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的贪婪中心? 华尔街 在反省中继续金钱游戏

作者:徐仁全 发表:2009-04-17 11:5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过去华尔街 贪婪是好事

一群年轻人凭聪明才智,大玩数字游戏,拿顾客的钱投资,从中大赚手续费和红利,成为人人称羡的高薪阶级

这是过去的华尔街。可以让一群人快速致富、光鲜亮丽的舞台。

2001年暑假,从康乃尔大学毕业的Steve,顶着财经硕士亮丽学历走出校门,即被华尔街上的摩根大通(JP Morgan)相中,延揽担任不动产投资分析师。

在2007年美国房利美及房地美事件爆发以前,Steve的职务已是部门VP(副总),手下也有十来位部属。出门开着双B名车,假日打小白球,周末则是上高级餐厅大啖美食,坐拥一间中央公园旁的百万高级公寓。

才30出头的他已拥有令人称羡的一切,只因他掌握了过去六、七年来美国房地产大涨的顺风车,让他年薪从7万美元跳到20万美元,奖金更从过去每年的10万美元,增加到去年的20到30万美元,成为不折不扣的华尔街金童。

类似Steve的故事,过去在华尔街金融圈中不难发掘。他们大都相信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一旦捉住投资机会,成功与财富就如探囊取物般。

也因投机成分较大,部分华尔街金童常予世人玩弄数字游戏、操弄财务杠杆的印象。他们甚至不花自己一分钱,拿着客户及投资人的钱去做买卖,从中赚取大笔手续费与红利。

就如21年前一部以《华尔街》为名的电影,将在华尔街工作的人,描述成贪婪无厌、周旋女色、内线交易及追求权力的汲汲营营的一群人。麦克道格拉斯在剧中最经典的一句台词是"Greed is good(贪婪是好事)",流传至今。

金童整天与钱为伍,负面形象多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般人对华尔街工作的金融人士评价虽不是很高,但还不至于感到厌恶,只觉得他们是一群成天与钞票为伍的人。

直到最近,先是雷曼兄弟在2008年9月15日宣布破产,执行长傅德(Richard Fuld)一副"错不在我"的态度,让美国媒体开始看不下去了。著名的《The New Yorker》杂志将傅德做为封面人物,更在他头上加了两个牛角,比喻恶魔,以华尔街"头号公敌(Enemy no.1)"来形容他的恶行恶状。

主要是傅德去年领了7190万美元的年薪及红利,但他却没能好好带领公司度过难关,甚至最后搞倒已有158年历史、全美第四大投资银行。

雷曼兄弟自此走入历史,更造成全球无数的投资大众资产缩水,血本无归,包括台湾的行政院长刘兆玄也套牢了1891万连动债券。更甚者,它的破产成为引爆全球金融风暴的最后一根稻草,让全球金融市场大乱,连带造成经济衰退。

看看傅德之前过得日子如何?公司破产后,傅德为偿还投资人损失,11月将自己收藏的16幅名画交给富比士拍卖,结果估价总值达到2000万美元之多。

这样行径绝不只限傅德一人。上个月(12月11日),前那斯达克(Nasdaq)董事长马多夫(Bernard Madoff)被补,他被FBI发现以老鼠会(ponzi scheme)的方式吸金,并诱以高利息回报来吸引投资者。

马多夫算是华尔街的传奇人物。他1960年以担任长岛海滩救生员存下来的5000美元起家,十余年后,在纽约证券界呼风唤雨。除了深得客户信赖,更担任过"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副主席、也曾是那斯达克股票市场董事兼贸易委员会主席,算是华尔街有头有脸的大人物,更是华尔街年轻人追求的偶像。

不过,年近70的马多夫还是没能逃过一劫,因未能持续支付高利息给投资者而东窗事发。预估包括全球金融单位及个人投资受骗金额达500亿美元之多,受害者更有巴黎银行(BNP)、野村证券、瑞士银行(UBS)、英国皇家苏格兰银行等知名银行。

马多夫的恶行恶状更让外界对华尔街金童形象彻底毁灭,昔日的金童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现在华尔街 裁掉12万个工作

工作超过12小时是正常,压力大还要靠上健身房纾压,快速午餐不到10美元,如今遭逢大裁员潮

成为全世界指控的贪婪中心后,目前的华尔街,似乎低调、平实些。12月中旬《远见》采访团在华尔街访问时,就看到另一面的华尔街。

据在华尔街工作多年的金融人士表示,所谓年薪百万美元以上的华尔街金童,大约只占华尔街34万金融从业人员的1%而已,也就是不超过4000人。

"他们大都是高层,或是设计金融商品的人员、及各公司所谓的超级业务员,"不愿透露姓名、在华尔街工作30年的Peter说。

"叫我们华尔街金童真是太沉重了,"跟Peter在同一家金融公司,也在华尔街工作超过25年的David在一旁搭腔说,其实在华尔街工作的人很平凡,他们只是从事金融业的一群常人罢了!

"你看,坐在这里吃着简单的三明治、披萨、喝着3、4美元的咖啡,这会是金童吗?"他问。

David与Peter两人抢在拥挤的午餐时间前十分钟,早一步在华尔街上Mangia餐厅用餐。他们各点了一份披萨或三明治轻食,配上咖啡等饮料,只花15到20美元间打发一餐。

到12点,Mangia开始涌入大批穿西装、打领带、脚踩黑皮鞋的标准华尔街金融人士,他们快速点了所需要的食物,或拿着餐点在餐厅内找位子用餐,或外带打包回公司,准备边吃饭边工作。

工作时数长,压力大到靠运动减压

位在纽约证交所前的热狗小贩,中午时间也大排长龙,不少穿着西装套装的华尔街人士,也许经济不佳、荷包缩水,也许是时间有限,他们宁可排队买着5美元不到的餐盒,简单吃着蔬菜、鸡块或汉堡,就这样解决五脏庙问题。

形色匆匆的华尔街工作者,也利用中午时间上健身房,跑跑步、拉拉筋,纾解压力。在华尔街上有两家知名连锁健身中心NYSC及Equinox,中午开始陆续有人进入健身房内,边看电视、边跑步,或在健身器材上练练举重、拉拉肌肉 以达到健身效果。

"工作压力超乎想像,一天平均12小时的工作时数,不运动那吃得消!"一位刚做完运动准备回公司上班的年轻女性Christina说,她至少每周三次利用中午上健身房,运动除了可以健身纾压,更能保持整个下午精神抖擞,工作到晚上也不觉疲惫。

被雷曼兄弟裁员的台湾留学生林浩洲表示,华尔街的工作其实很累人。他在雷曼时的上司每天早上6点进公司,7点与亚洲、欧洲的同事进行三方电话会议。后再与大老板开会,下午则是内部会议,持续到晚上12点才下班回家。回家后睡个两、三小时就起床,又到健身房去运动,6点再到公司报到,大多数的华尔街主管都是过这样的日子。

遭次贷和海啸,华尔街成裁员的重灾区

待在华尔街25年的美国白领David认为,"华尔街的人不是罪犯,他们也许有人做错事,但也受到应得的教训了。"很多华尔街人近来失业、被裁,留下来的也面临奖金缩水,福利被砍,"社会大众不应再责难我们了。"

根据知名的美国人力顾问公司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统计,自从2006年房价泡沫、2007次贷危机及今年的金融风暴以来,美国金融人士被解雇者已达21万6000多人,其中光2008年1月至10月份为止,被裁人数就达到11万7000多人,又以华尔街人为主。

在全球最有名的失业者,大概是华尔街前银行投资家Joshua Persky。他失业后,不顾形象,整天站在人潮熙熙攘攘的纽约公园大道上,胸前挂着拥有MIT学历的求职挂牌,自我推销,引起美国各媒体报导,画面更传送到世界各地。上月中旬他终于找到了工作,受雇于一家投资公司。不过一般认为,Joshua的幸运遭遇在华尔街是少数中的少数,现在的华尔街其实风声鹤唳,每天都传出裁员声。去年以来,华尔街已经丢失了12万个工作岗位,今明两年还将进一步裁员24万人。

2008年12月中旬,花旗集团宣布再裁员2.5万人,全年裁员规模将达到7.5万人,占集团员工总数的20%。摩根大通银行将削减7000人,并从收购的华盛顿互惠银行裁员9200人。高盛集团和摩根士丹利分别裁员10%。美国银行近日也宣布未来三年要裁员3.5万人。

"每天都有消息传出,似乎也已不再是新闻,大家都有些麻痹了,"纽约台湾金融协会会长、现职HSBC新兴市场投资部门副总的黄昆山说,在美国待了21年,看到这种情形心里还是有些毛毛的,不知那天会不会也发生在自己身上。

未来华尔街 谨慎找买点

重视风险管控,修正追求高报酬的投资。投资银行转型为商业银行,将负担金融商品更大责任

从过去的金童印象,到此刻集体害怕失业,未来的华尔街到底会如何演变?此刻看得到端倪吗?

第一个现象是,此刻的华尔街至少比较谨慎保守。

"虽然气氛低迷,华尔街从未停止金钱游戏,"在华尔街浸淫20年,现开设Beyondbond债券投资公司的洪哲雄博士说。过去资金浮滥,到处找投资商品,就没有人管信用风险的事;但现在不一样了,资金还是很多,但大家被吓到,就重视风险控管的议题,投资更小心谨慎,"大家都在等买点"。

很多客户询问他低点到了没,可以进场了吗?他拿股市波动率来说明,目前的波动率过大,"上午是好消息,下午马上变成坏消息",由红翻黑比翻书还快,不适合投资。他因此建议客户,此刻还是"现金为王(Cash is king)",六个月后再说也不迟。

这次风暴,投资银行受伤惨重,衍生性金融商品也受到众人指责。不过,洪哲雄认为,"证券化"已被污名,但它仍是融资最好的工具。"问题还是出在自律及控管,"他说。

曾在银行从事自律、规范的Talisker Capital Management 合伙人Eric Wentzel也指出,过去政府太相信自由市场,相信金融单位能自律,才发生这个结果。

商品不过度包装,信评单位要重建信心

身为美国人的Wentzel毫不掩饰的说,美国联邦准备理事会(Fed)前主席葛林斯班是最要负责的人,"他放纵衍生性金融商品,他放纵投资银行,他是罪人"。其实Fed有义务告诉市场投资人那些衍生性金融商品有风险,告诉投资人真相是什么?"但他们从来不做,从来不说。"

经过这次的风暴,至少也让华尔街的金童开始反省。过去放瞻玩弄金融商品,忽视高风险,追求高报酬的做法未来势必要修正。

从摩托罗拉转任到华尔街工作的Jason Tein认为,此次金融风暴,华尔街要负大半责任,因为他们太聪明,创造很多金融商品让投资人选购,但没做好风险控管,一个环节出问题,连锁反应造成大灾难,这是华尔街的责任。

但另一方面也要怪社会大众,特别是美国人,总爱买大房子、大车、大家电,却没有量入为出,结果就是信用破产。

此刻的华尔街,也没有投资银行了,过去叱吒风云的美林、雷曼、摩根大通、高盛等公司,不是解散、被并,就是转型,未来将会以商业银行为基础。

而在美国银行法非常严格的限制下,商业银行以存款业务为主,高风险的贷款工作则改由它的投资银行部负责;而在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合为一体下,银行在设计和贩售连动债等衍生性金融商品时,也必须负担更大的责任。

这次的风暴让全球都意识到,投资者对于过度包装的商品、或是过度包装的企业,必须要格外小心。"而信评单位的威信也受到挑战,未来信评单位如何重建投资人信任,也是一大课题,"洪哲雄说。

不过有人说华尔街从未得到教训!不知这次会不会灵验?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远见杂志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