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疑致婴儿性早熟”引发人们高度关注。昨天下午,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称,卫生部已关注到媒体对“武汉三女婴性早熟事件”的报道,现在正向主管业务的司、局了解情况。邓海华透露,卫生部没有为这一事件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的计划。
另据卫生部最新消息,农业部已向湖北省提供检测激素的方法,至于奶粉是否存在质量问题,仍需等待检测结果。目前,湖北省工商等部门已对反映的奶粉取样。有关方面正在论证。
但是,如果是我个人的观点看,关于圣元奶粉的雌激素问题,应该不会有任何的结果的。
首先,就是官方的态度暧昧。请原谅我用“暧昧”这个词,因为其表态确实很令人怀疑。质检部门和药监局已经拒绝了进行奶粉雌激素的检测。而卫生部虽然一方面督促武汉方面进行检测,但是其官方发言人表示,认为儿童性早熟原因比较复杂,绝大部分病因不明。无论是单纯性的乳房早发育,还是真性性早熟,都还不能断定患者与特定的食物或者环境之间有联系。官方的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研究员也认为,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奶粉导致婴幼儿性早熟。可以说,这已经是定性了,下一步就是如何“科学”地证明这个结论了。而科学研究不应该先做这样的定性,既然出现了早熟的病例,就应该想想如何把二者来关联起来,至少应该等检测的结果出来后,再做分析研究也不迟。
其次,就是农业部积极提供了雌激素的检测方法。应该说,这完全如我所料,因为我国人民的食品安全卫生部是无法决定的,而且检测技术上,农业部是最有先进性的。因为这些年来,我国食品行业一直在创新,比如三聚氰胺等等,都是饲料工业先使用的,所以,农业部最有办法,这一点也不错。但是,说句实话,如果家长和喝牛奶的人认为,农业部的方法能够检测出圣元有问题,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为卫生部根本没有把农业部提供的检测方法与范围告诉大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824号——国家兽药残留基准实验室药物检测范围介绍,农业部可以进行检测的雌激素类药物只有玉米赤霉醇(中国农业大学)、醋酸甲孕酮和去甲雄三烯醇酮(华南农业大学)等三种。而我国奶粉中目前能够检测到的雌激素主要是4-壬基酚、双酚A、17β-雌二醇、17α-雌二醇和雌酮,等等。所以,卫生部应该把农业部提供的检测范围提供给公众,以免大家误解。
第三,应该说,这次的奶粉危机中,奶粉企业的危机公关非常出色。一方面,公司否认生产过程中,人为添加了雌激素,但不提供其产品是否有雌激素,以及雌激素水平究竟是否有危害,还因此要起诉媒体,同时,生产企业圣元国际集团公关部经理张迎玖一再介绍,圣元的优博、优聪等系列产品的奶源都是纯进口,都有严格的检测,不仅出口国以及我国海关都要进行检验,圣元也要进行检测。
但是,我相信,她也应该知道,我国质检部门没有奶粉的雌激素标准,所以海关当然不会检测进口奶中的雌激素含量的。所以,是否因奶中的雌激素导致女童性早熟,海关再严格的检测也是无法达到的。应该说,圣元公关部门是很会说话的,而且说的都是实话。不仔细考虑,大家都会认为很安全的。还有就是,圣元表示,“圣元公司急盼政府有关部门介入调查,尽快对圣元公司奶粉进行质量检测,并尽早公布结果,告知公众事实真相。”这个表态表明,该公司也像我一样,已经明白卫生部的检测是不会有结果的。而且,他们掌握的信息应该会更多的。
第四,就是这个事件发生后,各位专家的表态十分令人担忧。一些专家表示,性早熟的原因很复杂,认为奶粉不是主因,甚至把早熟归结到了垃圾食品和色情书籍上。这很武断,因为我们还不知道奶粉中雌激素的含量是多少,这样说,是在误导大家。因为色情书籍远没有性激素来的直接和确切。另一些所谓的婴幼儿专家则指出,导致婴儿性早熟的原因有多种,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孕期妈妈所吃的食品中含有大量激素导致体内激素成分过高,从而影响到婴儿。
此外,婴儿性早熟也有可能与婴儿所喝的奶粉有关,但奶粉对婴儿的影响一般要经过半年以后才会有临床症状。而北京已经有家长反映,他家一岁大的女婴被诊断为性早熟,此前该女婴已饮用圣元奶粉半个月.这些专家的观点,显然不利于消费者索赔。
其实,我对于消费者是否可以索赔,还是企业是否需要负责,是无法进行判断的。但我认为,应该让大家得到正确的信息。这种所谓,半年雌激素才会有促进性早熟作用的说法,是骗人的。因为,根据我国的报道,我国奶粉中检出率最高和含量最多的是4-壬基酚和双酚A这两种环境雌激素。
有报道证实,对于未成熟的雌性大鼠,只需要连续3天给予4-壬基酚和双酚A这两种雌激素,就可以导致雌性未成熟大鼠子宫湿重及脏器系数明显增加,子宫内膜上皮厚度、平滑肌厚度及PCNA蛋白表达明显增加,这个实验就是子宫营养实验。目前,子宫营养试验被认为是活体情况下检测雌激素作用的最经典方法,同时也被认为是检测雌激素样活性最可靠、最常用的方法。美国EPA将之列为拟雌激素样活性的筛选项目之一(芦军萍,蔡德培。4-壬基酚、双酚A对雌性SD幼鼠生殖器官拟雌激素样作用的联合效应。环境与职业医学2009年4月第26卷第2期)。
所以,应该说,这次的奶粉雌激素事件是不会有结果的,消费者是不会得到任何赔偿的,但是,消费者应该能够借此有所收获,就是长期喝某一品牌奶粉,有性早熟的表现,应该及时停用该奶粉,而老年人也应该警惕奶粉雌激素致癌的危险性,尤其是前列腺有疾患的老年人。也许,我们只能靠自救来自保了。
有人说,我什么都插一脚,是否懂行?我其实只懂最基本的原理,愿意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仅供大家参考而已,认为不对,可以不听。这其实,也很悲哀。说实话,我是愿意为大家的健康和食品安全出力的,但可惜我不是专家。而且,国家的科研经费只会关心那些能够在外国人办的杂志上发表文章的研究课题,但是对于像《儿童性早熟的食品性原因》这类课题,我们的有关部门却宁愿这些课题一直“原因比较复杂,绝大部分病因不明”下去。而我也很后悔,当初没有向那位希望检测牛奶中雌激素含量的本科学生提供经费与支持。这很令人遗憾,因为他的选题今天看来其实很有意义。
但是,我们在这种实际应用研究的时候,就是会发现缺钱。但是,国家却愿意花费上亿的经费,动用大量的人力,去换一篇为外国人看的论文,还以此作为一流大学的指标来炫耀。真是令人搞不懂。不过,不懂也没关系,我其实一直也是在为给外国人看的论文而工作,而且这还是我的本职工作。给大家提些健康的建议,写个博客,反倒成了业余爱好。不过,我有这个爱好,我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我曾经学习和正在学习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