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人之谜刺激太空探索

发表:2010-10-15 21:4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近日,一种蝙蝠成为“全球网络红人”,这种在巴布亚新几内亚被发现的新物种名为管鼻果蝠,由于它的长相酷似《星球大战》中的尤达大师而迅速窜红。有人说这恰恰体现了人们对神秘事物永不倦怠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发展到极致就是人类对外星人的无限遐想。路透社前不久进行的一份全球民调显示,全世界有1/5的人相信有外星人。正因为如此,好莱坞巨制《阿凡达》虽然本质上讲的是“钉子户大战拆迁队”的故事,但用数亿美元打造的外星人、外星生命和外星环境仍然征服了全世界。也正是由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关于外星人的故事不绝于耳。从美国退伍军人到联合国科学家最近都被牵连其中。有人说,只有外星人才能满足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所有想象,而一名中国天文学家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人类对外星人之谜的探索,实际上是对人类在宇宙中位置的思考,这也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动因之一。

全球1/5的人相信有外星人

10月4日,美国福克斯新闻报道称,天文学家在距离地球20万光年的地方,发现了一颗类地行星,这颗行星被命名为Gliese 581g,有类似地球的大气层,也可能有液态水存在。这篇报道引述美国加州圣克鲁斯大学天文物理学家史蒂芬·沃特格尔的话称,该行星拥有智能生命的概率 “几乎是100%”。这是最近世界天文学界发现的第二颗可能有外星人居住的类地行星。去年底,美国科学家宣称他们发现了一颗表面3/4由水面构成的“超级地球”。对于新的发现,美国射电天文学家肖斯塔克却表示,并未收到来自该行星的任何生命信号。他说,由于距离遥远,即使有这样的信号传来,人们听到的也只能是来自20万年前的问候。这位负责一项搜寻外星智能生命信号研究的天文学家虽然也相信外星人存在,但他认为,搜寻外星生命信号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工作,也许永远都不能成功。

实际上,有关外星人的报道常常出现在各国最“正经”的媒体上。英国《每日电讯报》9月27日报道称,多名美军退伍军人在华盛顿召开新闻发布会,披露外星人曾经渗透到英、美核导弹基地。在新闻发布会上,美国前空军上尉萨拉斯说,他曾亲眼目睹了出现在蒙大拿州马尔姆斯特罗姆空军基地上空的不明飞行物,随后军事基地中的导弹发射系统几乎全都出现了故障。这些人称,他们站出来打破几十年的沉默,是想让人知道外星人长期以来都在拜访地球的事实。

德国《图片报》5月13日称,美国宇航局1977年发射升空的“旅行者2号”探测飞船如今已飞抵太阳系边缘。从上个月开始,“旅行者2号”突然从距地球86亿英里远的太空传回了一些专家无法解码的数据信号,令太空专家们大感困惑。德国天文学家哈特威格·豪斯多夫等人认为,“旅行者2号”发回了一些无法破译的信号,很可能是外星人通过“旅行者2号”尝试和地球人进行联络。

9 月末,众多国际媒体都刊登了一条“惊人消息”:联合国将任命马来西亚女科学家马兹兰·奥斯曼为首任太空大使。这位女大使将肩负代表地球与“天外来客”接触的重担。但第二天这一消息被联合国辟谣。不过,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刊登了一位读者来信称,“尽管消息最终被证明并不属实,但这一消息引发世界共鸣却表明,人类普遍渴望真的拥有这样一个大使作为代表,一旦与外星人接触,可以为地球人代言。”该读者建议,不妨弄假成真,反正总有一天用得上。

路透社今年4月的一项全球调查结果显示,全世界平均有20%的人认为外星人确实存在,而且就以人类的样子存在于我们中间。这项调查覆盖全球22个国家的 2.3万名成年人,其中超过40%印度人与中国人相信外星人以人类的模样生活在我们中间;相信外星人藏身于地球的男性多于女性,比例分别为22%与 17%,持此观点的人分布于各收入阶层。

外星人的传说甚至引发宗教人士的兴趣。《探索新闻》杂志9月的一期称,梵蒂冈高级神职人员康所马诺主张,人类应积极主动地与外星人建立联系,以至建立某种形式的同盟或外交关系,他甚至憧憬有朝一日能代表上帝和教廷,给外星人施洗,劝说他们加入天主教,因为“外星人想必也有灵魂,他们也应该需要信仰和上帝的拯救”。

人类苦等外星人来电

人类对外星人的兴趣古已有之。在许多古代文明中,都有来自外星生命的传说或传说痕迹,但这些传说大抵都如中国神话中“嫦娥奔月”一般,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近代以来,一些学者,如瑞士学者丰塞卡的《众神之车》,将人类古代文明中许多痕迹都归功于外星人,曾引起过广泛的争议。19世纪,一些科幻作者开始大量撰写外星人题材的科幻小说,在这些小说中,外星人往往被塑造成科技水平远胜过地球人的“超人”。由于这种外星人的形象深入人心,还闹出了社会事件:1938 年10月31日,美国CBS广播公司播出广播剧《火星人入侵地球》,结果被听众误以为新闻直播,造成美国大范围的社会恐慌。

二战后,随着人类科技水平发展,人类对外星人的看法也更“平等”。外星人入侵的话题仍不时出现,但另一类“善良外星人”应运而生,他们热衷于与地球人接触,寻求沟通和理解,如《火星叔叔马丁》和《E.T》这样的片子开始引起广泛关注。进入21世纪,人类成为入侵者,外星人反而成为受害者的科幻作品也开始出现,引起轰动的大片《阿凡达》就是典型。

许多大国专门为了解开外星人的谜团进行各种探索。许多国家从开始进行宇航探索之初就认为,人类应该主动寻找外星人。自1962年以来的40多年间,美苏及俄罗斯先后向火星发射了34个各类探测器,探索火星上是否有生命迹象。1972年,美国发射“先驱者10号”无人飞船,飞船上携带一块刻有人类向外星人问候话语、并标明地球位置的镀金铝板,这是人类第一次尝试主动与外星人联系。1977年和1978年,美国先后发射“旅行者1号”飞船,携带一张镀金唱片,用各种语言向外星人致以“来自行星地球的问候”,还录制了90分钟地球各种声音集锦 (包括中国古琴曲《高山流水》)。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以及美国总统卡特对外星人的致辞也录制在上面。如今两艘“先驱者”业已报废,两艘“旅行者”虽超过使用年限,却仍在太空继续履行探索外星人的任务。

美国、法国、苏联等都曾设置过研究和探索外星生命的专门机构。由于相信外星人会发射无线电波,许多科学家寄希望于大功率射电望远镜基阵可以创造奇迹,各国大型射电望远镜多数都被赋予“接收并分析外太空疑似生命信号”的功能。上世纪60年代,苏联就利用射电望远镜发出了人类给外星人的第一封电报,共有3个词:和平、苏联、列宁。2007年,美国航宇局启动拥有42个天线阵列的“艾伦”庞大射电望远镜群组,用于捕捉外星人的电波信号。

很多科学家认为,发现外星人只是时间问题,在科学家已知的100多个类太阳系中,有一半含有与地球类似的星球,它们很可能也会孕育生命。这样的星球中,离地球最近的约几百光年距离,而这只是浩瀚宇宙的一小部分。

探索外星人也是探索自己

对外星生命或外星人,人类一直是期望和恐惧同时存在。联合国《关于各国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包括月球与其他天体活动所应遵守原则的条约》中,第9条规定,应“防止地外物质的引入,令地球环境发生不利变化”。上世纪70年代,天文学家艾伦·哈内克在著作中,把人类和外太空事物接触分为三类,第三类接触即“目睹一个有生命的外星个体”。从此,“第三类接触”就成为人类和外星人交往的代名词。今年 4月,英国科学家霍金宣称,从理论上说,外星人的确存在,但他警告“最好不要跟外星人说话”,因为人类和外星人的接触也许未必那么美好。

不过,人类对外星人的兴趣总能超越恐惧,推动人类迈向太空的脚步。今年4月,美国宣布以火星探索为重点的新空间计划几个小时后,欧洲空间组织ESA在巴黎也宣布了它的未来计划———要在今后20年内登陆火星。对于美欧等国发起的登陆火星的计划,德国雷根斯堡大学天文生物学家施德特表示,以前人类曾猜测月球是外星人居住地,后来月球探索尽管证明这并不可能,但并没有让人类的梦想破灭,现在许多人把希望寄托在与地球环境更近似的火星上面。“我们倒不是认为火星表面会有某种形式的生命爬来爬去。但是我们认为,在火星上发现生物的可能性非常大。”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10月7日的文章称,50多年来人类付出极大代价,进行了一系列复杂艰巨的项目,力图寻找外星智能生命的痕迹并与之建立联系。虽然迄今毫无实质性收获,但人们对劳民伤财去做这样的事,并没有很大的争议,因为大多数人不愿意在宇宙中孤独地生存,渴望找到太空中的伙伴,哪怕再遥远都好。文章称,人类并不是仅仅热衷于太空交友,从现在地球文明发展来看,地球总有一天将不胜负荷,人们都在期望,适合外星人居住的星球可能同样适合人类居住。

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几千年来,人类神话传说中经常出现神仙的身影。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开始利用射电望远镜去寻找地球以外的文明信号。实际上,从整个地球来看,人类觉得自己比较孤单,认为这么大的宇宙怎么会没有外星人,希望能找到它们,能够摆脱自身的孤独感。另外,人类还希望通过和外星人接触,学习它们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促进地球文明的飞跃,改变自己的封闭局面。但也有很多人觉得,外星人离我们太远,不可能来到地球。

从人类历史来看,很多梦想开始都显得虚无缥缈,但有一天实现后才觉得意义深远。以前人类想象外星人就在月球上,所以对登上月球充满想象,尽管到上世纪初包括科学家在内的很多人都觉得登上月球是不可能的事,但1969年人类就实现了登月。人类对外星文明的探索有很大意义,很多太空探索的发现都可以应用在地球上。比如医院的急诊监护室,就利用了宇航员处在封闭空间的原理。人类对外星人先进通讯、运输手段和无尽能源供应等的想象都折射出人类的困境,也刺激着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对外星人之谜的探索,使人类的宇宙观发生很大变化,过去人类只看到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这样很小的范围,如今人类的视野早已扩展到地球以外的无限宇宙,对人类的自信心也是一个激励。

来源:环球时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