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1982年7月下旬,陕西凤翔县棉织厂在扩建时,发现了一批古墓葬。经考古工作者的发掘,共清理隋唐墓葬300多座,出土了一批精美的随葬品。其中几件天王俑制作精美,造型奇特,保存完好,格外引人注目。
这几件天王俑均系泥质红陶。图1头戴一展翅欲飞的朱雀状兜盔,后尾向高处竖起,雀鸟角状双翅展阔外卷上翘,雀首居于前额正中。方面阔额、浓眉上撩,双目圆睁,高鼻大口;身着铠甲,两肩各竖一尖桃形圆尖,胸前左右各有一圆护,袖边宽阔外翘,大肚隆起,裙至膝部,鹘尾,下缚吊腿,脚蹬靴子,右腿直立踩于一兽背上,左腿曲起踏于兽首之上,身体左倾,面朝右上方,双臂曲起握拳于胸前;红陶白衣彩绘,通高39.2厘米、俑高35.4厘米。图2头戴盔,上为叶形圆尖高顶,左右盔沿高卷上翘,前呈三角状;身着铠甲,大腹隆起,裙垂膝部,鹘尾,下缚吊腿,双臂挽袖屈于胸两侧;脚蹬靴子,右脚踩于一卧羊背上,左腿屈起踏于羊头之上,卧羊四肢盘曲,神态自然安详。俑方面阔额、浓眉上撩,双目圆睁,高鼻大口,安然自得,一派威武雄壮的模样,均施红、白彩绘,通高50厘米、俑高 44厘米。图3与图2基本相同,只是俑和踩踏之羊的方向相背,俑的表情有所变化,通高55厘米、俑高47.2厘米。图4也与上述大同小异,区别在于头盔顶部无高尖,遍体施红、白色彩绘,通高55厘米、俑高47.2厘米。图5头戴盔帽,帽顶呈尖桃形,左右盔沿下垂盖耳;浓眉、瞪目,鼻下的胡须向两侧上翘;右手叉腰,左手握拳置于胸前;身穿明光甲,龙首护膊,腹部有护甲,腰中系带,腰下垂膝裙,下缚吊腿;足穿长靴,右腿直立,左腿微曲,踏在怪兽的背和头上,怪兽抬头瞪眼,屈腿爬于一山形器座上;俑浓眉上撩,双目圆睁,阔颊鼓腮。盔帽施红色、体施红、白、黑色彩绘,怪兽通体施白色,色调活泼鲜丽,分色自然匀称;通高49厘米、俑高38厘米。
考古发掘中,常把这类武士俑脚下踩踏卧牛、怪兽或昆仑奴者多称之为天王俑。天王俑是唐代墓葬中最常见的镇墓兽之一,起镇墓作用。它与镇墓兽一起,多摆设在墓道或墓室前面,镇墓兽在前,天王俑在后,通常成对出现,左右各一,文献中将它们合称为四神或四大天王。
天王源于佛教中统领一方的护法神。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逐步汉化。佛法护卫神逐渐失去原来的姿容和身份,成为经过艺术夸张的中国武士形象,其象征意义已经超越佛教领域,成为凡人世界正义、威猛的象征。天王俑为唐代所出现的俑类,是在武士俑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既能降魔伏妖,守护佛法,也能驱鬼辟邪,保护墓主的安宁。因此在唐代,天王俑往往被达官贵人奉为死后的保护神,与镇墓兽同为墓葬中的镇邪物。
这几件天王俑,体魄强健、气宇轩昂,制造艺术技巧娴熟,造型既夸张又真实自然,无论面部表情,还是姿态动作,甚至着装、腰带、臂上凸起的雕饰,都较好的体现了武士外表和内在的完整统一,表现了盛唐时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和唐文化的阳刚之美,把唐代艺术家丰富的艺术想象和高超的雕塑技术表现得淋漓尽致,对研究唐代的葬俗和艺术雕塑等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