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09-03-06 20:14:00作者:
"三八"国际妇女节,并不是外国人的创新,中国早在汉代就已有妇女节,且传承了数千年。
汉代〈古诗十九首〉记载:"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首源于神话传说牵牛织女七夕相会的诗歌,让织女的形象产生广泛的影响。在中国历史发祥地的黄河流域各省,民间便把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称为"女节"或"乞巧节"。河南《宜阳县志》载:"七月七夕为女节,祀天孙以乞巧。"陕西《蒲城县志》又载:"七月七夕,嫁女避节。"
到了唐代,民间就有在"七夕"乞巧节这一天祭拜织女的习俗,主要是希望织女神把纺织的技巧传给家中的女性们;而这一天她们则能走亲访友,交流织艺,连平时被禁锢在绣楼里的大家闺秀,这天也可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游览井市、踏街串户,古代许多男女青年一见钟情的爱情故事也由此产生。
宋、明两代,"七夕"这天妇女的待遇就更高了:女人要穿红戴花,用五彩绫线结成樱桃、桑椹、角黍、葫芦等形状穿线佩身,家中还要备足美食供女子们享用。明代《帝京午目》中说:"七夕女儿节,角黍展榴裙。"《帝京物略》中也有"七夕,父母家必迎女食花糕......亦曰女儿节"的记载。
在清代,"妇女节"又从"七夕"发展成端午的"女儿节",这天不仅女子要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享受平时想都不敢想的游艺、聚餐、休假等特权,连远嫁的女子也可以在这几天回娘家看望双亲,共享天伦。
而在少数民族中,古时的"妇女节"习俗更是多得数不胜数,如苗族姐妹节、怒族仙女节、侗族姑娘节、壮族娅拜节、藏族女儿节等,都是中华女性尽展美丽和聪明才智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