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衣也有心理学,听起来轻飘飘的吧,不像学问,其实还真的不轻飘。不知道你听说过没有,两口子吵嘴,女的动了怒,大怒之下,进商店狂购,买来一堆新衣服。顿时,气消怒散。
其实,心理学家对此早有研究,人与衣服的关系对精神分析者而言充满了意义。法国心理学家卡特琳娜•茹贝尔(CatherineJoubert)认为,一件裙子有它的多元性,这是必然的。它保护我们,它掩饰我们,它同时又把我们陈列了出去,在人群中勾勒出我们与众不同的形象。事实上,我们的衣服传达着一些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的信息。在儿童时期,美德的标准是由父母掌握的,在最好的情况下,它是母性的关怀和爱心的延伸。但同时,父母通过要求孩子穿某类衣服来驯服孩子的身体。比如,有些父母把自己的女孩儿打扮成假小子,另外一些则选择他们心目中乖孩子应该穿的衣服。通过选择和购买衣服,父母流露出寄托在孩子身上的梦想。这是一个既有结构的但有时非常有约束力的梦想。
到了青春期,父母对孩子穿衣服的制约权就终结了。青春期正是孩子们开始对自己的身体掌握支配权的时期,这一支配权部分地通过自我选择衣服显现出来。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不再依赖父母。要独立起来,显示与众不同。但是,与此同时,他们的身份认同又同一帮伙伴有重大关系,甚至紧紧隶属于这个他自己选择的小团体,与这个小团体保持相近的特征。不过,青春期的大孩子尽管穿的几乎类同,同样的名牌,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在穿着上,他们每个人都有一点微小的不同于他人的特征。即便一群姑娘穿着同样的裙子,有的在裙子一侧打个结,有的则用一根腰带穿系。
这其实就是想以自己“独有的特征”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平衡,表示自己足够的安静沉着,并且找到了自我满足的形象。不过,也必须要有能力使这种自我满意的形象演变。那些风格上比较僵化或者一成不变的人,经常被视作还在寻找理想的自我形象,好像不能轻易变换,否则会丧失了自己。这恰恰如同那些时时变换打扮,但所有衣服都不能使其满足的人一样。好像理想中的形象与自我本身之间的距离是不能容忍的。
衣服能治疗我们的心病吗?茹贝尔认为:如同临床医生一样,我们观察到,一个人如果感觉不适,精神消沉,他显露的第一个迹象就是不注意打扮或者忽略打扮。忽略穿衣服,甚至不太注意卫生。相反,购买漂亮的衣服,让衣物焕然一新,可以产生心情振奋的作用,给人一种换新、时尚的感觉。其实,当我们进入寻找一件新裙子或者新裤子的过程,我们其实无形中进入一种使人兴奋的引起他人欲望的氛围中:我们要找到某种使自己变得“可看”、让别人能够欣赏、能够向往的东西。我们希望通过这身衣服显得不同与众。就有点像红舞鞋,说到红舞鞋指的就是灰姑娘,成了一个独有的象征。请观察女士们吧,当她们在试穿衣服,凝视穿衣镜的时候,在短短几分钟时间里,她们端视着自己,售货员端详着她们,她们这时位于世界的中心,如同婴儿被母亲的目光抚爱一般。
原标题:穿衣心理学
来源:法广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