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经国时代的台湾与国际社会

作者:santafair 发表:2010-01-15 14:4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国民党最近要庆祝蒋经国的百年冥诞,藉此来把马英九与蒋经国做一个连结,以拉抬马的声势。然而,蒋经国的统治究竟是什么样呢?

蒋经国在台湾的统治,有其不可抹灭的成就,但也有其严重的缺失.评论蒋经国的功过,不应媚俗地只谈其功,忽略其过;反之亦然.

蒋经国时代起始于1972年6月1日,蒋经国担任行政院长,结束于1988年1月13日蒋氏过世。1972年3月蒋介石、严家淦当选第五届总统、副总统。严家淦坚辞行政院长兼职。6月1日,蒋介石任命长子蒋经国继任行政院长。两个月后,蒋介石在8月6日出车祸,从此健康情形迅速恶化,不在医院治疗,便在官邸疗养,国家大事放手任由蒋经国全权处理。从此,台湾进入蒋经国时代。

在这段期间,"中华民国代表全中国"的概念已经破灭,在国际上对蒋氏政权最支持的美国,于1978年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从此进入被国际社会孤立、遗弃的年代。外交上的不断挫败,以及国内的日益壮大反弹力量,迫使蒋经国在台湾进行一连串重大改革,终于使得台湾的经贸成就有了突出的表现。晚年的蒋经国,在国内外的压力下,也开始进行政治改革与开放,这个成果也奠定了日后李登辉时代的台湾民主化。

第一节 外交挫败

蒋经国时代是"中华民国在台湾"外交最失败、最孤立的时代。蒋介石时代"中华民国代表全中国"的神话,在冷战前期因为藉助"麦卡锡主义"的力量而为美国所接受,进一步有许多国家也愿意买帐;这个荣景到了尼克松总统派季辛吉公开访问北京后,乃不复存在.1968年(蒋介石还在位),世界上还有64个国家与台北有邦交;与北京有邦交者还只有45国.到了十年后的1978年(蒋经国担任总统),情势逆转到只有24个国家愿意跟台北维持邦交,与北京有邦交者已经高达112国.(最惨时台湾只剩22个邦交国,李登辉任内采取"弹性外交",又多争取了六个邦交国;即使是陈水扁任内,目前的邦交国也有25个,比蒋经国任内多)。

台湾外交挫败,起始于1971年"被逐出联合国"( 所谓"退出联合国"其实只是蒋政权自欺欺人的说法,当时的真相是联合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将蒋介石的代表团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驱逐出去"),而最大的震撼则为"台美断交"。台北被逐出联合国,很重要的因素是美国总统尼克松拉拢北京对抗莫斯科。若非"水门案"爆发,迫使尼克松总统灰头土脸地下台,而继任的福特总统也负担不起失去共和党里面对台湾友善的参众议员的支持,"台美断交"还会更早实现。"水门案"使这件事延迟了几年福特,直到民主党的卡特当上美国总统,才真的与北京建交。

蒋经国时代的外交政策,因死守"汉贼不两立"的原则,长期处于"敌来我走"的窘境。(其实,北京早期争取台湾邦交国时,并没有要求对方先与台湾断交;反倒是台湾自己傻傻地先跟对方断交)。蒋介石时代一群比较有弹性思维的外交官如叶公超等,都已经在历次的人事斗争中被迫去职,在蒋经国时代主导外交部的,是比较重视意识形态的沈昌焕(此工思想僵化的程度,可以从一事看出:到了冷战结束,他还会拿《苏俄在中国》反对跟俄罗斯来往,其事迹详http://zh.wikipedia.org/wiki/沈昌焕)。在美国等第一线的重要位置者,虽然在国内受到官邸的信任,到了驻在国却未能掌握局势变化。如驻美大使沈剑虹见到尼克松与季辛吉的次数,还远比不上当时尚未建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华盛顿代表黄镇。等到台北方面发现苗头不对,想换一个比较灵活的外交官去当驻美大使时,也遭美国国务院回拒。

在美国,卡特击败福特后,立即与新任国务卿范锡约见季辛吉,决定早日完成与北京的"关系正常化"。他对台湾的态度比先前两任共和党总统更严厉,拒绝接见当时还是驻美大使的沈剑虹,而国务卿范锡也不肯与沈剑虹见面。"沈剑虹以及国府其它官员只能透过『台湾游说团』等老套对美国政府施加压力。卡特回忆录记述,大选刚揭晓,国府即以免费豪华渡假旅游招待卡特乡亲来台,享受美酒佳肴,并赠送珍贵礼物。卡特素来自许清廉,且以道德诉求当选总统,自不许其家人邀接受招待,但因反对其亲友赴台接受国府款待,为此而与几个朋友关系恶化。国府拿手的『款待外交』,至此反而弊窦丛生了。"(许介鳞『战后台湾史记』第47章,p.455)

1977年12月,苏联入侵阿富汗,并于翌年4月扶持傀儡政权。华盛顿为此大感威胁,因此更积极拉拢北京。1978年12月16日,华盛顿与北京建交,与台北断交。"为求弥补中美断交所造成的严重冲击,国府委托美国参议员高华德(Barry Goldwater)提出『台湾关系法』,规定『任何试图以和平手段以外之方式,包括经济抵制或禁运,决定台湾之未来,将被认为乃对西太平洋和平与安全的一项威胁,为美国所严重关切;(美国将)提供台湾防御性武器;维持美国之能力,以抵抗任何可能危及台湾人民安全、或社会经济制度之武力行使,或其它形式之强制行动。』三月二十八日,众议院通过本案。三月二十九日,参议院也通过。面对国会的压力,卡特也于四月十日签署此案,而台湾安全遂成为美国的国内法。"(许介鳞,ibid.: 458)

同样的手法,在蒋介石时代可以奏效,是因为那一代的美国国务院里面的中国通,都被"麦卡锡主义"清洗得差不多了;到了蒋介石晚年与蒋经国时代,新一批的中国通兴起,而此际"麦卡锡主义"已经没有什么影响力了。在国府方面,蒋经国时代的外交掌舵者沈昌焕,与蒋介石时代的宋美龄相较之下有天壤之别;而在第一线执行任务的沈剑虹,也根本不能跟前辈外交家叶功超等人相提并论。大环境变得不利于台北,掌舵的和前锋大将却比较差,蒋经国时代的外交挫败是有原因的。
 

第二节 内政的改革

蒋经国时代令人肯定之处,在于他的"勤政"、"亲民"与大刀阔斧的改革。他以内政的成就,来挽回在外交上失去的民心。

蒋经国的执政风格与他的父亲蒋介石迥然不同:蒋介石威严、庄重而神秘,蒋经国却喜欢到处拜访小老百姓、四处与人握手、面带笑容。因此,蒋经国常被他父执辈的国民党大老看不顺眼,认为他是在"搞共产党那一套",而《美国新闻周刊》则评价他是一个"民粹式的领导者"(其实更早之前,孙文也有这样的评价)。

"蒋经国首先在人事上采取『专业化』、『台湾化』、『年轻化』政策因应,有人戏称之为『崔苔菁』政策。所谓『崔』意指吹牛而有专业化知识者;『苔』指台湾省籍;『菁』指青年才俊,这是蒋经国重用人才的条件。该项政策可以从蒋经国内阁成员窥见。新内阁平均年龄为六一‧八岁,大多并非久历宦场的垂老之士,这是国府迁台以来非常罕见的事。阁员中,副院长徐庆钟、内政部长林金生、交通部长高玉树、台湾省主席谢东闵、台北市长张丰绪、政务委员连震东、李连春、李登辉等人都是台湾省籍,自从行宪以来,内阁中首次出现过这么多台湾省籍人士,也第一次出现台籍副院长。"(许介鳞『战后台湾史记』第44章,p.430)

观察中国传统"帝王术"时必须注意一点,就是帝王往往会耍弄两手策略,一手黑脸、一手白脸。蒋经国也不例外,上述"崔苔菁"人员是光明的一面,带头的是李焕;黑暗的一面则是由王升所领导的特务情治系统所把持。1980年代,情治系统出了许多纰漏,让国民党政府得罪美国,最后迫使蒋经国做了许多更重大的改革!

首先是1978年12月"台美断交",国民党政府为了怕外交的挫败转化成选举的挫败,将原定于该年年底举办的中央民意代表增额补选冻结,使当时的"党外人士"参与政治的管道被封闭,乃转向街头运动,并办了两本杂志:『八十年代』月刊主要是议会路线派的人士集结撰稿的刊物、『美丽岛』杂志则是主张街头斗争路线的人士所创办的。国民党内鹰派人士乃创办『疾风杂志』来打对台,不止于文斗,而是闹场、踢馆。1979年12月,"美丽岛杂志社"在高雄举办"人权大会",结果却变成一场警民冲突的流血事件。在新闻局跟警总的控制下,所有媒体一面倒地指责参加这场运动的人士为暴民。然而,这件事却马上引起美国的关切,特别是国会中关心台湾事务的参众议员。台湾在失去美国行政部门的友谊后,无法承受再失去美国国会支持的代价。不久,1980年2月28日,在情治机关的严密监控下,又发生林义雄先生的母亲与三名幼女被人刺杀的惨案(仅长女林奂君大难不死),遂引起美国国会更严厉的警告。在国际压力下,国民党政府被迫将"美丽岛事件"的当事人做公开透明的审判。其结果,大多数公民倾向同情这群"党外人士"。这也是情治单位帮了国民党政府的倒忙!

情治机关接下来又杀害了美国公民,更进一步让国民党政府蒙受美国更大的压力。1981年,已经归化美国的数学家陈文成被发现陈尸于台大研究生图书馆,死前他曾遭警总约谈。虽然警总表示陈教授可能是压力太大自杀的,可是美国政府并不相信!蒋经国乃于1983年放逐王升。警总还是没有学到教训,1984年又派遣黑社会(竹联帮)人士前往美国杀害已经归化美国的"江南"(本名刘宜良,着有『蒋经国传』,此际又正要出版蒋的死对头吴国桢的传记)。美国联邦调查局很快查出凶手到底是谁,并确认背后有国民党政府的情治系统操作。为了保命,杀人凶手在美国的朋友抖出"蒋孝武(蒋经国次子)就是谋杀江南的元凶"。这个结果当然震撼到台美双方高层。特别是蒋经国长子蒋孝文久病,次子蒋孝武本来是被视为蒋家政权第三代接班人的。牵涉到了杀害美国公民的案子,不但让国民党政府火烧眉毛,也打破了蒋家家天下的传统。蒋经国乃将蒋孝武外放新加坡,并且公开表示:蒋家的人"不能也不会"竞选下一任总统。

1985年,"十信弊案"爆发,许多政府高官都有涉入。本案引起台湾金融大乱,许多商社因资金紧缩而倒闭,人心动荡不安。为了挽救政府形象并安定社会民心,蒋经国便进一步大刀阔斧改革。1986年,蒋经国指定李登辉等12名中常委组织"革新小组",研议各种政策改革,包含检讨大陆政策、包容党外运动、结束戒严、解除党禁等等。有趣的是,在蒋经国进行这些改革的时候,国民党不少"大老"跑去慈湖向蒋介石的遗体痛哭流涕,希望能压迫蒋经国停止改革。后来这类"哭灵"的动作,不断地出现在慈湖跟头寮(蒋经国陵寝),成为国民党的特殊文化!

不容否认,蒋经国任内作了许多的改革。但这些改革背后,有很强大的内外交迫等因素。对外,蒋经国时代是一个根本吃不开的年代;对内,越来越多人不怕情治系统的压力,参加反对运动。蒋经国能够实施改革,是国民党政权没有像菲律宾马可仕政权那样倒台的重要因素!


第三节 十项建设与经济自由化

谈到蒋经国时代的台湾经济,马上会引起注意的是他所推动的十项建设,其实台湾的经济自由化也是在他的任内进行的。

蒋经国时代的开端也遭遇到严重的国际经济危机。1971年8月,尼克松宣布美元不再兑换黄金,二次大战末期以来以美元为基轴的固定汇率制瓦解,改变为浮动汇率制。一时之间,国际金融秩序混乱,而导致全球性通货膨胀。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更造成全球性经济不景气,台湾自然也受到波及。

蒋经国担任行政院长后的第二年,便推动十大建设,内容包括:核能发电厂、高速公路、铁路电气化、开发台中港、花莲港、中钢、中船、石化工业等。这些大规模的建设,吸收了当时台湾许多闲置的劳动力,对于降低失业率有很大的帮助,也带动周边工业的进步,但是成就却并非每样都很理想。其中,两个港口的开挖最后并没有达成预计的经济效益。中船一开始就连年亏损、经营不善,连带的拖累的中钢。石化业则相当成功,带动轻油裂解厂、化学纤维业、塑料工业的迅速发展。

十大建设最成功的石化工业,对国民党党营事业的成长也有很大的帮助。"按照当时的规定,石化工业公司的成立必须有一定比例的官股,其它则开放民营,因此一九七一年六月才成立的国民党第一家控股公司─中央投资公司,遂以民营企业的身份,参与设立石化中游工厂。....随着七○年代石油化学工业的产业体系整合,国民党的党资本大量扩张到石化业的中游。一九八○年代以后,石化中游产业乃成为政府经济政策保护的对象,有时甚至牺牲上游国营事业中油的利益,来补贴中游的石化厂....相对于中小企业对党外运动的支持,国民党乃利用党资结合民间的大企业,吸纳一九五○年代兴起,而在一九六○年代壮大的财团企业。水泥业的辜振甫、信托业的辜濂松、纺织业的徐有庠、以及塑料业的王永庆、赵廷箴等都是国民党的投资伙伴。藉由资本的连结,国民党在台湾的政商网络,从七○年代开始乃伴随着蒋经国的十大建设而逐渐成形。"(许介鳞『战后台湾史记』第38章)

1970年代的台湾产业仍以劳力密集为主。自1980 年代开始,台湾经济渐由管制与保护转变为开放与自由化,产业结构也由劳力密集转为技术密集及资本密集。

1980年代台湾经济自由化,也是国际压力所造成的结果。"一九八一年二月,里根就任后不久,即迅速制订了以货币理论与供给经济学....一九八四年里根寻求连任的当年,GNP的成长率是百分之六点八,创下美国自一九五一年以来的最高成长纪录,成功地实现了无通货膨胀的经济成长,结果顺利地再度把里根送上总统的宝座。然而另一方面,却也同时产生了负面效果。首先是财政赤字的扩大。....里根政府只好再寻他途。而其方法就是要求贸易对手国开放市场,多进美国货,以平衡对美国的贸易逆差。于是,随着对内保护主义的兴起而积极对外推动贸易自由化,首当其冲的就是和美国有着巨额贸易逆差关系的日本与东亚新兴工业国家。台湾在一九八○年代以大幅度降低进口关税为中心的自由化措施,即是在美国强大的贸易报复压力下推动的。....八○年代中期以后,美国动辄以三○一法案威胁,要求台湾推动贸易自由化。 "(许介鳞『战后台湾史记』第53章)

台湾战后的经济发展,被誉为"台湾经济奇迹"。谈到这项奇迹,有一事实(fact)是不容许我们忽略的:"完成这奇迹的重要功劳者是众多的中小企业"(高明士主编『台湾史』[台北:五南图书,2005],p.290),而不是享有庞大特权资源的国营事业或国民党党营事业!"台湾民间所兴起的中小企业,在政府重重限制与缺乏国家力量的帮助下,在全世界争取订单,以『爱拼才会赢』的精神勤恳工作、自我剥削,促成了经济的转型,也迫使政府的政策由『计划式自由经济』转为全面的自由化。"(高明士,ibid.: 290- 291)换言之,国民党政府并没有对中小企业做出什么了不起的贡献,反而是因为国营企业和国民党党营企业垄断了台湾的内销市场,迫使中小企业非得"一口皮箱闯天下",去国外打出一片天地来。在这种情况下,若要说"台湾经济奇迹"是政府的成绩,那可是非常无耻的说法!

如何公道地评价蒋经国的财经政策?已故中研院院士邢慕寰教授在1994年2月27日发表〈台湾经济发展经验-- 正面和反面的教训〉一文如此说道:"现在还有许多人留恋于『蒋经国时代』--1969到1987。稍知当时实情的人,应该还记得蒋氏担任行政院长兼经合会主委期间,所实行的经济政策大部份是指令式的。有一段很长期间,他还仿效南韩大统领朴正熙的独断作风,定期接见产业界的代表,亲自听取他们的意见;凡有所求,鲜不应允。这也就是他之所以能够创造『经济奇迹』的主要原因。"

名政论家孙庆余先生则认为"蒋经国的经济成就运气成分多":"被视为蒋经国最大成就的经济,其实蒋经国着力之处不多。台湾国民平均所得虽在他统治期间由一千多美元增至五千多美元,但奠定此一成就的出口导向经济却在五六十年代早已打下基础,当时蒋经国还曾以苏联那套反对经济自由化。七八十年代的台湾经济大丰收是五六十年代政策的果,此时蒋经国开始手握财经大权,理应负工业升级之责,但技术密集及资本密集却脚步缓慢,原因在于国民党惧怕私人资本过度发达,脱出国民党控制,举凡开放银行及外汇管制、健全股市、发展大商团及多国企业等皆未及早绸缪。其结果,工业未升级,游资无出路,投机炒作盛行,外汇出超又累积到七百多亿美元。等到美国要求台湾经济自由化及国际化的压力纷至沓来,台湾也陷入手忙脚乱,新台币被迫节节升值,工商界大多面临了救亡图存的窘境。 蒋经国经济成就运气成分多 因此,蒋经国统治期间台湾的经济成就,与其归功于他,不如归功于幸运及客观的成分,有如里根任内美国的经济好景一样。其中象征蒋经国最大成就的『十大建设』,虽然他曾说过『今日不做,以后就会后悔』,但事实证明,『十大建设』大多成为国库的沉重负担。这也是一党控制下『国营事业』的必然现象。"
详olddoc.tmu.edu.tw/chiaungo/he/history/台湾日报---蒋经国盖棺论功过◎孙庆余.ht

后记兼结语

此际,关于两蒋的评价突然吵得沸沸扬扬,连"蒋介石值不值得纪念"这种问题都有人要打架!突然看到蒋家第四代蒋友柏出来讲了几句很有智慧的话,对照他们家族那些还想靠两蒋光环吃饭的人,谁能说长了年纪的,就一定长了智慧?年轻人就对历史比较没有清楚的认识?

东森新闻报:"我的家人曾迫害台湾人! 周刊专访 蒋友柏选择面对历史"
http://news.yam.com/ettoday/politics/200705/20070523296436.html
民视:"蒋友柏直言 国党内部伤脑筋"
http://news.sina.com.tw/politics/ftv/tw/2007-05-23/211612517683.shtml

也可以参考以下几篇有关蒋经国评价的文章。

[大陆]徐绥之"蒋经国:台湾经济振兴的领导人"
http://blog.daqi.com/article/10047.html

吴乃德"平庸、不好读、冷酷的蒋经国"
http://aw55.blogspot.com/2007/05/blog-post_336.html

维基百科:"蒋经国"
http://zh.wikipedia.org/wiki/蒋经国



来源:鲸鱼网站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