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国人对于美元发行和美国国债没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在宣传的作用下想当然的以为中国眼下的通货膨胀源自美国的超发货币。实际上美联储定量宽松是希望向美国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给美国这架经济机器增添点润滑油。但是中国政府一直用两个分别称为“外贸”和“投资”的管子,头端伸进美国,末尾放在中国,利用汇率的虹吸作用,将美元源源不断地吸到中国储存起来,并同时印刷人民币投放中国市场去追逐本因大量出口而减少的商品和服务。
美国国债是有额度的,是必须经过美国国会审批的。美联储发行再多的美元和美国政府没有直接的关系,不会改变美国政府的财政预算。美国政府将国债卖给美联储也好,卖给中国或日本政府也好,都不会改变美国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也就是说美联储购买国债和中国政府购买美国国债,对于美国政府来说一样是发债筹集资金,是借债,而不是增加财政收入。要说好处,那就是大买家进场,会抬高国债价格,降低国债收益率,这样美国政府可以少支出点债息而已。美国财政部每年所获得的铸币税大约200-400亿美元,还不到所付债息的十分之一。
至于,美国的医疗改革,在法案通过的时候,其资金来源已经确定。那就是医药公司,医院让利一点,税收提高一点,医疗系统重组改革节省出来一点。怎么可能让美联储刷钱买单呢?就是奥巴马做梦都想,美联储也不会理他。
再说,各州的失业救济金怎么可能让美联储印钱注资呢?。失业救济资金来源为雇主缴纳的失业基金,现在领的人多了,一些州有空缺,那也只能靠联邦和地方发债筹集,等经济好了以后再慢慢偿还,比如等就业形势好了以后提高失业基金缴纳比例。
另外,美国政府的针对穷人的医疗,食品补助等方面的福利,本来就在财政预算中划定的。政府的预算,赤字和国债发行,和美联储是否购买3000亿,或6000亿国债没有直接的关系。
2009 年3月,美联储第一次量化宽松,是在世界主要经济体已经实行货币宽松之后,特别是中国的货币年增量17%和4万亿刺激计划之后。美联储才宣布将在未来6个月内购买至多多3000亿美国国债。而事实上,美联储相当谨慎负责,其所持有的国债只增加860亿美元,因此而增发的美元钞票为248亿美元,和3000 亿美元的预测相差10倍。
到2010年9月30日,也就是说一年半以后,美联储所持有的美国国债也只增加了1290亿美元,增发美元现钞 658亿美元。而同期的中国外汇储备从1.95万亿增加到了2.6万亿,增量近7000亿美元之巨,是美联储所增发美元的现钞的10倍。而同期中国M2货币供应量竟然增加了18万亿人民币。
没有理由相信,美联储在这1年半中陆续增发的美元钞票的货币乘数能够达到10。也就是说,美联储所增发的658亿美元的基础货币经过乘积放大后,全部流入中国,也形成不了7000亿美元的巨量。因此,仅仅从货币统计上看,中国人民银行手里的美元储备和中国市场上人民币的泛滥,怪不到美联储头上。
时寒冰在他的文章中也承认,在中国全面通货膨胀之时,美国物价稳定。但他把“中国物价快速上涨”和“美国通货紧缩”“归罪于美联储印钞机,我简化了一下,他的理由有二:
一是,美元货币增加,国际商品价格上涨,中国进口成本增加,导致输入性通胀。二是,美元货币从中国买走商品,中国央行收走美元作为储备,印刷同等人民币投放中国市场,货物少了,人民币却多了(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
这两条,的确会增加中国通货膨胀压力。其实,他还漏掉了重要的一条,是资本顺差。外资流入(包括所谓的热钱),中国央行收走美元作为储备,印刷同等的人民币投放中国市场,货物没有变化,人民币增加了。
这无论是两条和三条,都不能说明中国这波通货膨胀和美联储的两次量化宽松有关。
首先,增发货币所形成的通货膨胀压力需要传导时间,会有个滞后期。一般认为至少6个月。美联储第一次量化宽松是2009年3月份,从时间上看,嫌疑较大,但是在2009年下半年到2010年上半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是下跌的,中国物价依然上涨。最让人惊叹的是,国际油价从148美元/桶下跌到48美元/桶的时候,中国油价还是上升的。国际商品价格下跌的事实也正说明了美联储第一次量化宽松所释放出来的几百亿基础货币对大宗商品价格影响极其有限
第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中国通货膨胀压力,会有一个比例和数量的因素。如果中国大米100%进口,那么国际市场大米上涨50%,那么中国市场上的大米售价就必须相应地上涨50%以上。如果,中国大米的进口量只相当于消费量的1%,那么即使国际大米上涨100%,那么对于中国市场大米成本上涨的压力大约也只有百分之几的样子。这就是为什么在2008年,国际市场大米价格曾经一度上涨了120%,无论中国,美国还是印度的大米都没有平均上涨120%的原因。
第三,国际进口的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能传导到中国民生的比例很小,毕竟中国是一个出口远远大于进口的国家。受影响大的还是来料加工的出口企业。进口原料上涨,中国的煤水电上涨,人工上涨,必然传导到出口成本的上涨。这样,将必然导致美国市场商品价格上涨,也就是引起美国输入性通胀。你不能说,中国进口的商品涨价了会引起中国输入性通胀,而美国所进口商品涨价了,却不会引起美国输入性通胀吧。当然,这里也有个比例和数量的关系,也就是从中国输入的商品所占美国消费商品的比例。比如,从中国进口的糯米糕和豆腐乳涨价了50%,但对美国人几乎没有影响,除了唐人街的华人外,因为比例很小。以前看过一个统计,美国从中国进口日用品数量大约占美国日用品消费量的16.7%。更要知道,中国将商品低价输往美国,并不是今年才开始的,而是一贯的。如果以前一件衣服出口价是10美元,今年是11美元,中国廉价商品怎么可能会拉底美国物价呢?
第四,美国第二次量化宽松才刚刚宣布,中国的通货膨胀却已经有好几个月了。当然,可以说美国第二次量化宽松的决策,改变了人们的通胀预期,推高国际大宗商品的期货价格,并影响到实体价格。但是,这个影响对世界各国都有影响,而且进口大于出口的美国,要比出口大于进口的中国所受的影响更大。中国有输入性通胀,美国也会有输入性通胀。既然,美国还在通货紧缩,正好说明国际大宗商品对于中国现行的通货膨胀的影响微乎其微。
事实上,现阶段,唯一可被认为美国量化宽松出来的货币会推高中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的货币和外汇体制。这种体制人为压低人民币对外币值,使得国际流资喜欢来中国。本来你国际流资(热钱)来中国也可以啊,中国人拿到美元后去美国市场把大米,小麦,猪肉,土豆买回来啊,反正美元还是像以前一样值钱(CPI涨幅很小)。可是,中国的外汇体制,却把这些美元收为储备,投回国际资本市场,进一步增加国际资本市场上的美元货币供给量,客观上进一步增加了国际流资(热钱)的数量。而且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印刷相应的人民币投放中国市场。这样,中国大地上的货物没有增加,货币却增加了,从而进一步加大了通货膨胀压力。
由此可见,商品和资本输入性通胀的根源在于中国操纵汇率。现时,要破除美联储宽松货币给中国带来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很简单,停止操作人民币汇率,让人民币对美元的名义汇率回归到其实际汇率。
也就是人民币升值。这样,进口就会增多,出口就会减少,外汇储备也就相应减少。一方面,降低了外汇储备贬值的风险。另一方面中国大地上的商品就增多了,相应地人民币就大大减少了,通货膨胀减缓了。
也就是人民币升值。这样,外资进入中国就会减少,特别是热钱会减少,中国外出投资就会增多,这样外汇储备就相应减少。一方面,降低了外汇储备贬值的风险。另一方面中国大地上的人民币就大大减少了,通货膨胀减缓了。
当人民币升值到一定程度后,产生贬值预期,哪里还会有所谓的热钱进入中国?美联储发行再多的美元,和中国通货膨胀有何关系?明明是自己李子吃多了拉稀,却怪地球引力太大。
时间将证明,在人民币汇率上面,至少客观上,中国将来要感谢美国人(政府和国会)。美国一直盼望美元对中国人来说能变得更便宜些,以便有更多的机会将美国的人民的资源和血汗卖给中国,以回笼美元货币。也就是说美国更希望中国人来美国购物,而不是来放贷(购买国债)。当然,不购物,那么买国债也欢迎,毕竟这也是美元回流的一个方式。
假如,没有美国人的压力,中国在2005年就不会启动汇改,那么汇率还会在1:8.27高处,吸食外汇鸦片,今天的外汇储备就不是2.6万亿美元了,或许是6.2万亿,因此而印刷的人民币将更多。2007年-2008年的通货膨胀就一定会更高。而且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将更是遥遥无期。
今年,又是在美国人的压力下,启动人民币升值。虽然几个月内升了3%,但这一波通货膨胀已经不可避免了,这就是现在大家所见的全面涨价。我个人预测,即使在通货膨胀的既定方针下,人民币还会缓慢升值,会上升到1:6左右。所以,手里捏着美元的读者,现在赶紧去换成人民币吧。
上调利率主要是降低货币乘数的措施,就是让货币老虎跑得慢点,可以少吃点人。上调准备金率是暂时回笼部分货币的措施,央行发行央票对冲也是回收基础货币的措施,也就是把一些货币老虎暂时圈养起来,喂点杂肉碎骨头(央行圈养货币老虎是要付利息的),以免它们上街吃人。
真正的釜底抽薪的办法是:人民币升值,激发出国购物和投资的热情,降低外汇储备,减少外汇占款,以回收人民币纸钞。这样,中国大地上的商品多了,人民币少了,通货膨胀就缓解了。
当然,人民币升值有利有弊,就看怎么权衡了。中国改革开放成绩显著,举世瞩目。伴随着资源和血汗的贱卖,中国的产能获得了极大的提高。30年前的中国人连一件衬衣都做不好,现在则是中国制造遍布全球,这是中国整体实力上升的体现。但是,一枚硬币总有两面,当你沾沾自喜于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你就不要抱怨外汇储备放哪都不安全;当你为中国巨量贸易顺差而欢呼,你就不要谴责贱卖中国人民的血汗和资源;当你反对人民币升值,你就没有资格抱怨通货膨胀。
货币像老虎,是需要吃东西的。压制房市,就奔股市;股市受限,就炒大蒜生姜。因为这么多的货币,总是要有个去处的。
在中国现行的货币和外汇体制内,在拒绝人民币升值到位的前提下,除了增加生产外,还有一个办法可以迅速地为泛滥的货币寻找出路。那就是将已有的财富商品化,市场化。也就是瞬间增加社会商品总供给。比如允许农民卖房子,卖宅基地甚至农田旱地。全国农民的房子几亿座,假设10万元一座,就可以容纳几十万亿的货币。
改革开放以来,M2货币增加3000%之多。消化这么巨大的货币增量,一方面靠新增社会财富(提高生产),另一方面靠的就是将原本不能买卖的东西上市卖钱。先卖已有的城镇住房,后卖国有土地,接着教育产业化就是实例。将来医疗还会进一步产业化。(读者看到这里,可别将以后的土地私有化,医疗产业化归罪于我啊,我只是告诉你事实和道理)。
从道理上讲,这个时候,增加民生投入,快速建立保障机制在降低通货膨胀带给普通老百姓痛苦的同时,却会加剧通货膨胀压力。因为,增加民生投入,必定增加政府开支,造成货币更加泛滥。
中国政府划定的贫困线是100元人民币一个月,也就是3.3元人民币一天。可以买什么呢?1斤大米得2元,半斤蔬菜得1元,油盐酱醋就没着落了。所以,涨价对这些人来说,特别痛苦。
我是强烈要求,政府给低收入家庭发放物价补贴的,好让中国底层老百姓也享受一次通货膨胀税。以前,每当通货膨胀的时候,国家机关和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就给自己的职工发放生活补贴,事实上是进一步增加了货币供给,推动物价进一步上涨,又一次掠夺了广大底层百姓,这点在偏远落后的小县城特别明显。如今,一个江苏的普通公务员的生活补贴已经到3200元/月了,而南京市区的低保却只有400元人民币。显然,这过程中,没有领到物价补贴的占中国人口大多数老百姓所缴纳的通货膨胀税,经国家之手,部分地流入到了国家机关和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之手。
综上所述可知,将中国通货膨胀怪美联储是自欺欺人的无耻伎俩。中国内部分配之不公,中国百姓之痛苦更是与美联储无关。
注:本文对原文有所删改,且提醒读者注意本文针对的是中国眼下正在发生的通货膨胀,而非否认美联储超发货币的作用会传导至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