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规前后,记者笔下的原湖南郴州市委书记李大伦

发表:2008-03-25 22:5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一、以下是湖南郴州巨贪、原郴州市委书记李大伦在位时,人民日报社《大地》月刊记者王美茹笔下的李大伦(节选)。该文发表在《大地》2003年第10——

 

标题:诗书情怀李大伦

 

2002年,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李大伦同志的文学作品集《岁月如诗》。捧读此书,犹如趟入一条空明澄澈、两岸葱茏苍翠、风光旖旎的河流。这岁月的河流时而缓缓流淌、时而碧波翻滚,浸润着读者的心田。作者以我笔写我心,真情流露、爱憎分明,抒发出对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表现出对祖国强盛的喜悦之情,表达出源自内心强烈的亲民情结,流露出对亲人的脉脉温情。。。

李大伦出生在湖南省桃源县的一个偏僻乡村,桃源县因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而闻名于世。记忆中儿时的故乡和自己的大家庭却是贫穷的,常常因为粮食不够吃,为了填饱肚子,要吃一些用稻草磨出来的粉做的粑粑。然而,母亲浓浓的爱,却给童年的大伦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是母亲给大伦幼小的心灵播下了爱的种子。在《母亲的回忆》的结尾,李大伦这样写道:“爱是正大无私的奉献。生活中不能没有爱,但一个人要得到别人真正的爱,首先要懂得怎样去爱别人。我常想,我拿什么来纪念和感谢母亲呢?惟有像她那样生活,爱别人胜过爱自己,无怨无悔。”

母亲对儿女们的挚爱里,还包含了很深的思想教育。大伦说母亲常常会借着某一件事因势利导。记得有一次大伦帮母亲做饭,把灶膛的柴禾塞得满满的,弄得整个房间乌烟瘴气。母亲教大伦先放进四五根木柴空架着,再放些干枝和茅草,结果火势很旺。母亲便借题发挥道:烧火火心要空,做人人心要公。在生产队做工,母亲常常教育大伦兄妹们,不要偷工减料,不可偷懒耍滑,只有多付出,才能多收获。多年以后,即使李大伦已经当上了县长,重病缠身的母亲还叮嘱大伦要做好人当好官,不可收取别人的财礼。母亲教会了大伦为人处事要有公心。

幼时的李大伦还常常跟随父母上山下田、开荒种地打柴。当亲手种下的禾苗结出果实时,当砍来的山柴卖了钱交上了寄宿学校的费用时,大伦初尝了汗水换来丰收的喜悦。劳动不仅使他强健了体魄,也使他感悟出唯有付出、才有回报的真谛,这使他日后受益无穷。

母亲给了大伦幸福的童年,这童年便也使他对故乡有了深深的爱。参加工作后,随着世界观的不断改造和升华,今天,他已将这种眷爱迁延至他工作过的更为广大的农村。1990年,他在临澧深入农村访问时写下了《鹧鸪天·访农家》这首词:“鱼跃池塘谷满仓,鸡鸭成群遍地欢。松排山岭千重翠,良田万亩稻花香。品新茗,话农桑,弟兄情意暖心房。佳酿美酒人欲醉,多少人情似故乡”。流露出他对农民、对农村至真至诚的情愫。

走进大伦的办公室,使人最感突兀的便是迎面那排装得满满的书架。

学生时期,大伦就十分喜好读书,犹以古文学为甚。时至今日,许多名家名篇仍能一字不差、信口吟来。书读得好,文章也写得美,常被老师拿来做范文读给同学们听。回想起来,大伦至今仍感自豪。也许正是从那时起,他便和文学悄悄结下了不解之缘。参加工作几十年来,大伦早晚勤奋,笔耕不辍。及至《岁月如诗》出版,如他所言:近日翻箱倒柜,旧作新篇竟堆了一书桌,敝帚自珍难自弃,拿来结集。

说来奇怪,大伦却从没有想到过要做专业的文学工作者,而是走上了从政之路。依他的才气和殷实的生活底子,倘于笔墨生涯途中在文坛上争得一席之地恐怕也不是没有可能。读过《岁月如诗》,平心而论,大伦的散文写得好过诗词,诗词中又以词填得较律诗为好,但无论是诗词还是散文,都以文字质朴无华、情感真实细腻见长。不管是感悟人生,还是咏物言志,抑或是叙事状物,无不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有五言绝句一首《小儿恬睡》为证:“夜半松涛声,云过月色明,轻手拂蚊去,恐惊睡梦人。”活脱脱一案牍劳形于夜半却不忘间或给沉睡中的娇儿轻轻拂蚊的慈父像刻在纸上,读来让人恻隐之心油然顿生。

得到别人对自己文字的夸奖,或者谈起初始为何没有选择笔墨生涯?大伦尝言:“平生别无所好,闲暇读点书,写点小文章,乃两大乐事。”又言:“读书是为了增长见识,写文章则是自娱自乐。”愚以为大伦此言半真,自娱自乐其实自谦了。湖南省委副书记文选德同志这样评价:“《岁月如诗》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对读者的高度责任感,无论是现在写的还是过去写的,无论是写现在的还是写过去的,都是对真善美的热情讴歌,都是对假恶丑的无情抨击,能够给人启迪,催人奋进。”

大伦有两篇写茶和酒的散文,一篇叫做《茶话》,另一篇是《酒的随想》,或许可以拿来诠释文选德同志的评价,似乎也能佐证大伦读书为文之好并非如他所言尽在自娱自乐,他将平日里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行诸笔端,诚以为既是自娱又足以娱人。

大伦爱茶,爱得宁可三月不知肉味,不可一日不闻茶香。无论是慷慨陈词的讲台,还是舟车劳顿的旅途;无论是苦思冥想的夜晚,还是亲朋好友的聚会,始终不离左右的,就是这清茶一杯了。品茗日久,竟也品出一番道理,在他看来茶即人生。“一个仲夏之夜,我与几位长沙友人第一次进了郴州闹市区的一家茶馆,但见座无虚席,熙熙攘攘,人气颇旺。座中或三五成群,天南地北,高谈阔论;或二人相对而坐,呢喃私语,情意缠绵;或孤身安坐一隅,表情安详,自斟自酌。我忽然感到,在有茶的世界里,人们相处是多么宽容、平等;在茶的调和下,气氛才能如此和谐、融洽。尽管我已记不起这间茶馆的名字,但那份美好的感觉,却永远刻在了我的心底。

做人,应多一份淡泊宁静,少一份乖戾张狂;为官,应多一点奉献,少一点索取。这,或许是茶给我的人生启迪吧。”

关于酒,大伦称它实在是一种奇妙的东西:“朋从远方来,无酒不足见款款厚意;友到他乡去,无酒不足见依依深情;良辰佳节,无酒不足显其乐;丧葬忌日,无酒不足致其哀;困顿蹉跎,无酒不足消其忧;春风得意,无酒不足畅其怀。它和欢乐者结为良友,被悲伤者视为知己;让失意者超脱,让得意者放达;给寂寞者以安慰,给孤独者以温暖;给壮士增添豪情,为才子带来灵感……酒可谓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构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酒又实在是一种复杂的东西。爱它的人,可以道出成千爱它的理由。恨它的人,也可以举出上万恨它的依据。从小处说,纵酒伤身败事。往大里讲,酒能乱政误国。有的人酒杯一端,政策放宽,有的人一桌饭一头牛,一杯酒一壶油,弃党性原则于不顾,置党风廉政若罔闻。酒,是福是祸,是敌是友,是爱是恨?的确让人一言难尽,莫衷一是。但,酒由人酿,理当为人所用,造福于人。只是当您推杯换盏、觥筹交错之时,必须谨记着——人,应当是酒的主人,而不要沦为酒的奴隶。”

读到这样的文字,谁能说不会从中悟出些什么呢?

其实,坚持读书写作对于大伦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他讲自感底子薄,博览群书、不废笔墨,可以陶冶情操,可以丰富思想,可以有助于工作。上世纪60年代初,为打破美苏的核垄断,毛泽东提出中国要造自己的原子弹。为此召集了一大批科学家来商讨此事。科学家们对主席大讲夸克(基本粒子)的原理,主席插话:你们所说的夸克,不就是《庄子》里的“一尺之杆,日取其半,万日不竭?”此言一出,令那些原以为主席并不十分了解自然科学的专家们啧啧称奇。主席以他渊博的知识、丰厚的学养与科学家们进行了精彩的对话和沟通,把一个十分复杂的科学问题深入浅出地解释得明明白白。李大伦说这个故事对他启发很大,因而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他十分注重从多方面吸取养料,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多角度思考问题,往往事半功倍。

李大伦有一副健硕的体魄,走近他,你会被他那爽朗的笑声、率真的性格感染。他常说自己是农民的儿子,心中始终挥之不去的是对农民对农村的情结,这在《下乡纪行》这组散文里有生动的记载。

《过田庄·下乡纪行之一》,“在葱茏茏、葳蕤蕤的山坳平地上,田园诗般地填放着数十栋青砖碧瓦房,这便是汝城县田庄村。也许是生在农村的缘故,下乡于我而言,既是一种工作的调研,又是一次精神的回归。”

田庄之行主要是考察蔬菜生产,看到田畴里菜苗长势旺盛,听说农民因种植反季节蔬菜收入大幅增加,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听到有些部门还在向菜农乱摊派,立即正色责令有关部门查处纠正。菜农们对处理结果非常满意。

《点歌·下乡纪行之二》,“……高码乡文昌阁村是我的建整工作联系点。我第一次到文昌阁是86日。那天,在交谈中,我了解到文昌阁村民心中有几盼:一盼修通进村水泥公路;二盼安装程控电话;三盼通过农网改造降低电费;四盼兴办集体企业。我把这些问题一一记下,并叮嘱随行的计划、交通、电信等部门负责人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

时间一晃过去一个多月,那些项目进展如何?我决定前往文昌阁看一看”。

听村支书汇报说进村的公路通了、电话大部分装了、村办碎石工厂快要开工了、电网改造也已经落实了,心中倍感欣慰。村民们提出要去电视台点几首歌以表达对上级各部门和领导的感激之情,再三婉言相拒。

离开文昌阁时,“雨还在下,村民们仍站在村口,目送吉普车渐行渐远。隔着车窗,看着乡亲们的身影在雨中渐渐模糊,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我想起了当时流行的一句话: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奖那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是啊,老百姓的性情是最淳朴的,眼睛也是最明亮的。不管你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只要心里装着他们,真心实意为他们服务,就能赢得天地中最闪光的丰碑,捧上人世间最珍贵的奖牌。”

《夜宿农家·下乡纪行之三》记述的是2000723日下到资兴市州门司镇,当晚就在黄旗洞村一个叫李华平的村民家住下了。小山村消息传得快,村民们知道市委书记来到了村里,一下子把李家挤得满满的。那一晚就农民关心的许许多多问题和村民进行了促膝长谈。“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谈论的话题一个接一个。当我答复完村民提出的问题时,不觉已是晚上11点了。辛劳了一天的村民陆续离去。我却意犹未尽,走出屋外。此时,清风徐来,繁星满天,山村的夜晚显得格外宁静而凉爽。”

从政卅载,李大伦始终把心和农民贴得紧紧的。无论是早在临澧县当县长,还是后来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担任州委书记,以及现在在郴州主持工作,为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加快当地经济发展,他和广大干部群众一道,艰苦奋斗,修水坝、架桥梁、筑公路、引铁路、建学校、办工厂……足迹踏遍了工作过的广大农村,和农民结下了深厚的情意。组织上也给了他很高的荣誉,中共中央组织部曾三次邀请他进京座谈汇报工作。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也对他作过专题报道。面对荣誉,李大伦平静而又坦然,他说:“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党员的职责所在。”

1999年以后,尽管“三农”问题在李大伦紧凑的日程中仍占有重要的位置,但他已开始把更多的注意力转向了城市工作的方方面面。几年来,他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依据郴州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许多新的发展思路,撰写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理论文章,并结集出版了《学习·实践·思考》,对郴州的改革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探索。最近几年,郴州的城市化建设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小城镇建设的步伐也大大加快。

“从政为官三十年,回首往事心怡然。休言怀才谋大略,但愿清廉归平淡。平生只念苍生苦,富民强国求发展。历尽艰辛终不悔,一腔热血荐轩辕。”李大伦的这首七律《感怀》是他从政卅载的真实写照!

 

 

二、以下是李大伦被双规后,人民日报社人民网20070412日报道的李大伦——

 

湖南省首次公布原郴州市委书记李大伦受贿情况

 

今日上午,湖南省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省纪委副书记张卫平公开通报全省2006年以来查办的大案要案,其中首次公布了郴州市原市委书记李大伦受贿案情况。经省纪委和检察机关调查和侦查,已基本查实李大伦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的事实。1999年至2006年,李大伦利用其担任郴州市委书记的职务便利,在承揽工程、项目开发、干部提拔升迁等方面为他人或其他单位谋取利益,涉嫌单独或伙同其妻子陈立华、儿子李宏瑞等人共同收受他人钱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434.4001万元,其中李大伦直接收受钱物折合人民币800.272万元,伙同其妻子陈立华、儿子李宏瑞等人收受他人钱物共计折合人民币634.1281万元;除去正常收入和违法所得,李大伦尚有共计1765.2958万元人民币的财产不能说明来源。。。

 

 

三、以下是李大伦在位时,《郴州日报》社长袁在学笔下的李大伦。该文发表在《理论与创作》2003年第04期,似乎属“学术论文”,可惜搜索不到全文——

 

标题:诗文肺腑出——读李大伦《岁月如诗》有感

 

马年岁末,我收到郴州市委书记李大伦亲笔题赠的新作《岁月如诗》。当我一口气读完这本精美的、散发着浓浓书香的诗文集,心中顿时有了一种要写点什么的冲动。在我眼里,大伦书记不仅是一位可敬的领导,也是一位出色的诗人。不只是看了他这本书,平常听他作报告、讲话,在许多场合,都见他出口成诗,才情飞扬,信手拈来,淋漓尽致。他身居地方要职,工作是很忙的。因此,他的诗文,大多只能酝酿于旅途之中,下笔于工作之余。如此紧张的生活工作节奏,我总在想,除了才情与兴趣,是什么使得他笔耕不辍,将写诗作文进行到底?。。。

 

 

四、以下是李大伦被双规后,《郴州日报》20066月某期报道的李大伦——

 

2006619上午,省纪委和省检察院联合在郴州召开全市县处级干部通报会。省纪委和检察院公布李大伦案四个特别:1、涉案金额特别巨大,2、作案手段特别狡猾,3、社会影响特别恶劣,4、案件性质特别严重。。。

来源:昨夜舞翩跹个人博客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