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国际会议厅里,威廉姆森开始了题为“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历史回顾以及通向诺奖之路”的演讲。
当奥利弗·威廉姆森得知,从2002年到200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超过10%,而职工工资扣除物价因素后的年均增长只有8.18%时,这位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对记者表示,“所有的劳动者都是中国奇迹的创造者,都应该从中国的经济增长中分一杯羹”。
奥利弗·威廉姆森认为,不管在西方还是中国,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福利,应该让每个参与的社会成员分享,而不是任由少数部门独占。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罗明忠的研究表明,从1993年到2007年,中国居民劳动报酬占GDP比重由49.49%降至39.74%。在过去 22年里,资本报酬比重反升两成,表明劳动者的收入并没有随着财富的增长而增长。
威廉姆森认为,如果中国制造业工人现有的工资水平,是在充沛的劳动力资源源源不断向市场供应、公平市场竞争条件下形成,这一薪资增速可能是正常的。但威廉姆森也承认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威廉姆森认为,从市场角度讲薪水取决于很多方面,其中包括劳动者技术水平,政府是否(对资方)有保护伞等。
最低工资制度是目前中国政府保障劳工工资权益的最为主要的措施之一。在制造业密集的广东省,早在1994年就已经建立最低工资制度,截至今年已累计九次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至1030元/月,这一水平相当于2009年广州市人均月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按照国际惯例,最低工资应相当于当地人均实际收入的40%左右。
威廉姆森表示,希望社会发展所获得的福利应该是每个参与者都去分享的,而不是少数部门独享,劳动者应从经济发展中获得更多的收益。
不赞赏“国进民退”
对于中国国有企业在能源、电信、金融、航空等领域的垄断,威廉姆森表达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尽管中国国有企业产值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已经由2002年的40%下降到29.5%,但是,由于国家通过行政组合,剥离坏资产、注入国家外汇储备基金和经济资源、上市发债等有效措施,对掌握国家经济命脉和国家经济安全的一些国有大企业实行政策性倾斜,资产和现金流充裕,发展优势明显。而在一个制造业为主的中国,这种核心垄断企业的市场控制能力将会通过产业链而数倍放大和扩散。
目前,国有企业垄断了国内几乎全部的原油、天然气和乙烯生产,以及基础电信服务和大部分增值服务。对此,威廉姆森对认为,一个行业里可以有巨头出现,但不应该是只有一个巨头,至少应该是几个巨头并存。企业本身要认识到一点,不是把所有竞争对手打败就是好的,竞争虽然对一家企业的收益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对企业进步有利。
国家发改委的统计数据表明,国有企业占用了工业总资产的1/2左右、工业贷款的2/3以上,却只创造了1/3的工业产值。以2005年为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业增加值和利润同比,只是分别增长10.7%和17.4%,而同期的民营企业则分别增长25.3%和47.3%。
威廉姆森强调,他本人“并不赞赏国营企业凭借优势打败私营企业,应该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基础上,引入竞争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