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破空:关于校车,官方想说些什么?(图)

作者:陈破空 发表:2011-11-30 04:1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政府向欧洲小国马其顿无偿赠送校车23部,每车载量35人。

一部载量9人的校车,被塞进64人,与一部运煤车相撞后,导致21人死亡,其中19名为儿童。这是发生在甘肃省庆阳市的一幕惨剧,时间为2011年11月16日。而9天后,11月25日,中国政府向欧洲小国马其顿无偿赠送校车23部,每车载量35人。

消息传出,舆论沸腾。中国网友痛批政府:“宁赠外邦,不予家奴。”“别国孩子在笑,中国孩子在哭。”“打肿脸充胖子,把疮疤当光荣花。”“外交部”是“援交部”……

面对汹涌民怨,中共官场的反应,令人玩味。中共外交部发言人一本正经地解释:向马其顿赠送校车,是根据2011年初达成的援助协议;中国也接受过外国援助,包括马其顿曾在2008年四川大地震时对中国的援助;对外援助,是中国国际责任的体现。

这番外交辞令的原意是:明知中国严重缺乏校车、校车血祸不断(仅过去两个月,就在山西、甘肃、辽宁三省发生校车事故),中国政府仍大笔一挥,签下协议,把宽敞高质的校车优先赠送外国人、优先保障外国学生的安全。

2008 年,四川创下9级大地震记录,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或多或少,都为中国提供过援助,中国政府是否据此一一回馈?单说北朝鲜,从未援助过中国,中共却为它提供大量援助,将中国90%的外援粮供给北朝鲜,并供给该国70%的燃料。撇开马其顿一案不提,中共长期、大量和无偿援助北朝鲜等独裁政权,哪里是基于对方援助的“回赠”?完全出于政治需求,发放政治援助,慷国家之慨。

中南海声称,向他国赠送校车,体现“国际责任”,等于承认,中共无意承担本国责任,不在乎中国学生有没有校车,更不在乎中国校车超载、事故频发、伤亡惨重的不堪现状。

人大代表、湖北教授周洪宇,曾于2010年“两会”期间,提交《关于实施全国校车安全工程的议案》,教育部官员给予否定的答复:为全国小学和幼儿园提供校车,政府需要投入3000亿,每年运行、维护费用1500亿。费用太大,政府负担不起。

然而,众所周知,中国有一笔“三公费用”,比维稳费和军费都高,即中共官员公费用车、公费吃喝、公费出国,每年耗费9000亿。只要省下其中的三分之一,或者,省下其中的一笔,比如4000亿的官员用车费,都足以为全国小学和幼儿园配齐优质校车。

教育部官员的意思:宁愿让官场挥金如土、竭尽排场与享乐,也不让学童有最基本的安全保障。连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蓝都说:“钱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观念问题。” 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针对甘肃校车惨祸,中共总理温家宝表示:“一些地方近来连续出现重大校车安全事故,让我感到很不安”;“国务院已经责成有关部门在一个月内制定出《校车安全条例》”;“要让校车成为学生安全的流动校舍。”

这番表白,话中有话:如果不是因为民怨沸腾,温家宝还不会“感到不安”;如果不是因为甘肃校车惨祸被网民热炒,这个执政了62年的政府,竟还没有想到过要制订《校车安全条例》;“安全的流动校舍”,多么优美的遣词造句!可惜,当世界上许多国家,包括一些小国、穷国都早已拥有完备而安全的校车体系的时候,号称 “崛起”、“强大”和“盛世”的中国,居然还没有建立起最起码的校车体系,中国大部分地方,甚至连“校车”的概念都没有。

舆论沸腾之际,以阴阳怪气著称的官方喉舌《环球时报》,又出来打圆场,一边奉劝中国网民:“舆论的自我克制也是必须发生的,”一边自说自话:“中国的现实一定会在两个方向上进行淘汰:淘汰改革动作迟缓的官员,和将那些用激进口号制造社会不切实际幻想的‘舆论积极分子’边缘化。”

《环球时报》豢养了一批睁眼说瞎话的老手,他们明明知道,在现行体制下,“改革动作迟缓的官员”不仅不会被淘汰,还稳坐钓鱼台,比如胡锦涛和新“四人帮”。至于“激进”一词,最好送给薄熙来们,时至二十一世纪,还强行推广唱红歌、读红宝书,制造“全国山河一片红”、幻想文革重演。世界上还有比这更“激进”的人物和场景吗?

在一轮接一轮的舆论角力中,中国民意的大方向,倒是将《环球时报》及其酸腐的御用文人们,一轮又一轮地边缘化,这才是中国社会的客观演进。不信,且到拥有5亿网民、3亿微博用户的中国网络上统计一下,这个《环球时报》,受的追捧多?还是挨的臭骂多?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