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北韩新义州接壤的中国边境城市丹东市郊区,有一个八三油库。这里存放着中国支援北韩的原油。中国以不到国际市场价格五分之一的价格,每年向北韩提供50万吨左右的原油。这相当于北韩年石油消费量的一半。
2003年,北韩承认开发铀浓缩(HEU)项目而引爆第二次北核危机时,八三油库输油管道的阀门关闭了3天。表面上的理由是修理输油管道,但北韩问题专家们当时认为,此举是应美国要求采取的对北施压措施。
但从那时开始的3年后,中国为此付出了代价。北韩2006年进行第一次核试验时,20分钟前才向中方通报这一事实。中国外交部怒斥“北韩悍然实施核试验”。而当时恰好是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005年访北和北韩国防委员长金正日2006年年初回访后两国关系看似有所好转的时候,结果北韩在中国背后给了沉重的一击。
金正日掌权的17年里,北中关系不断出现矛盾。甚至使中朝边境地区随处可见的“中朝友谊”口号黯然失色。金日成主席1994年去世后,金正日开始强硬地对待中国。他毫不避讳地表露出对韩中建交的不满。北韩教科书中删除了中国参加朝鲜战争的事实,并让中国军事代表团从板门店撤走。北韩还扩大同台湾之间的交流,戳中国的痛处。
金正日掌权后首次访问中国的21世纪初期之后,情况也没有发生太大改变。北韩抨击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修正主义”,还给中国扣上“不值得信任”的帽子。对于中国提供的援助物资和粮食,北韩认为是“为中国阻挡美国理应获得的报酬”。北核六方会谈2003年启动后,中国也只能被金正日用于美中之间的老练的外交手段牵着鼻子走。金正日健康状况恶化并全面启动接班程序的过去3年还算是北中关系的平稳期。
也许是因为这样,金正日去世后中方对改善北中关系充满期待。专家们纷纷指出“历史性机遇已经到来。应借此机会彻底发挥影响力,使北韩弃核并走上改革开放之路。”金正日去世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中国最高领导班子中第一个前往北韩驻中大使馆进行吊唁,接着又于上月31日向就任最高司令官的金正恩发去贺电。载有中方援助粮食和生活必需品的卡车接连越过鸭绿江和图们江开往北韩。中国的这些举措就是为了将金正恩领导的北韩打造成“听话的亲中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