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日出与山月(组图)

作者:整理/董心弦 发表:2011-12-03 17:2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一、日出

高山观日出,万里山河,到处可见,不足为奇。但登峨眉山观日出,就大不一样了。峨眉山在海拔3000米以上,视点更高了,踞高望远,更加浩瀚壮阔,峨眉山高立在四川盆地的西地边缘,鸟瞰着纵横千里的“天府平原”。静谧的山林,绵绵的云朵悄悄地将朝阳托起,“日出惊山鸟”的画面更显出仙山的宁静祥和,在这样的氛围中观日出,又是怎样的一个心灵洗涤。峨眉山夜雨居多,常常是雨霁晨曦,雾露中的冰晶和水珠,将阳光中丰富的色相展示得淋漓尽致。

站在金顶舍身岩上远望东方,只见天边一脉镶上金边的灰色云层缓缓浮动,金边映射周围厚厚的云层灼灼闪光。慢慢地,灰云裂开了一条缝,缝中透出橙黄的光芒,云缝越来越大,颜色也逐渐与周围云层变为橙黄,稍顷,红日露出一点弧形的金边,弧形越来越大,云层也为它闪开一条道路,当橙红色的旭日冉冉上升,露出大半个脑袋时,速度突然增快,象一颗打足气的皮球,猛地一刹那,跳出地平线,光芒四射,稳稳当当地嵌在地平线上。人们的脸上被涂上了一层酒后的红晕,金顶也披上了一件金色的彩衣。这时你会忘记了山顶寒气袭人的晨雾,不停地跳跃欢呼,久久不愿离去。

峨眉山观日出,不仅开阔视野,涤荡了胸襟,而且是深深地密切了人和大自然的关系。北宋诗人苏东坡咏道:“秋风与作云烟意,晓日令草木姿。”南宋诗人范成大在诗中这样写道:“云物为人布世界,日轮同我行虚空。”明代诗人杨升庵也有诗抒情:“窗含晓日明巴蜀,树绾烟云锁牧樵。”这些流芳百世的诗人,在观赏峨眉日出之后,咏唱了他们的直感和真情。有的说:“这朝阳的温馨育着山川草木。”有的说:“这阳光照亮了巴蜀大地。”有的说:“我伴随着日轮,游在浩无边际的太空。”这是多么的寄意真挚,多么的豪情满怀。

看到这个画面,我就想起了电影《少林寺》里面的那个画面,洪亮的钟声回响山林,几只小鸟被惊的飞向寺院的一角。古观悠悠,晨钟暮鼓,修行的山地在黎明破晓前显得格外的宁静。

冲破重重云层,霞光万丈。

乍一看,你以为是冬日的雪地,其实是云。远处的阳光投来暖暖的黄色,寒意尽失。

美轮美奂的日出,一望无际的云海,地平线上露出太阳的半个脸,照透云层,象是映出太阳的倒影。天空黄光的波浪托出红色的弧形,布满了整个天边。朝霞满天,万道金光射向大地,此时的峨眉山,宛似从头至脚逐渐披上金色的大氅,呈现出它全部的秀美身躯。

万佛顶,日落。山林又回归宁静。

二、山月

峨眉山的月亮同样有很丰富的内涵。峨眉山月自古就是“神州秋月”的代名词,唐诗人李白在《送蜀僧晏入中京》一诗中,全诗十六句,竟有七句咏及峨眉山月;他的《峨眉山月歌》成为了千古绝唱,成为了当今世界汉诗唐风的典范:“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据说李白是修炼人,号青莲居士,他思念着能返回天上的故乡,其著名的《静夜思》,在历史上很多版本的收录中,第三、四句写是“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这也许是李白对峨眉山修炼文化的向往。

站在云层之上来观赏峨眉山月,自然是“月光清朗照乾坤”。用皎洁如玉来形容银光四溢的峨眉山月,可以说是毫不虚夸的。

太阳还没有下山,月亮已经升起。

峨眉山十景之一:象池夜月。月亮变成了金色。

山高离月近,峨眉山看的月亮特别大。

彩林映山月。

来源:看中国论坛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