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属章回体长篇小说,成书于1784年(清乾隆帝四十九年)。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它的原名《石头记》、《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提到《红楼梦》,很多人不禁会想起这样一句话:“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红楼梦曲引子》。
石头的愿望,绛珠仙子的眼泪
传说,在女娲炼石补天时,所炼之石剩一块未用,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未被选中补天常悲伤自怨。一时,和尚茫茫大士、道士渺渺真人经过此地,经顽石苦求再三,二位仙人知不可强制,便将它“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答应将其携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锦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走安身乐业”。不知多长时间以后,空空道人经过这里,见石上刻着它那番经历,便从头到尾抄下,交曹雪芹披阅增删、分出章回。
小说第一回就指出了宝玉和黛玉的仙人身份。宝玉本是天上赤霞宫的神瑛侍者,黛玉是天上一棵绛珠仙草。只因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霞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因此草受天地之精华,又加雨露滋润。脱却草胎本质。修成个女儿身,只因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断之意。恰近日神瑛侍者凡心偶炽,意欲下凡。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水还他,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给他。”下凡后,绛珠草化为林黛玉,要用一生的眼泪,还神瑛侍者化做的贾宝玉的灌溉之恩。
在《红楼梦》中,海棠社黛玉被封号“潇湘妃子”,那么潇湘妃子是什么意思呢?古老传说中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两个妃子得知舜死后,将泪水洒到竹子上,出现斑痕,得名斑竹、潇湘竹。“两人找不到舜,眼泪哭干了,就在水中死去,死于江湖之间。”两人的结局就是“泪尽入水”。因此,“潇湘妃子”别号本身,也在暗示黛玉的泪尽而终。
黛玉之美与真
当朝探花林如海与国公之女贾敏的女儿,因母亲去世,又无亲生兄弟姊妹作伴,林黛玉外祖母怜其孤独,接来荣国府抚养。黛玉从小聪明清秀,与诗书为伴,但父母让她读书识字,“不过假充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首词中尽现了黛玉轻盈、梦幻、娇羞、柔弱、动静交融的美丽和气质,或者“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也或者“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见!”
曹雪芹怀着深挚的爱意和悲悯的同情,用历史与未来、现实与理想、哲理与诗情,并饱蘸着血与泪塑造出来的林黛玉,是《红楼梦》里一位富有诗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悲剧形象。二百多年来,不知有多少人为她的悲剧命运洒下同情之泪,为她的艺术魅力而叹服。
黛玉的美还来自于她机敏、坦诚与纯真的个性,她对待紫鹃,亲如姐妹,情同骨肉,诚挚的友情感人至深。在对待宝钗的态度上,尤见出其天真笃实。本为情敌,无嫌犹猜。但在薛宝钗对她坦诚相待,予以开导之后,她便开诚布公,肝胆相照,向薛宝钗说出真心话,并引咎自责:“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竞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此后她待宝钗如亲姐姐一般,连宝玉也感到惊奇。
“葬花吟”中现真机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处诉……愿侬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这一首葬花吟,读罢让人感慨万千,带者黛玉还完宝玉的眼泪后从返天宫的遐想,看世间万般聚散别离皆如一场梦幻的烟尘。
http://bbs.kanzhongguo.com/viewtopic.php?f=31&t=8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