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骑走滇藏的台湾青年(图)

作者:杨孟瑜 发表:2008-02-01 15:0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谢旺霖与自己在滇藏高原的身影

两岸交流这么多年了,台湾的年轻人,有的到大陆去求学、或去游学,有的去工作,而这个台湾青年,则是去"流浪"。

谢旺霖,个子不高,模样有点靦腆,却做了件极其大胆的事:一个人,骑着辆拼装单车,在两个月内,从云南的丽江出发,日日踩踏在雪域高原间,跨越一座座的高山,度过生死交关,骑到了西藏的拉萨。

这一路上,穿越了玉龙、哈巴、白马、东达、安久拉、色季拉、米拉等崇山峻岭,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绝美峡谷,以及,雅鲁藏布江、拉萨河等滔滔江流。曾经,一天之内翻越的山口,海拔落差就高达1700米。

这条连专业骑行者都不敢轻易尝试的路线,这趟被媒体形容为"壮游"的旅程,这个20多岁的年轻人却坦白的表示,他不是基于什么雄心壮志,而只是因为恐惧害怕,因为遇到了人生里的困境。

大学三年级结束那年,他失恋了,选择到远方,找一个"再也没有思念的地方"。于是,第一次到中国大陆去"流浪",他去了新疆,踏入了西藏的边境,却因一路病着,没能好好看看这个地方,总想着有机会要再去一趟。

大学毕业后,得到了台湾文化界一笔赞助年轻人去异地体验"流浪"生活的费用(云门舞集创办人林怀民将自己获得行政院文化奖的奖金捐出,成立"流浪者计划"),因而再赴西藏,单骑踏雪。

问他,为什么是西藏?这个善感的年轻人说:"我觉得西藏对我来说,是个很特别的地方,甚至是教养我的地方。到了那里,我真的体会到天地间的淳美,感受到自己的卑微,而藏人的生命信念和生命韧性,让我很受用。"

"回来台湾之后,我也常会想起那草原上的牧民,那道路上的朝圣者。他们的天真和率直,也常让我反省自己,我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能够做的是什么?"谢旺霖说着思绪。

在滇藏之间的单骑旅程,他饱览美景,也饱尝艰辛。曾经摔车,差点就跌落断崖;也曾在漫天的大雪中,几度质疑自己为何会骑来这里。

住过兵站、招待所、废墟、山间木屋,借住民家有时被拒绝,有时就睡在椅子上。沿途他啃面包、干粮,吃口服点滴,若碰到当地人招呼"来吃饭、喝茶!"他也同吃。"其实不缺吃的,只是看你吃不吃得惯。"他学习着,"放弃自己的习惯,适应别人的生活。"

他,就是把自己丢进那天地间,看自己有多少未知的可能性。

说起来,那已经是2004年冬天的旅程了。回来台湾这几年,谢旺霖确定了,在大学取得的法律和政治双学位,并非自己兴趣所在,研究所他选择攻读文学,一条如滇藏旅程一样,迢遥的,可能是美景处处、心灵富足,但很难衣食充足的路。

同时,他也将那段流浪旅程写成了书,名为"转山",近日出版,相当受到台湾文坛瞩目。

"转山"是一种藏人仪式,对着灵性的大山反复绕走。据说,其中蕴含着对自己的净化,对别人的祝福。

中国大陆那遥远之境,两次的艰苦流浪,成了这个台湾青年,跳脱原有生活环境,寻找自己,也坚定自己的重大启蒙。

赞助这位年轻人流浪旅程的文坛前辈林怀民说,谢旺霖之所以去流浪,是基于害怕,一怕"没有钱",二怕"没有人爱",其实很多人都会如此,只是这个年轻人诚实的表达出来,也诚实的去试炼自己。

接下来,他还会想去哪里单骑流浪吗?谢旺霖说,想去蒙古。他说起了关于蒙古一个少数民族养鹰的故事,他说,那种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感情,他一直很想去多多学习,多多体会。

有时想想,现在的年轻人似乎是幸运的,两岸不再隔阂,世界何其宽阔,只要勇于出发,处处皆可"转山"。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