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谈痛经

作者:桃园慈航中医诊所李应达医师 发表:2008-01-22 05:2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什么是痛经?

凡是经期或行经前后,发生下腹疼痛或痛及腰背而影响工作及日常生活者,称之为"痛经",而且常伴有头痛恶心、流鼻血、呕吐、神经质、倦怠、腹泻、昏厥、下腹绞痛、乳房压痛、情绪变化及眩晕等一系列恼人的症状,主要发病机理是气血运行不畅,冲任胞脉受阻,就是子宫有气血瘀积,月经排出困难,不通则痛。导致不通的原因有气滞血瘀、肝气郁结、寒凝胞中、湿热下注、气血虚弱等。

二.如何面对痛经?

1放松心情、放松肌肉、消除紧张、烦闷或恐惧心理。

2热敷下腹部。

3宜吃甜食及少量的酒。

三.【病因、证、治】
(1)气滞血瘀:证侯特点为每于经前一、二日或经期中小腹胀痛,拒按,经量少或经行不畅,经色紫暗有块,血块排出时疼痛可减,经净后疼痛自消。常伴有胸胁、乳房胀痛,情绪失控,紧张压力大者,脉弦或弦滑,属于肝气郁结。若舌质黯或见瘀点,属于血瘀。

治方:可用膈下逐瘀汤,若伴有胸胁、乳房胀痛,情绪失控,紧张压力大者,脉弦或弦滑,属于肝气郁结者,可用膈下逐瘀汤加上加味逍遥散。

(2)寒凝胞中:证侯特点为经期或经后小腹冷痛喜按,得热痛减,经量少,经色黯淡,伴常有腰腿酸软,小便清长,脉沉,舌苔白润。中医说的肾虚包括腰腿、下肢、膀胱、生殖器等,也统称下焦虚。胞中是指子宫,子宫虚寒。

治方:可用温经汤加附子、艾叶、小茴香,或当归四逆汤。若寒凝胞中兼瘀血,常伴有腰腿酸软,小便清长,脉沉,少腹胀痛,或经血一月见三、五次,接连不断、断而又来,其色或紫或黑,或血块或经血过多,可用少腹逐瘀汤加续断、杜仲、巴戟天、肉苁蓉等。

(3)湿热下注:证侯特点为经前、经期小腹胀痛,拒按,有灼热感。或伴有腰部胀痛。或平时小腹部时痛,经来疼痛加剧,经色黯红,质稠或有块。平时带下色黄或有秽臭。湿热下注就是西医所说的骨盆腔发炎。全身症状为时或低热起伏,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方:可用龙胆泻肝汤加五苓散,五苓散中的肉桂、白术可缓解龙胆泻肝汤苦寒伤胃的副作用。也可选用芍药汤治之,芍药汤专治下焦湿热,例如以上所言湿热下注的经痛,亦可治湿热下注的泻痢。

(4)气血虚弱:证侯特点为经净后或经前或经期中小腹隐隐作痛,喜揉按,月经量少,色淡,神疲乏力,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方:可用十全大补汤或圣愈汤。圣愈汤就是四物汤加人参、黄耆,且人参、黄耆的剂量要重用。

四【针灸治疗】
(1)针或按摩合谷、三阴交。合谷在食指与歧骨间的凹陷处,略食指侧按之;三阴交在足内踝上三寸。

(2)灸关元,关元在脐下三寸。但湿热下注的经痛不宜灸关元

五【预防与护理】:痛经患者应注意精神调养,切勿在痛前有畏惧感,饮食起居须有常,经期忌食生冷或刺激性饮食,忌涉水、游泳。寒凉、滋腻的药物慎用,例如黄连、黄芩、大黄、麦冬等,除非有热症。患者应配合医嘱,坚持周期性治疗。◇


来源:大纪元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