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人为什么将眼睛隽刻在玉器之上?(组图)

作者:刘刚 冬君 发表:2011-08-06 16:1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2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反山玉琮王上的神徽像

                   

                               瑶山玉三角形牌饰

石头上,眼如繁星,良渚人有多少玉器,就有多少双眼睛,良渚的玉器在哪里出现,哪里就有良渚人的眼睛闪烁,一种渴望超越原生态自我的自由精神在眼中传播。

良渚人为什么将眼睛隽刻在玉器上?作为它的欣赏者,我们需要开支脑力,花费思想,穿透彼时温润的时光隧道,去阅读“大眼睛”烙印在玉石上的文明初创期的精神价值。

“玉眼”很大,有很多圈,如树之年轮,更像今人的近视眼镜。距今约5000年前,天目山余脉的一块谷地,有一双大眼睛在杭嘉湖平原上仰望星空,在余杭良渚一带逡巡原野。那是一双灵眼,不光在看,更在发现。于是良渚人首先发现了眼睛在第一时间里的妙用,眼睛里一定有神灵,于是他们便把眼睛隽刻在坚硬而又温润的玉石上,与神永恒。

这样的眼睛当然是给神的。神在哪里?在瞬息万变、流转不息而又触摸不到的时空里,而神的眼睛在石灵时代就藏在玉石的背后,玉则是祭神的礼器。

这件玉琮是良渚人祭祀用的“琮王”,出土于余杭反山遗址。反山在良渚文化遗址中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玉器最多,因而引起了考古学界的许多唯物主义猜想。古书上说“玉璧祭天,玉琮礼地”,从现有的考古发掘来看,这种用玉祭天礼地的规仪,也许是良渚人的原创,玉琮上用浅浮雕和阴刻线两种技法雕刻了八个神人复合像,表明了良渚人的神性内涵极为奇特而丰满。

神人头戴大羽冠,倒梯形脸,两只长臂几乎取代了羽冠人的身体,控制着那双架在鼻子上一圈一圈放大的眼睛。两耳鸟头纹,两只利爪卧在下巴底下。天真中的威摄力,让它成为“良渚神徽”。

用文明的眼神与它凝神对视,视觉冲击力还是那双充满神性而透明的大眼睛。这件余杭瑶山遗址出土的玉牌饰,表面浮雕的是“良渚神徽”的简约版,线条简洁明朗,笑容将嘴角拉长至两耳边,鼻孔凸起如两只小圆豆,洋溢着美学的感染力,也是一种精神感染力。

精神就是精神的事儿,孟子说的不错,人与动物的区别就那么一点儿。动物也会看,那眼神绝不亚于人类,天上的鹰眼,地上的狼眼,其目光之锐利,岂不令人胆寒?可它们除了察看猎物,还能发现什么呢?那是大自然一次性给定的眼,一次性给定的看。

而人用眼睛不光发现世界,还发现了自身,自身同世界相对,但它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又通过眼睛进入自身,那返观的目光,悄然洒落在自身上,同自身的目光相碰撞。“良渚神徽”的眼睛,就是这样一双眼睛,它们被赋予了良渚人的精神期盼。

                    

                                    神徽纹

因此,比起同时代的各种图徽符号,“良渚神徽”以其眼睛早已超越了图腾动物的原始期,比如“龙凤”。“良渚神徽”驾驭着超越的清风,进入了一个原创精神的时代。精神精神,是人类独一无二的精华通过神性表现出来的心灵需求,“良渚神徽”也许是第一个对这一神性需求进行了良渚方式的叙述。

带着神意的每一笔都极为精致,表明它并非粗陋,亦非挣扎在生存线上的慌乱乞求者,而是一个系统结构和概念形式。戴着大羽冠的神人位居脑门,它是代表心灵的神灵,脑门之下凸起一双眼睛,随时与心灵互动,共同认识这个世界,发现一个适合自由生存的存在。

眼睛,让我们想起来一段神话故事,还有一个汉字。

《山海经·海外西经》里有一位大英雄,与黄帝大战,头颅被砍,滚落到常阳山谷。英雄找不到头颅,愤怒中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愈战愈勇。他是刑天,没有头颅可以,但不能没有眼睛。刑天是南方炎帝的属将,于是这个崇拜眼睛的南方方国,将刑天传说成以乳为目的战神。那故事有自由的基因,在风说书中流传。

也许是一个夏日的傍晚,有一位游吟诗人来到良渚。很像《易经·系辞》里的那位包羲氏,仰观天象,俯察地法,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垂法作宪,制定规则。这一文明的法则是“良渚神徽”精神的延伸。

仓颉“双瞳四目”,是良渚神徽的族亲,追随伏羲,依据神徽造了一个“
”字。从下往上看,最下面的“心”,是心灵深处,人类从心灵深处,睁开了灵眼,用灵眼来看世界,便是《说文解字》里说的“从心从目”。眼睛上面,还有一只手,那高高举起的手,手里握着的,是石头,是棍棒,是猎物,是产品,总之,那是一只作为万物尺度的手,向苍天举起来宣告人的自由。这就是人的灵性为自然立法,灵的宪法就是神话。

良渚人,人人有玉,因为人人都有精神,哪怕是殉葬者身上也有一两件玉器。玉是神器,表明人人可以通神,在神面前人人平等。多么好呀,人人有玉,人人有精神;人人有余,人人物质丰满。精神有余,物质有余,他们可以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精神生活,他们是自己的神。

有一种解释,说洪水来了,将石器时代最先进的玉文明淹没了。良渚人不得不迁徙,一支北迁与山东龙山文化融合,商代青铜纹样直接来源于良渚神徽那美的启迪;与东北红山文化发生了联系,红山文化遗址出土了一件玉牌饰,虽然精神标准已经下滑,但多少保持了良渚风格。一支向西或西南迁徙,经过江西到达广东沿海。在江西落地生根,过了2000年进入吴城新干大洋洲青铜时代,大眼睛在文明的载体发生转变之际,被火热的青铜液体凝固为“臣”字目。

这样的眼睛还有精神内涵吗?还是心灵的窗口吗?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