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评论认为,中国的通胀日益高涨也和西方的债务危机息息相关,只要欧美还存在危机,投机的热钱就会涌向有利可图的中国,导致货币量继续膨胀、消费价格继续上涨。因此中国对欧洲的援助首先是出于自己的利益……
该报7月19日的评论认为,目前美国、日本和欧盟国家都背负着"如山的债务",一些国家甚至"濒于破产",而中国却因资金太多"无法自拔",尽管双方的问题显得"如此矛盾","西方国家的危机却在加剧中国的危机" 。
这篇题为"中国淹没在投资者的资金中"的评论指出,"现在中国人苦于物价飞速 上涨,整体经济面临过热"。"倘若通胀被来自外国的投资者火上浇油,就将成为大患。"
作者认为,尽管中国政府严密控制,大量的外国资本依然源源不断,原因在于:"许多漏洞早就存在,投机者早就发现将资金大量弄进中国的途径。前英国殖民地香港因其特殊地位业已成为投机者进入中国的门户,外国资金部分地甚至是用箱子私自带入这个国家。据估计,最近几个月有数千亿美元通过这种途径流入中国。
"目前,这种投机资金的进攻更造成了中国的市场过热,因为中国没有长期投资的投资方式,比如合理的养老金保险,眼下人们不仅热衷于投机房地产、原材料和股票,而且投机艺术品、古董甚至生活用品如绿豆或茶叶,这也促使价格上涨。"
该报断言,中国的央行"试图扭转",一年之内6次加息,"迄今没有成效"。 "只要欧洲和美国还存在危机,越来越多的投机热钱就会涌向有利可图的中国,导致货币量继续膨胀、消费价格继续上涨。因此,中国的通胀日益高涨,也和欧元区的债务危机有关。
"所以,中国领导人也非常需要欧盟国家顺利地控制债务危机。此外,中国想参与解决欧洲危机,因之不相信欧洲人有统一的克服危机的战略。中国央行已经购买希腊和葡萄牙的国债,中国人也想通过购买国债参与投资数十亿欧元之巨的稳定基金。"
作者写道:"然而,欧洲人迄今对中国的帮助并不信任,许多人怀疑会被敲诈,以为对中国的依赖也会在政治上授人以柄。实际上无需涉及原则上的分歧点,如北京对人权问题的态度,在贸易问题上的摩擦点就已经足够。
"中国领导人能否得以切实有力地行使权力,主要取决于欧洲的政府是否乐意。在世界资本市场上,相互借钱是司空见惯的。迄今为止,欧盟国家总是成功地在政治问题上不让自己受制于较大的债权人,如阿拉伯和其它亚洲国家。难道在中国人那里就不一样了吗?
中国人是否继续给欧洲人提供援助,总是可以自己决定的。眼下可以推断的是,他们之所以帮助是出于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