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问记者――中国特色的记者招待会

作者:寒山 发表:2009-07-31 22:4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不久前在一次外交部例行记者招待会上,"当英国广播公司记者詹姆斯提出关于中国政府要求境内生产销售的计算机预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的问题时,外交发言人秦刚并未像以往那样直接回答问题,而是微笑著说:"詹姆斯,你能不能回答我几个问题?

"你知道是什么软件吗?"

英国记者说他是来提问的而不是被问的。秦刚于是自问自答:"软件名字叫‘绿坝-花季护航软件',目的在于屏蔽和过滤网际网路上诸如色情、淫秽、暴力的信息。"

"我想再问一个问题:你有孩子吗?"

这个记者被问得目瞪口呆,于是秦刚继续自问自答:

"如果你有孩子,或今后将要有孩子,我想你能够理解广大家长对网际网路上有害信息传播的担忧和关切。"

这就是中国特色的记者招待会:向世界提供有关中国政府信息的中国官员不但反问外国记者,而且单刀直入,要这个记者在全世界面前公布自己的私人生活。据报道,这位发言人对外国记者常常还有更精妙的回答,例如"你是信他的,还是信我的,你自己作出判断和选择。"

什么叫记者招待会?记者招待会就是记者提问,发言人回答。这是双方在这个特点场合下的权利和责任。如果记者提的问题发言人不清楚或不便回答,可以让他重复、解释或者说无可奉告,这些都可以,因为发言人的知识和权限也不是无边的,何况还有立场。但如果发言人不但向记者反问,而且是连珠炮,甚至成了他的风格,这就不叫记者招待会,可以改称审问记者会,应该换一个地方。

那么,能不能用"恶意"的问题或者"挑衅性的问题"来为此类反问辩护呢?这就牵涉到一个动机"问题了。而我们都知道这个问题是有相当难度的。这倒不是因为记者和发言人对"动机"会有不同的判断,而首先是因为如果问题有"恶意"和"挑衅"的,那么当然就有"善意"和"捍卫"的。假定问答双方能达成一致,把"恶意"和"挑衅"排除出去,只剩下"善意"和"捍卫",那么这也不叫记者招待会了,可以叫作人大会议的分会场,也要换个地方了。

这种对记者的反问当然并不新鲜。李肇星当外长时就以"铁嘴钢牙"闻名,当然也由此被称为"外交红卫兵"。那个"你是信我还是信他"其实是他的发明,秦刚不应该窃为己有。

除了审问记者的私人生活,这位发言人的卖弄辞藻和故弄玄虚也很有中国特色。有一次他竟然对西方记者的问题如此回答:

"我想日本记者应该能够理解我所表达的东方式的含蓄。如果你本人或者其他在座记者还不理解的话,我今天可以进一步捅破这层窗户纸。"

什么叫"东方式的含蓄"?这位发言人"含蓄"地告诉你了,就是他能"代表"日本记者说:"我明白您的意思,秦刚大人"。

不过,这份"东方式的含蓄"看来只是留给外国记者去消化的,至于中国记者就用不著了,他们期待的是更"雷人"的反问,最新的例子就有湖北省消费者委员会问记者"为什么要较真呢?";河南中学教师违规办补习班,教育局长反问记者"这有啥错?";最彪悍的是郑州市规划局副局长逯军的反问"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

这样一个国家,一旦成为世界超强,其他方面会怎么样可能还不好说,可以肯定的是将不再会有什么记者招待会这种"西方的那一套",所有外国记者都将被定期召到外交部去问话:"你最近有没有写任何没有中国特色的东西?"

至于中国记者,恐怕早就没有问题可问了。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RFA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