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周四发表文章,揭露中国高铁建设中的招、投标信息不公开,包括铁道部内定竞标企业以及工程转包和中介过程中的种种内幕。
官方《中国新闻周刊》周四披露有关铁路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存在潜规则的文章,为“7•23”特大铁路事故后,公众针对高铁安全的担忧蒙上了一层阴影。
文章说,虽然《铁路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实施办法》规定,相关招、投标过程必须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原则。但通过公开渠道,几乎找不到中国铁路建设的招标信息及中标结果。
文章引述熟悉铁路工程人士的话说,铁路项目基本都是内定,工程招标过程更像是铁道部自家人“分活儿”。
文章列举铁道部内部的不成文规定,包括工程竞标中的竞标企业必须注明是否从属中铁系统,以方便审核专家“一目了然”;竞标单位必须与铁道系统组成企业联合体,方可承揽业务等等,揭示了中国铁路建设背后的内幕。
曾任职中国铁路系统的桥梁高级工程师游精佑表示,铁道部在工程招投标过程中的暗箱操作也反映出中国所谓“政企合一”模式存在的问题。
“ 他们本来就是要提供广泛的参与准则最优的参选队伍。但如果他要操作,质量肯定是没办法保证。铁道部里面包括投标过程,按我们中国传统做法会产生很多这种利益平衡的关系。政企合一它因为没有充分地探讨各方面的牵制,可能某一个人说,很快很多人就迎合这人的决定,然后做倾向性的一些论证。这个很快,但他根本不能够体现一个科学性。特别是高铁这样的大型的基础工程,其实是很可怕的。”
《中国新闻周刊》的文章还指出,在中国铁路工程项目审批和招、投标运作中,领导干部的人为干预、中介机构的灰色交易,以及工程中标后被多次转包,都直接导致了最后实际的承建方必然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来保证盈利。而许多看起来几百亿的投资项目,实际的工程建设并没有用那么多。
一位参与高铁物资投标项目的人士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他曾接手一个投资3亿元的工程,最终只花了8千万元,其余“全分给了各个利益关联方”。
文章认为,中国高铁建设集中反映出目前铁道部集采购、运营、监管于一身;招、投标过程更是裁判、教练两位一体的弊端。
北京大学的经济学者夏业良教授就此表示:“政企合一说起来效率高,主要是缺乏足够的监督和制衡机制。对铁道部来讲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要不要进行重组和进行非常大的根本性的改造。因为在过去进行大都市规划的时候,曾经有过动议,就是把铁道部归到交通部。但后来以要建高铁,大规模的发展为由,最后就保留了铁道部这样的一个体制。现在矛盾这么集中的体现,大家都知道张曙光(音)他贪污28亿美元。所以,铁道部贪污腐败的情况是非常罕见的。说明了它这个体制已经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了。”
发生“7•23”特大铁路交通事故的宁波至温州路段,近日因雷雨天气持续出现大范围火车误点和停驶现象。
游精佑表示,中国铁路运行近期会着重在车次密度和调度方面做出调整,以确保安全。但是由此造成的投资效益回报下降,将直接导致今后一、两年对高铁正常维修、保养的资金不足。
“ 高铁双程它只能用降低速度,减少失事这两种方式来减少调度,就是用自动化程度相对低的方式。无非投资效益、回收跟预期的发生冲突。这种情况它会影响整个运营。因为这种东西一、二年之后,线路的磨耗,轨道变形,这些维护的投入很高。那你之前不去花钱维护,收入又低了,后面巨额的维护其实很难保证。很难保证线路修复到正常的、理想的运行状态。如果这样,我认为安全问题还是比较让人担心的。”
数据显示,中国铁路基建投资在2010年超过8000亿元人民币,预计“十二五”期间的铁路投资总额更将高达2.8万亿元。
《中国新闻周刊》的文章认为,国家审计署近年针对铁路系统的跟踪审计调查,会继续揭开中国铁路建设招投标制度形同虚设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