几个月甚至半年多的时间全都吃蔬菜,「三月不知肉味」在真实生活中发生了。
深圳市场的生猪,绝大多数都是来自江西、湖南等外地,因此受到外地市场的影响非常大。此次零售价格上涨,完全是由生猪进价推动的。首先是归咎于供需矛盾引发的价格波动。的确在全国范围内,四、五月份出现了生猪荒,货源相对比较紧张,部分地区甚至已经断货。此外成本的上升也带动了整个产品的涨价,猪肉涨价也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猪饲料价格上涨,也推动了猪肉价格的升高。尤其是作为生猪饲料的玉米价格近期一直居高不下,今年一至四月份玉米价格连续四个月保持在一点五元以上,为近十年来的历史高位,这直接导致出栏生猪价格上涨。
猪肉价格最高的时候,却正是农户养猪数量正处于低谷之际。成本不断增加,利润一再减少,导致农民养猪积极性受挫,存栏数量一降再降。而包括猪蓝耳病在内的一系列疫病流行,导致大量猪只染病死亡,使养猪户的经营雪上加霜。
分散养猪面临困境
养猪规模与价格变化的背离,也显示了目前中小养殖户分散养殖的困境。对于市场走向缺乏判断、不能提前作出预测,农户往往成为损失的最后一环。对此专家学者发出呼吁,农业部门应进行宏观调控,提供包括信息、价格在内的多项服务。而农业部相关人士也响应说,政府将加强信息发布和预警分析,引导农民正确认识市场形势,并采取措施扩大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接入。
从空间范围上看,这种现象也并非仅仅是深圳独有,就在深圳猪肉涨价的同期或者提前几天,北方的大多数城市都出现了同样的猪肉价格飞涨,在沈阳、北京、济南等大城市,同样出现了「十年最贵」的说法。
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报告显示,五月份全国三十六个大中城市的四十六种重要商品和服务项目中,猪肉、鸡蛋、花生油等二十二种价格上涨,民用电、管道煤气等十五种价格保持稳定。六月十二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五月CPI同比上涨百分之三点四。由于肉价占到CPI一篮子权重的百分之七左右,再加上猪肉涨价将把通胀压力陆续传导至鸡蛋、鱼和其它食品之上,因此CPI增幅很大程度上是猪肉价格带动。
根据央行年初设定的目标,今年CPI的增幅上限为百分之三,百分之三也因此被市场视为加息「警戒线」。但由于一月前刚加过息,决策层也不希望对精心呵护的股市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是否加息成为当局调控的困境。
□ 《亚洲周刊》二〇〇七年第二十四期
对于中国城市居民来说,猪肉这个最普通不过的日常食品,从未像现在引起过如此之高的关注。短短十多天内,猪肉价格突然达到了一个历史上的新高度,随后米价、油价甚至奶粉价格都一路飙高,甚至引发部分商品的抢购风潮,导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超过百分之三的警戒线,引发市场对央行再次加息的担忧。
在中国的物价监测体系中,猪肉是监测的最基本和最重要商品之一。猪肉价格飞涨,不仅仅是带来心理上的恐慌,而且更容易带来物价的连锁反应,继猪肉后,鸡蛋、油价也开始大幅上涨。此次涨幅最大的是菜籽油,有百分之十左右,这对于主要使用菜籽油的餐饮企业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而大豆油、花生油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与猪肉涨价不同的是,此次油价的变动引发了一股抢购风潮,部分市民一次购买数十桶油。油价的上涨,迅速带动餐饮店的提价,短短一个月内有九成以上餐饮企业开始调价,有的企业甚至连续涨了几次。
在猪肉价格迅猛变动的同时,这个普通商品也上升到了整个国家政治的层面。五月二十六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陕西生猪养殖专业村和养殖企业进行专门调研,并表示将采取多项措施维护肉价稳定。同时多个部门也表示将采取行动,交通部门优先确保生猪、猪肉的运输,发改部门考虑将动用包括活猪和冻肉在内的储备肉,以稳定物价。
肉价上涨始于一年前
此次猪肉涨价并非突然,只不过是一个比较明显的峰尖。去年年初,生猪批发价格还只有每斤五元左右。从去年四、五月份开始,猪肉价格开始上涨,最高的时候曾经达到每斤七元。随着批发价格的一路走高,农批市场内猪肉价格自然水涨船高。到了去年年底、今年春节之前,猪肉价格已经涨到了最高程度,一度达到每斤七点五元。春节之后猪肉价格有所回落,并维持了几个月的平稳,直到五月份再次「发力」。
五月二十日,深圳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布吉农批市场的猪肉柜台,挂出了这样的价格:每斤前腿肉七点五元人民币(约一美元)、五花肉八元、全瘦肉十元、排骨十二元、腰梅肉九元、大腿骨七点五元。而在福田、东门等市场,价格要略贵一些。根据福田农批市场信息中心统计,当日市场内五花肉的平均价格为每斤九点五元。在面向更多顾客的超市内,猪肉价格更使普通老百姓感觉「贵得离谱」;但对于市场和商场,这种感受则是以数字具体化:当天的猪肉价格已经达到十年来的最高,相对于深圳的历史,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贵」。
表面上看,猪肉涨价并没有对销售造成大的冲击。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尽管每天、每餐的猪肉量都非常有限,但作为饮食习惯对猪肉还有相当大的依赖性,一时间并不能完全放弃。目前猪肉是普通人最主要的肉食品,对很多中国人来说,肉食品指的就是猪肉。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中国人均日猪肉消费量约为四盎司(约一百十三克),仅次于德国,位居世界第二。猪肉涨价对于市民来说弹性是非常小的,他们感觉更多的只能是无奈。
但对于许多销售商来说,还是能够感受到价格变化带来的压力。尽管普通的五花肉还都能卖得动,可是最贵的排骨已经乏人问津,每天晚上收档也都还剩下一堆。有趣的是,与此同时鸡鸭档却在内地禽流感爆发后迎来一个难得的旺市,部分商家表示每日销量都提高了三成以上。
涨价并不仅仅意味着多掏钱,涨到一定程度,整个流通链条出现断裂,甚至有钱也已经买不到猪肉了。五月二十八日,龙岗区南约小区的人就感受到了这一点。当天一大早,由于现在的盈利甚至不能抵消向市场缴纳的铺位租金,猪肉价格已经涨得让商户们「赔钱」的时候,他们选择了「罢市」。这一天,不但整个小区大约六、七万人吃不到肉,周围的餐馆也生意清淡。而这里的一些工厂食堂为了让工人吃到肉,不得不驾车六公里跑到远处的菜市场买猪肉。
猪肉价格的变化,给社会带来一幅独特的浮世绘。因为每个市场价格都略有差异,为了省钱一些餐馆食堂甚至实行「跨区买肉」,跑到价格便宜的其它区市场买肉。一些工厂的食堂打起了菜谱的主意,把里面的蔬菜增加,减少猪肉用量。在一些餐馆,菜里肉片的数量也少了不少。
尤其是对于低保户、低收入者,涨价带来的感受格外明显。根据广州的《南方都市报》等媒体的报道,即使在深圳,也有不少低保户、打工一族,因为承受不起高昂的肉价,已经连续几个月甚至半年多的时间全都吃蔬菜,「三月不知肉味」在真实生活中发生了。
深圳市场的生猪,绝大多数都是来自江西、湖南等外地,因此受到外地市场的影响非常大。此次零售价格上涨,完全是由生猪进价推动的。首先是归咎于供需矛盾引发的价格波动。的确在全国范围内,四、五月份出现了生猪荒,货源相对比较紧张,部分地区甚至已经断货。此外成本的上升也带动了整个产品的涨价,猪肉涨价也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猪饲料价格上涨,也推动了猪肉价格的升高。尤其是作为生猪饲料的玉米价格近期一直居高不下,今年一至四月份玉米价格连续四个月保持在一点五元以上,为近十年来的历史高位,这直接导致出栏生猪价格上涨。
猪肉价格最高的时候,却正是农户养猪数量正处于低谷之际。成本不断增加,利润一再减少,导致农民养猪积极性受挫,存栏数量一降再降。而包括猪蓝耳病在内的一系列疫病流行,导致大量猪只染病死亡,使养猪户的经营雪上加霜。
分散养猪面临困境
养猪规模与价格变化的背离,也显示了目前中小养殖户分散养殖的困境。对于市场走向缺乏判断、不能提前作出预测,农户往往成为损失的最后一环。对此专家学者发出呼吁,农业部门应进行宏观调控,提供包括信息、价格在内的多项服务。而农业部相关人士也响应说,政府将加强信息发布和预警分析,引导农民正确认识市场形势,并采取措施扩大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接入。
从空间范围上看,这种现象也并非仅仅是深圳独有,就在深圳猪肉涨价的同期或者提前几天,北方的大多数城市都出现了同样的猪肉价格飞涨,在沈阳、北京、济南等大城市,同样出现了「十年最贵」的说法。
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报告显示,五月份全国三十六个大中城市的四十六种重要商品和服务项目中,猪肉、鸡蛋、花生油等二十二种价格上涨,民用电、管道煤气等十五种价格保持稳定。六月十二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五月CPI同比上涨百分之三点四。由于肉价占到CPI一篮子权重的百分之七左右,再加上猪肉涨价将把通胀压力陆续传导至鸡蛋、鱼和其它食品之上,因此CPI增幅很大程度上是猪肉价格带动。
根据央行年初设定的目标,今年CPI的增幅上限为百分之三,百分之三也因此被市场视为加息「警戒线」。但由于一月前刚加过息,决策层也不希望对精心呵护的股市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是否加息成为当局调控的困境。
□ 《亚洲周刊》二〇〇七年第二十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