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也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为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是中国最早的弹拨乐器,其历史几乎和中华文明一样悠久。古代文人四技“琴、棋、书、画”中的琴就是指古琴。
古琴属于八音中的丝,或弦乐器族内的弹拨弦鸣乐器。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深具东方文化特色;历来为文人阶层重视,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悠久的历史
古琴在古代只叫做琴,近代为区别于其它乐器,才习惯地叫做古琴或七弦琴。
有关古琴的历史,传说中有“昔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等。虽然上古神话故事的说法不可尽信,但却可看出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关于古琴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三千年前的先秦时代。如《书经》:“搏拊琴瑟以咏”;《诗经》:“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据现有的文献数据记载,琴至迟在汉末时已大致定型为后世通用的形制。
早在孔子时代,琴就成为了文人的必修乐器——古琴是孔子办学重要的“六艺”之一。数千年来琴与文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孔子、蔡邕、嵇康、苏轼等都以弹琴著称。琴的音乐神圣高雅,坦荡超逸,古人用它来抒发情感,寄托理想。琴远远超越了音乐的意义,成为中国文化和理想人格的象征。而俞伯牙和锺子期因“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也流传至今。
二.浑然一体的结构
琴,是一种浑身上下都充满着文化内涵的乐器。仅从琴形而言,就可说是通身是韵。
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约120—125公分左右),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说象周天365度);宽约六寸(20公分左右);厚约二寸(6公分左右)。
琴最早是依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有头,有颈,有肩,有腰,有尾,有足。
古琴由琴体和琴弦构成。琴体由弧形的面板和平直的底板胶合而成。面板琴首嵌有用于穿弦的“承露”、支撑琴弦的“岳山”,琴尾嵌有支撑琴弦的“龙龈”。琴面一侧沿琴弦方向嵌有用于标示泛音音位的十三个圆点,称为“徽”。底板上有用于安放“琴轸”的“轸池”,中部以下嵌有用于支撑琴身和缠弦的“雁足”。底板有两个出音孔,通常为长方形;靠近中部的一个较大,称为“龙池”;靠近琴尾的较小,称为“凤沼”。琴面板内部与龙池、凤沼相对有隆起的结构,称为“纳音”,有改善音色的作用。琴腹内有两个音柱(天柱和地柱),连通琴面和琴底,可以使音量增大,同时也作防塌腰装置。
由于古琴整个琴身就是一个共鸣箱,面板就是指板,出音孔开在琴的背面,所以古琴的音色非常独特:含蓄、深沉而音韵悠长。
琴弦共有七根,从外(近徽侧)向内、从低到高,为一弦至七弦。琴弦一端搭在岳山上,用控制弦音高的线绳“绒剅”拴住,绒剅穿过承露上的弦眼系在琴轸上;琴弦的另一端绕过龙龈,缠在雁足上。
传统的琴弦为丝弦,现代采用尼龙钢丝弦。
三.高雅的音色
古琴是等弦长、一弦多音的无品拨弦乐器。
古琴演奏时,须将七根弦散音调成一定的音阶,称为弦式。大多数古琴曲使用正调弦式,一弦至七弦音名是C-D-F-G-A-c-d,首调唱名是sol-la-do-re-mi-sol-la。古琴的常用音域为一弦散音C到七弦一徽泛音d3,共四个八度加一个大二度。古琴在全部音域范围内音色良好,既能保持均匀,又能形成对比。
古琴有散音、泛音和按音三种基本音色。传统琴学中以泛音代表天,散音代表地,按音代表人;象征“天地人和”。
为使散音适应不同调的作品和按音音位演奏方便,可以在正调弦式基础上,通过收紧“紧”或放松“慢”一定的弦数,改变宫音位置和弦间关系,成为新调音阶弦式。例如,紧五弦使五弦升高半音,得到C-D-F-G-A♯(B♭)-C-D,称为无射均弦式。
古琴的音色清、微、淡、远,因此极少用于合奏。如果要用于合奏,所用乐器的声音不能淹没琴音。在古代,琴只与琴箫或者瑟合奏,不过瑟的演奏技法在中国已基本失传。琴箫合奏是目前常见的合奏形式,所用的琴箫是一种音域较窄、音量较小的箫。
古琴记谱法有文字谱、减字谱,现代有简谱、五线谱和混合记谱。古琴曲通常由几个段落连缀而成,长度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没有严密的格式。
四.宝贵的遗产
流传到今天的古琴文献中,有140多种琴谱,共有不同传曲传谱上千首;但现在琴人能演奏的不到百曲。虽然不足全部的十分之一,但比起其它民族乐器的古代曲目来,仍是一大笔财富。
流传较广的琴曲主要有:梅花三弄、广陵散、胡笳十八拍、潇湘水云、关山月、凤求凰、平沙落雁、高山、流水、渔樵问答、离骚、阳关三迭、醉渔唱晚、长门怨、孔子读易、秋风词、酒狂、湘江怨(湘妃怨)、欸乃、阳春白雪。
古琴音乐中另外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是琴歌,最杰出的代表作主要有:胡笳十八拍、阳关三迭、关山月、凤求凰、古怨和秋风词等。琴歌的歌词大多是唐诗体,因此吟诵起来琅琅上口。琴人在弹唱琴歌时一般不采用美声或民歌唱法,而是常用一种较为沉厚的唱腔低声吟唱。
2003年,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