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大湖区的三大湖是指环绕坦尚尼亚北、西、及南界的维多利亚湖(Lake Victoria)、坦干伊喀湖(Lake Tankanyika)、及马拉威湖(Lake Malawi)。虽然坦尚尼亚和南邻马拉威是非洲政治极为稳定的国家,但是在维多利亚湖及坦干伊喀湖间、且有艾伯特湖(Lake Albert)、爱德华湖(Lake Edward)、基辅湖(Lake Kivu)接壤的卢安达、蒲隆地、及附近的刚果民主共和国,则是过去十多年来非洲地区动乱最为频仍的地区。
这一两星期来在刚果民主共和国东部发生的叛军和政府军之严重冲突,至少证明两年前以二○○二年和平协议为基础而进行的民主选举,基本上是无法解决该国内部的冲突与矛盾。
此外,联合国刚果民主共和国观察团(United Nations Observer Mission in 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简称MONUC)是目前联合国在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维和部队,若是以此规模都无法让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局势稳定下来,国际社会是否必须对此维和行动的规模和功效作检讨?
最后,这次和政府对抗的叛军是图西族恩孔达(Laurent Nkunda)所领导的,他和邻国由同样是图西族主政的卢安达关系匪浅,这是否意味从一九九○年代中期以来卢安达发生种族灭绝的悲剧,及卢安达和乌干达支持叛军领导人卡毕拉(Laurent Kabila)推翻莫布杜(Mobutu Sese Seko)政权后,大湖地区因族群矛盾及冲突而引发的区域性战争仍是方兴未艾?
刚果曾长期为莫布杜(一九六五─一九九七)所统治,国名一度改为萨伊(Zaire),是中部非洲第一大国,为世界第一大钴矿石(cobalt)产国,并且有大量的铜矿及工业钻石的蕴藏。刚果亦是手机和笔记型电脑隔热材料的钽矿石(coltan)重要生产国。可惜地是,这些丰富的重要战略矿石生产之收益,并未替刚果带来现代化的建设,也没有协助改善人民的生活,反倒成为国内叛军团体各据地盘的原因,并且让邻近国家卷入这场资源争夺的斗争中。
除了资源的掠取外,刚果东部地区的族群分布情形相当复杂,其中部份族群又和邻国的卢安达及蒲隆地等国的胡图族及图西族有长期的历史渊源,因此邻国的战争会加剧这些族群间的矛盾。
一九九四年卢安达发生种族灭绝悲剧时,激进的胡图族在三个月内疯狂地屠杀了近八十万的图西族及温和胡图族,随后在图西叛军─卢安达爱国阵线(Rwandan Patriotic Front,简称RPF)由乌干达进入击退政府军时,胡图激进份子向西逃逸,成为刚果东部的难民,获得莫布杜政府提供的庇护,也冲击到当地的族群关系。RPF主政下的卢安达和北邻乌干达政府先是支持卡毕拉领导的解放刚果萨伊民主力量联盟(Alliance of Democratic Forces for the Liberation of Congo-Zaire,简称ADFL)对抗莫布杜政权。卡毕拉于内战中获胜一年后,就和乌干达及卢安达闹翻,两国政府分别支持新的叛军,向西发动攻势,进逼首都金夏沙。
卡毕拉获得了纳米比亚、辛巴威和安哥拉的军队协助,将叛军击退,但也失去了东部地区极大一片的领土,这个有六国卷入的冲突,就形成了非洲的第一次大战。
随后叛军分裂,乌干达支持刚果解放运动(Congolese Liberation Movement,简称CLM),卢安达则是力挺刚果民主团结组织(Rally for Congolese Democracy)。经过了一九九九年及二○○二两次的和平协议后,CLM决定签署协议加入政府,RCD的恩孔达拒绝加入政府军,持续其武装抗争。
卡毕拉在二○○一年遇刺后,由其子约瑟夫.卡毕拉(Joseph Kabila)接替掌权。小卡毕拉通过新宪,在二○○六年举行四十年来首次民主选举,并在两轮的竞争后获得胜利。不过,即使现在的政府有高度的合法性,但叛军活动仍然频仍,显示卡毕拉政府的治理能力不足,也突显联合国维合部队的吓阻力量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恩孔达率领的叛军以图西族为其主要成员,获得卢安达图西族政府的支持并不意外。他之所以持续发动抗争,除了是要争夺战略性金属,也意味着对政府军无力管控附近胡图难民营中的激进份子有所不满。恩孔达因为担心自己族群的安危而发动先制性攻击(pre-emptive strike),结果造成大批平民百姓成为难民。卢安达长期以来对刚果政府未能遣返滞留该国的胡图激进份子有所怨言,乃以支持该国叛军为报复。
国际社会若是不能化解两国间的基本矛盾,或是促成刚果内部不同势力的整合,仅仅希望靠联合国维和部队的进驻来确保和平稳定,则在可见的未来,刚果的动乱仍将无法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