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颗陨落的星】饶国华上将(三十二)

作者:仰岳 发表:2009-07-09 21:3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1937年11月,川军第145师师长饶国华受命固守安徽广德以拱卫南京,面对绝对优势的日军,他毫不惧怕仍亲率435旅孤军奋战据守广德前五里阵地,但孤军奋战,几被全歼,广德失守。遂挥泪写下绝命书,称"驱敌出境,复我国魂!今自决于城,虽死无恨。"然后开枪自戕,慷慨成仁。

     
饶国华(1894年12月7日-1937年12月1日),字弼臣,出生于四川资阳一户农民家庭,自幼在村中读私塾,由于他天资聪颖,在求学期间成绩名列前矛,所以十三岁时被他被母亲送到县城向前清举人伍钧求学。在这对期间他博览群书,并且对中国古代先贤如:岳飞、文天祥、戚继光、史可法等的高风亮节极为崇敬,在另一方面表现出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1936年饶国华以军人身分上书驳斥新学学者倡言废除祭祀孔子之议),另外他一生无论走到哪里,行军的背包总少不了砚台、笔墨和古书,并且派人修缮当地的孔庙。

清心寡欲、儒将典范

十七岁时正值满清末期,此时革命浪潮已起,辛亥革命爆发后,饶国华投身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洪流,参加了新军,当了一名伙房兵,但是他仍不断的进修,而后至川军二师“军官传习所”就读,他均以名列榜首毕业,以下士任职不久后升为班长、排长。

在排长任内他仍好学不倦,并且特地请一位士兵每日跟在他身边,如见他稍有倦怠便立即向他大呼:“国华,国华,国家颠危至此,汝不淬砺精神,由懵懵乃尔乎?”他在军旅十余年的期间由排、连、营、团、旅长直到升为师长但是始终日日勤学,不敢稍有懈怠,他说:“英雄彪炳之事功,基于圣贤诚实之学问,我虽不敏,也有那个志向。”

饶国华以儒家思想处事,并笃信佛学,其为人正派朴实,从军多年来一直清心寡欲,然而为人却极为慷慨,对于地方慈善公益更是予取予求。曾给资阳灾民发放赈济款近千元、捐图书馆书籍费陆百元,为保桑梓,捐购枪枝弹药二千余元给资阳县赈济会,其为富者望尘莫及。然而他家中除了书剑笔墨外,别无长物,其个人之资产只有几间老房屋,几十亩田地,以一将级军阶上不如一般之中产阶级。

他结婚后数年,妻子蓝紫仙见自己长久未生男孩,劝他纳妾,他念夫妻情深,坚不允从。还时常告诫告诫士兵说:败坏道德没有比好色更甚的了。1929年12月20日,他应内兄之请赴宴,席间居然有妓女陪坐,于是他十分懊悔,以后更加严于律己,再不轻易出席宴会。

他平时更是谦虚谨慎,平易近人,且治军严谨,赏罚分明,并且战战身先士卒,颇得士兵的爱戴,逐次以战功升任营长、团长,他坚持不抽大烟,居则陋室,食则粗粝,不着大衣,与士卒同甘苦,倡言“军与民要打成一片,国与家万不可分离。”又言:“当兵应以保卫国土,爱护人民生命财产为己任;做人当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准绳。”

在他驻守铜梁期间,有一次大雨不断,当地农民所种植的稻米即将收割,于是他命令士兵义务收割稻谷,使得当地农民免于粮荒而被乡民称为饶菩萨,他种种的做为为在当时军纪不佳的川军成了一股新气象。

然而在蔡鄂发起护国战争之后四川便陷入了军阀混战之势,再抗战爆发之前共发生四百七十多次的军阀混战,饶国华也卷入其中,连年的军阀混战带给了他极大的痛苦,甚至到河南嵩山皈依佛门,落发为僧,从此不问世事。

加入川军 誓师抗日

1923年,川军第三军第四师师长蓝世钲见其深具将材,便有心延揽,饶国华难据其盛情便还俗到该师任上校参谋,翌年调任团长,3年后饶国华以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军第七师副师长的身份,参加了北伐战争,此后数年间,因其英勇作战履立战功,成为闻名一时的川军名将。

1937年卢沟桥事变起,国难将至,此时他立即上书请缨,要求出川抗日,如同为川军的抗日英雄王铭章将军一般:在各界民众举行的隆重欢送大会上,他豪壮地表示:“此次奉命出川抗战,誓竭股之力,继之以坚贞,用尽军人天职决心率所部效命疆场,不驱逐倭寇,誓不还乡。”

随后他返回家中将家事打点,并遍扫祖墓,临走前告诉夫人:“我这次为国而战,义无反顾。自古忠孝难两全,老母年高,望尽心奉养。”当时他们已有五个孩子,怀有身孕的夫人忍泪止哭,点头答应。饶国华返队后,加紧训练士兵,每有集会,必慷慨陈词:“不驱逐倭寇出境,誓不还乡! ”此时的他或许已经预言到了:此行一去再无归途!!

一九三七年川军前后组织了12个军,共30万人,分批出川投入抗战。“踏着破烂的草鞋,身着破旧的军装,肩背土制步枪,胸挂四川土造麻花手榴弹”饶国华就带着这样的一批军队身穿单衣花了50多天步行二千里投入抗日战场中,当时川军的处境及为艰辛,因为川军在当时而言是一支没有人要的部队,不但装备极差,风评更是不佳,当年人人戏称:“川军两支枪,一支步枪一支烟枪”,许多将领都曾拒绝给予川军整补,饶国华知道他必须带领着川军洗刷此一污名,当时已经是十月,然而他们只有单薄的夏衣御寒,但是面对寒冷、饥饿,没有人抱怨,没有人喊苦。

守卫南京 壮烈成仁

11月中饶国华已行军至江苏,此时淞沪战场已沦陷,苏州、常州相继失守,日军大将松井石根率8个师兵分四路进攻南京,并在海空军掩护下,采取战略包围,直趋安徽芜湖,威胁南京。当时广德是苏、浙、皖边的军事要地,是安徽的东大门,关系首都南京之安危,所以上级只派以能征善战的川军将领饶国华镇守广德一地以护卫南京。

面对绝对优势的日军饶国华深知此任务将有去无回,但是他仍亲自巡视前线,亲手与士兵一起购筑工事,并且鼓励官兵奋勇杀敌以不负家乡父老重望。

11月22日,日军牛岛师团由飞机大炮掩护,由太湖分乘百余艘汽轮,橡皮艇直下宜兴、长兴,直扑广德而来。饶国华指挥第433旅佟毅部在广德前方约60里的泗安占领阵地,与日军展开战斗。日军出动机械化部队,仗恃火力优势,动用飞机27架轮番轰炸。我方在工事尽毁、城垣崩坏,但饶国华在三面受围的情况下,与将士一起奋杀顽敌,浴血苦战连续三天三夜苦战,最后寡不敌众,泗安失守。

与此同时,日军主力沿吴嘉公路直奔广德,饶国华得知后率领第433旅奔赴广德前方约五里的界牌,阻击日军,而饶国华师长身先士卒,亲率特务连,冲入敌阵与日军展开肉搏战,虽不幸腹部中弹,仍是喊杀不止。最后饶国华深知情势严重,当夜通电全师再度鼓舞士气:“国家养兵是为了保国卫民,人谁不死,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今天是我们报国之时,当不惜一切努力报国,令我川军为谋人民利益而献身......胜则生,败则死,绝不在敌人面前屈膝示弱,给中国人丢脸,要成仁不怕抛头,取义不惜舍身,恪尽职守,以身殉国。”

打到最后饶国华仅剩有一营官兵,被重重围困于十字铺据点,此时日军不进逼,一再劝降,但饶国华威武不屈,镇定自若,饱读诗书的他此时或许正想着当初文天祥从容就义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回想着当初率领着子弟兵出川抗日,当初这一支没人看的起的川军部队,今日可谓洗刷污名了,他对部下疾呼:“现在正是军人报国的时候,我们要为国争光,流尽最后一滴血!”后挥泪写下绝命书送与他的恩师: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刘湘,称:“驱敌出境,复我国魂!今自决于城,虽死无恨。”最后盘腿坐在一块卧毯上,泰然自若的自戕殉国,而他的川军部队也一同奋力抗击日军最后全数阵亡。

由于饶国华一四五师的阻击掩护,为反击日寇赢得宝贵时间,使我浙西安吉守军,得以从容北进,收回泗水,保全广德,令当时的长兴线全局得以挽回颓势。

后纪:

饶国华将军壮烈牺牲的消息传开,举国悲痛,全国抗日军民决心以饶国华将军为榜样,打击日本侵略者,誓死捍卫国土,同为川军将领的王铭章于徐州会战的滕城保卫战中率领川军全城殉国血下了抗日战史最悲壮的一页。饶将军的遗体运送回川,途经各地时,各界人民都举行了隆重的公祭大会。国民政府在武汉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追赠壮烈殉国的饶国华烈士为陆军上将。

之后四川资杨县的乡人为饶国华的墓做了赞曰: “自五四以来,中华之衰弱,世人归罪于儒学者纷纷,至今犹然。甚者视儒学为国人懦怯之根,而无视孟子浩然养气之教,历代仁人志士如文公天祥之侪,至于诸诸抗日英烈,皆出于儒学陶冶之实。崇奉儒道,服膺理学,于民国之时已逆潮流,今世视之,则迂腐冥顽不堪矣。然观弼臣将军行迹,爱兵保民,坦荡奉公,急公好义,其清廉磊落非徒当时鲜有,亦今世所罕见。及至国家有难,请缨赴敌,身先士卒,勇烈果决,临难不苟,杀身全节,英名垂于后世,光华被乎神州。然则,悍然非儒及随声附和者,可以少息其哓哓而有以深思矣。”

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国各地发起了批孔运动,崇尚儒学武德的抗日川军将领饶国华的墓也不能幸免,他的儿女中有三人死于这场浩劫中,川军的抗战史也慢慢的被人们淡忘。



来源:看中国首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