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哈佛教育博士体罚孩子有效之说

作者:文方 发表:2009-09-05 22:5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今年八月,有一位据说是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得了教育博士的王涛先生,在武汉做了一个题为"爱与规矩"的亲子讲座,吸引了上千名家长和准家长的参与。据《武汉日报》的报道,在这个讲座上,这位王博士为父母打孩子给予了理论支持,提出了一个听了让人惊讶的说法,即父母不但可以而且应该打孩子。他说,打孩子符合社会规范,是有效的惩罚手段。他还说,打孩子是一门艺术。

据说,为了证明他这个打孩子理论的正确,王博士还引用了美国加尼福利亚大学教授鲍姆林德的理论和研究结果说,偶尔责打孩子不会对他们的心理成长及未来社会性发展造成长期影响。

我在互联网上查了很久,可惜却找不到更多的相关信息,能够支持王博士的这个大胆创意假说,也找不到关于王博士演说的更多内容。说实在的,王博士能够把打孩子上升为一门艺术,颇让我这个同样在美国专修儿童发展与教育、获得了博士学位、至今仍然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大开眼界、大长见识。

虽然我对他这个说法不能苟同,且不说我看不到打孩子的艺术性在什么地方,仅仅就打孩子这个行为来说,在美国就是违法的。在美国,打孩子是不能够公开宣扬,更不能明目张胆去做的。

有这样一个例子,大约在两个月前,美国中英文媒体上都报道了这样一件事:一对来自中国的华裔夫妇,男的在斯坦福大学当访问学者,女的是一家法律事务所的助理。他们在带孩子从加尼福利亚州到内布拉斯加州参加画展的途中,因为儿子在车座后面吵闹、不安宁,而停下车来教训孩子。怎么教训的呢?做父亲的在儿子的脸上搧了几巴掌。

父母打孩子在中国人眼中确实算不上一个了不得的事。孩子做错了事,打打屁股,搧搧嘴巴,拿个棍子敲打敲打,似乎都不是需要关起门来偷着做的坏事。有些父母还专门会在光天化日之下、在大街上追打孩子,以儆效尤。

可这事在美国就不那么光明正大了。这对华裔父母在路边打孩子的事,被一个开车路过的陌生人看到,打电话报了警。结果呢,这对夫妇双双被拘留,在警察局里度过了两天两夜。最后交纳了250元美金的保释金才得到释放。两个孩子则被送到了一个政府监护机构看管。事情发生一个多星期以后,此案得到了公开审理,但孩子什么时候能够重新回到父母身边,仍然是一个问号。这对父母的麻烦恐怕还没有结束呢。

华人在美国遇到因打孩子而吃官司的事,这不是第一起,过去曾时有报道。我想除了中美文化传统的差别以外,中国家长不能够与时俱进,不懂得孩子并非家庭私有财产,不知道子女与父母具有同样天赋人权,也是使打孩子的案件不断出现的原因之一。

现在中国也有保护妇女儿童的法案,虽然还没有像美国这样严格地执行防止虐待儿童行为的法律。但新一代的中国父母已经逐渐开始转变育儿观念,至少会在打孩子之前想一想可不可以、应不应该了,这是一个可喜可贺的变化。

在这个观念转变的过程中,出了这样一位把打孩子当成艺术来宣讲的哈佛教育博士,我觉得如果不是媒体对他观点的误解,就是这位博士对鲍姆林德理论的错误诠释。因为惩罚孩子和打孩子并不是相同的概念,且不说大量的研究显示,经常被父母责打、体罚的孩子,长大以后会出现许多身体、精神、人格上的障碍,就像今年刚刚去世的歌王迈克•杰克逊,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就把打孩子作为教育手段来说,它也是一个最没有长期效应的消极方法。打孩子的时候,亲子双方大都被气恼、愤怒、恐惧、憎恶等消极情绪所控制,当事人针对的往往是打和被打的就事论事,很容易就丧失了当初引起打孩子事件的初衷,更没有办法通过说理来实现教育孩子的初衷。

其实孩子犯了错误之后,能够用来惩罚他/她的有效方法有很多。比如让他/她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弥补自己的过失,又比如暂时剥夺孩子最珍惜的某种特权,还可以让孩子承担自己过失所造成的后果等等。但是要使这些惩罚有效,父母首先必须和孩子保持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让沟通的渠道畅通无阻。这样才能够在惩罚孩子的同时,通过交谈、讲道理,让孩子更好地理解父母的用意。在这一点上,打孩子实属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我觉得还是不用为好。


(文章只代表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作者审校)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