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山先生《周易内传》说:"观人朵颐,未免慝煞卑贱了,却还要说什么不足贵的浑话,那是《易》道不为贱丈夫谋的关系。譬如阮籍、嵇康等所谓‘竹林七贤'之流,都以沉醉相尚,自以为高人一等,哪里还想到《易经》这‘观我朵颐,亦不足贵也'的话?至于王融生前经常怨悱不满的叹气话:‘为尔寂寂,令邓禹笑人。' 更是朵颐取凶之道,何止不足贵而已?"王融,字元长,曾祖弘、官至(南朝)宋的太保;祖父,名僧达,官中书舍人;父亲,道琰、庐陵内史,母亲是大文学家临川太守谢惠连的女儿。他的书,就是母亲教出来的,所以他从小就以文才称誉宇内。家庭背景如是,自己的名望如是,哪有不自负自骄的呢?有一天,在他的堂叔王僧佑家,遇见了沈昭略,昭略不认得他,却颇为他的丰采所引,便问主人:"是何少年?"王融竟然愤愤不平地说:"我嘛,是那一轮出于扶桑入于阳谷,照曜天下的日头,你居然不知,真是无目者也!"昭略歉然,说:"村夫俗子不知许事,乞谅;请吃蛤口吧。"王融乃鄙夷地说:"《易经》上说:物以群分,方以类聚。你生在东隅,居然也知道爱吃这东西,了不起呀。"他是这种躁于名利、自恃高人的人,一天到晚就想三十岁以内晋封王侯。及为中书郎,入直中书省,夜常拍桌叹息,说:"为尔寂寂,邓禹笑人。(意思是:这样的冷清寂寞,搞不出一点名堂,真要被二十四岁就作到汉朝开国元勋的邓禹耻笑了!)"有一天,路上塞车,他槌着车壁说:"大丈夫车中乃可无七尺,车前岂可乏八驺?"那是要有为他鸣锣开道的随扈排场了。于是,一心追求功名利禄。其后,齐·武帝崩,他拥戴竟陵王·子良,而武帝却传位给他的太孙郁林王;郁林王一即皇帝位,首先处置的就是下诏赐死王融!死时才不过是二十七岁的青年而已。史说东海人徐勉是一名士、是王融的偶像,融请人引见;徐勉不肯,说:"王元长虽有大名,但轻浮躁进,终将及祸。"
其实,王融的学生虞羲、丘国宾也知道非败不可,所以当王融最欣赏的另一学生魏准来鼓动他们追随老师立功时,他们说:"竟陵才弱,王中书无断,败在眼中矣!"不观人朵颐,不随之起舞,则胸中自有主宰,自能智珠在握矣。不然,像王融固然死于非命,魏准也因为被调查局传唤而吓死,死时全身发青,人说是胆破而卒。
佳肴美食,不过满腹;口舌之利,不过逞快一时。您不能忍吗?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