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底以来,美元指数从75升值16%到了目前的87。美元升值的巨大功用正在清晰显示出来,那就是:资金涌入美国。
根据美国财政部数据,3月份海外投资者买入了1045亿美元中长期美国国债,为2009年11月以来的最大买入量。中国投资者买入了187亿美元美国国债,为2009年6月以来最大买入量。日本买入148亿美元,为2009年9月以来最大买入量。3月欧洲投资者买入491亿美元美国国债,其中英国投资者买入449亿美元。
不仅仅是美国国债,海外投资者还增持了美国机构债和公司债。这是海外投资者至少一年来首次购买非抵押支持证券(MBS)机构债。3月份海外投资者买入220亿美元机构债和MBS,为2008年6月接管之后的最大机构债买入量。其中,海外私人投资者买入195亿美元,官方投资者买入25亿美元。
这些数据还不能描述资金重新回归美国市场的巨大转变。
要知道,整个2009年,美国债券市场发行了净规模1.75万亿美元,但美联储通过各种手段购买了其中的1.54万亿美元,市场只消化了2100亿美元。
而2010年,美国债券市场净发行规模为2.22万亿美元,美联储购买的限额却只有2000亿美元。2010年的美国债券市场需要吸引2万亿美元以上的资金。由于美国不能像日本那样由国内资金来消化,这其中的绝大部分都需要吸引外部资金流入美国。
这一度是去年底、今年初全球市场对美国金融体系最大的疑问。但却被同时爆发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解决了。欧元贬值推动的美元升值,将巨量资金推向了美国市场。美国国债短债超过4倍认购、长债超过2.5倍认购,显示出了市场的热情。
要知道,这种热情认购是发生在两个市场的幽灵——美国通胀风险的加剧以及美国巨额债务的可持续性——一直没有消失的情况下。这更凸显了投资者对美国债券市场的热情。
这就是美元升值给美国经济和金融体系带来的巨大利益。从这个角度来说,强势美元显然符合美国的根本利益。“出口倍增计划”等实体经济层面所需要的弱势美元,显然处于次要地位。美国3月份438亿美元的贸易赤字成为2008年1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一季度累计则达到1168亿美元。
行文至此,我们可以来将人民币和美元、美国经济和中国经济做一类比。
由于盯住汇率机制,2009年底至今,人民币跟随强势美元大幅升值,也产生了近似一样的效果:出口竞争力削弱、资本大幅流入。
自去年底至今,人民币对欧元从10.2升值至目前的8.3的水平,半年升值幅度超过18%。本周一,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姚坚表示,人民币兑欧元升值,加大了中国出口商的成本压力,也将给中国对欧洲国家的出口造成负面影响。
资本流入压力同样严重,今年一季度外汇占款增加7478亿元,增幅达78%。4月份单月增长3747亿元,环比增长1000多亿元,流入在持续中。但由于中国没有发达、开放的金融市场,巨额资金流入并不能像美国一样被实体经济直接吸收。自2003年至今,在持续单边升值预期之下流入的投机资本,大都在虚拟市场游荡获利。
从资金流入用途的角度比较中美两国,可能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人民币亟须从盯住美元回归到参考一篮子货币。在美元升值背景下,通过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来实现对整体篮子货币的稳定或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