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年6月27日。
地点:北京798艺术区“绿影室”摄影工作室。
内容:影像技术专家、摄影师和镜头藏家相聚一堂,清茶一杯,共同切磋“新镜头好还是老镜头好”等热门话题。
新、老镜头的界定
陈奇军:现在人们经常说起“新镜头”和“老镜头”的概念,那么,各位专家是如何看待新、老镜头的划分呢?
钟旭东:新、老镜头有几种划分方法,比如可以根据数码头与非数码头,或者根据光学设计的不同、年代的不同等来区分。不过,我觉得还是应该从市场的角度,也就是说从镜头生产厂家对大众的姿态和形式上来划分更有道理。
摄影在早期的作用跟现在并不相同。由于成本和制作方面的原因,摄影活动当初只属于一小撮人的专利。当时的镜头产量非常低,厂家在镜头研发与生产上是不惜工本的,这种情况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真是不可理解。当初有很多镜头只制作了很少一部分,甚至仅仅生产了几个个体就不再继续了;还有的研发后并没有投入实际生产。这种状况什么时间改变的呢?是一次世界大战后,确切地说是1936年前后,从那时起摄影开始进入民间,普通大众有了接触摄影的机会。镜头厂商也开始从商品的角度去考虑更多的问题,因为他们制作的东西是给大众的,所以从研发阶段就要考虑最终的产品将来卖给谁,卖多少钱,这就必须考虑研发制作成本。当然,现在如果厂家不计工本,将最尖端的技术和最好的材料用到镜头上去,也可以做出非常好的镜头。但是这种方式生产出来的镜头,消费者是否能够接受?如果消费者接受不了,厂家就没有回报,甚至亏本,自然没有人会做这种傻事。所以我认为,镜头生产的出发点决定了镜头的质量差异,这也成了新、老镜头的分水岭。
钱元凯:我比较倾向于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划分新、老镜头。
大家都知道,要想得到一款好的镜头,就是要把像差做得更小。“上帝做的镜头”应该是这样的:物方平面上任何一个点,都能够在像方相应位置形成一个理想的点,而且点的位置、大小、颜色、明暗都要理想,只有这样,景物才能原汁原味地按照几何光学原理恢复到像平面上——事实上,这种理想的镜头人类是不可能做出来的,只能说无限接近。
让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摄影镜头的研发史。摄影术发明早期,人们对于镜头没有多少理论知识,无非就是试着磨,磨制一片不行后再接着磨,这样反复尝试,直到觉得差不多为止。19世纪末,光学计算参与了镜头的设计,这时候就不再单凭运气,而是靠理论来指导实践,这样能以更少的时间得到更好的结果。1890年至1900年前后依靠的是手工计算,一个镜片曲面需要计算5分钟之久。有了电子计算器之后,5秒钟就可以计算一个镜片曲面。到了1970年代中期,随着计算机的问世,镜头研发阶段的计算就快多了,1秒钟可以计算上万个曲面。从前三个月的工作,现在不到1秒钟就完成了。自从有了现代计算机辅助设计后,克服各种像差较之前容易得多,从而也更容易制造出更优质的镜头。所以我认为,有无计算机辅助设计,是新镜头和老镜头最重要的分水岭,时间大体上在1975年前后。
何春雷:镜头是否属于商品化生产、有没有镀膜、有无计算机辅助设计、数码化和非数码化等,都可以作为新、老镜头划分的界线。
黄慧雄:从我得到的罗敦斯德、施耐德厂方的内部资料来看,计算机辅助设计作为新、老镜头的分水岭很有道理,这应该在1976年之后。
新镜头好还是老镜头好
何春雷:老镜头往往个性鲜明,有些型号具有独到的设计。比如拍摄人像,现在的任何镜头也比不过海利亚(Heliar)以及布什(Busch)。你要是玩调子,再干也干不过寇丽尼亚(Collinear)、达戈尔(Dogor)、普罗塔(Protar)。这三种镜头如今不仅仅成了古董,在某些领域还具有独特的优势,新镜头与它们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钟旭东:光学技术在不断进步,这一点毋庸置疑。不过现在的大画幅镜头,大都还在采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光学设计。19世纪末光学设计已经到了顶峰,那时候做的镜头是光学技术顶峰的产物。现在的新镜头,并不能代表当代光学技术成就的顶峰,原因就像前面所说的,商家现在要从商业的角度去考虑镜头的研发与生产。所以,咱们不能拿现在的镜头跟早期最好的镜头比较。
要是比较的话,也应该拿今天最好的镜头比过去最好的。现在一款好的电影镜头肯定会过百万元,甚至更高。我前些天见到一位国外艺术家,他说刚刚在库克公司定了一款电影镜头,价格为300万欧元,相当于人民币2800万元,这款镜头的素质肯定非同一般。因此说,你只要愿意出高价,厂家肯定会给你做出最好的镜头。但是,现在通常意义上的镜头与过去不能相比,因为现在厂家只有牺牲质量,才能获取利润空间。
钱元凯:我不同意贵的镜头就一定好,特别是过去的老镜头,价钱贵却并不见得好。比如,非球面镜片,早期需要靠手工研磨,效率和产量都很低,所以早期含非球面镜片的镜头当然是天价。现在靠胶合非球面薄膜和压铸非球面技术,非球面镜片的质量已经非常高了,其精度完全能够和过去手工研磨的一样,但成本却大大降低了。还有低色散的镧系玻璃等,过去全世界一年只能生产几十千克,而现在你要多少人家就能给你生产多少。特殊色散、特殊折射率的玻璃主要在1985年到1995年前后得到广泛普及,镜头的生产成本从那时起也从而大大降低了。
总之,我们不能单单以过去的镜头特别贵,就一定认为当时能够做到精工细作,从而认为老镜头光学质量就是比现在的镜头好;同时我们也不能认为,现在的镜头便宜,就肯定是粗制滥造的结果,质量就肯定不如过去。我们要换个角度看待问题:科技发展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工艺简化了,成本自然降低了,而镜头的光学素质也理应随之提高了。
老镜头的价值体现
陈奇军:现在各厂家镜头的种类已经非常丰富了,但是还有些人喜欢那些不容易搞到手的老镜头,这是为什么?
钟旭东:老头喜欢“老头”,是说喜欢老镜头的人年龄都偏大,他们往往有怀旧心理,而年轻人一般喜欢新镜头。现在玩老镜头的人,一般是从玩新镜头开始的。其实新镜头随时都可以买到,玩新镜头玩的其实就是钱,但是玩老镜头玩的不仅仅是钱,这就像在潘家园淘古玩,玩的是感觉,有文化内涵在里面。
其实,玩老镜头很麻烦的,有的连快门都没有,需要改造才能用到相机上,但有人认为这个过程就是一种乐趣。不过,说句玩笑,你用清花瓷的古董碗吃饭,并不见得就比现在的新碗吃饭香。
何春雷:其实用所有的老碗都不如用现在的新碗吃饭更放心。
陈奇军:老镜头从收藏的角度是否有保值和增值作用?
钟旭东:从前老镜头是很不值钱的。过去没人要的镜头,现在却有很多人在疯炒。当年APO-Lanthar卖到万把元就顶到头了,而现在50000元也拿不下。
我记得老镜头价格第一次攀高是1980年代,那时香港人、日本人、台湾人满世界收集老镜头,从而把价格抬高了。香港一个相机店主的儿子每个星期都要去欧洲买老镜头,他带回的东西总是被大家一“抢”而光。老镜头价格第二次升高是2004年之后,这是因为中国内地的收藏热引起的。
从收藏的角度,老镜头会越来越少,除了自然损耗之外,藏家买到宝贝后一般是不会再出手的。除非他不在世了,他的后代才有可能将这些老古董拿出去换钱花。有人说收藏镜头能增值,赚钱,这是不对的。比如,一款1900年代的普罗塔460mm镜头,前几天卖到4600美元。相比它在1900年的136美元的卖价,可谓增值了,但是在1900年,136美元可以买到一套房子,现在4600美元能买到什么呢?别说一套房子,恐怕连一张象样的桌子也买不到了。所以说,从升值的角度投入相机和镜头收藏并不是明智的选择。
关于镜头的味道
陈奇军:喜欢老镜头的人说,一些老镜头具有独特的味道,也就是说具有独特的成像风格,这是新镜头所无法比拟的。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
钟旭东:在市面上能找到的老镜头不下于10000种,包括原生的、派生的、变种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世界许多国家在生产同一种光学设计的镜头,如天塞结构,你们说还有哪个厂家没有做过天塞,没有!中国都做过。但是并不是每个厂家做出来的天塞都是一模一样的东西。一种光学设计到了不同的人手里,会形成不同的风格和特色。这就像做饭一样的道理,我们在座的诸位每人发俩鸡蛋、俩西红柿,其他材料也都一样,但是我们每个人做出来的西红柿炒鸡蛋味道都会不同。镜头的风格跟设计师个人的喜好,甚至跟一个国家、一个地域的文化都有关系。比如以卡尔•蔡司为代表的德国镜头就特别霸道,显得有劲;英国开发的镜头比较淡雅、中性;法国开发的镜头相对柔和;美国人做的镜头显得粗犷;日本镜头过于艳丽……
我们现在最好不要用好坏来评判一款镜头,现在所说的色彩还原真实可谓好,这只不过是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问题,但是也有人不从这个角度来看待好与坏。比如19世纪发明的匹兹伐(Petzval)镜头,其实这是一个失败的设计,球差、色差都没有校正,拍摄的照片就中间实,外圈都是虚的,但是有人就是喜欢这种镜头,他们要的就是这种感觉。玩老镜头的人判断镜头好坏,就跟人吃饭的道理一样,有人喜欢辣,有人喜欢甜,有人喜欢清淡,萝卜青菜各有所好。什么MTF曲线,什么分辨率数据等等,对喜欢老镜头的人没用,他们从来不看这些——所谓的味道,是到了某一个阶段的一种特殊感觉。
钱元凯:我们通常评价一款镜头好坏,还是依照共性的东西,讨论的是共性的好与不好。如果按照味道来评价一款镜头,咱们就甭谈了,因为所谓的味道就是各种像差的具体体现。比如有人生病垂死,有人健康阳光,我觉得大多数人还是喜欢健康阳光之美,然而就有一部分人喜欢垂死时那种弱弱的所谓“美感”,如西施之美。谈论这个我无话可说,我要说的还是共性之美。镜头所谓的味道属于非常个性的东西,那是到了一定层次,有了特殊的追求时才谈论的话题。如果一定让设计师设计出有什么味道的镜头,我觉得够呛。因为镜头设计师所研究的从来都是如何克服像差,千方百计接近“上帝做的镜头”,而不是故意“使坏”,加大镜头的一些像差,以便拍出所谓的味道。
镜头的个体差异
陈奇军:1970年代之前还没有大规模的流水线,老镜头都属于手工制作。相对来说,它们的个体差异肯定比现在的镜头大。阿尔帕135单反相机系统的说明书里有这样的表述:阿尔帕拥有自己的实验室,他们利用这个实验室对所有的入厂镜头进行检测,检测合格的留下,不合格的全部退回原生产厂。这种情况现在是否还存在?
黄慧雄:现在还有。我知道仙娜(Sinar)就这样做,他们的实验室有一个大轨道和投影设备,用于检测镜头的光学质量,检测合格的产品还打上自己的商标。其实,林哈夫的“林选”头就是这个道理。
陈奇军:钟先生收藏了很多的老镜头,根据您的经验,通过实际拍摄可否看出老镜头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
钟旭东:那是肯定的。比如卡尔•蔡司的普罗塔镜头在1896年开始生产,到一战期间就停产了。虽然在出厂的时候,每个个体都能够达到当时的标准,但是由于战争、材料供应等原因,这种镜头不同批次、不同时代产的个体都会有差异。此外,卡尔•蔡司也把这个专利卖给其他多家工厂,不同厂家开发的产品质量是不同的。
陈奇军:那也就是说,收藏老镜头不能光看成色,还要拿来拍摄检测。
钟旭东:对!从实用的角度应该检测一下。比如我收藏的一款普罗塔镜头,少说也有70岁,别说二手镜头,20手也有了,它的实际拍摄效果也肯定不是当初那样了。
陈奇军:听说福伦达APO-Lanthar镜头的镧系玻璃时间长了会衰减。是从理论上存在衰减,还是有人见证过它的衰减?外观上可否看出来衰减后的样子?
钟旭东:理论上是这样的。外观上一眼就看出来,表现为玻璃发黄。
陈奇军:APO-Lanthar原来是无色透明的吗?也就是说它当初不发黄吗?
钟旭东:我没有见过它的衰减过程,但是我在1970年代见过当时最新版本的APO-Lanthar个体。它的颜色不偏黄,基本是无色的。
陈奇军:刚才谈的是老镜头个体差异问题。那么,新镜头的光学素质是否也存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消费者在购买新镜头时,是否应该在商店里筛选?
钱元凯:新镜头没办法在商店里拍摄检验,商家也不允许这样。生产方式的进步,造成新镜头的个体差异比老镜头来说大大降低。新镜头最差的个体也要比出厂标准要高,所以购买镜头时不要较真,镜头的细微差异不会影响到实际的拍摄。摄影爱好者应该认真琢磨自己的用光和构图,真正把照片拍摄好才是关键。
镀膜的作用
陈奇军:对于镜头来说,镀膜是否很重要?从开始阶段有了单层镀膜,到1970年代初期发明出多层镀膜,再到当今的数码优化镀膜,哪个阶段对于镜头的光学质量提高至关重要?
钱元凯:我觉得镀膜开始应用那个阶段最关键,也就是说有没有镀膜非常重要。
其实,1930年代就有了镜头镀膜的概念,但是镜头镀膜真正应用是在二战之后。第一款变焦镜头在1933年世界博览会就有了,但是多年以后也没有见到第二个变焦镜头,而且第一款变焦镜头从来就没有进入商业开发。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没有镀膜。大家都知道,1块玻璃有2个空气接触面,如果没有镀膜总共会损失9%的光线;要是有5块玻璃,加在一起损失的光线就会接近60%,只有约40%的光线进去了,其余的要么是杂光,要么就反射出去了。试想一下,变焦镜头通常都有十几个镜片,如果这种镜头没有镀膜,别说逆光拍摄了,即便是顺光下拍摄的影像都会是灰灰的。
何春雷:不见得啊!我的寇丽尼亚和普罗塔老镜头没有镀膜,但没有发现灰灰的问题,它们的表现还不错,从拍的片子来看一点都不发灰啊。
钱元凯:这是因为你的镜头镜片数量少的原因。即便镜片少,没有镀膜也是不行的。不知道你的寇丽尼亚和普罗塔在逆光下拍摄了吗?逆光拍摄肯定灰灰的。
钟旭东:实际上,镀膜早就发明出来了,只不过是用在摄影以外的领域。我觉得,镀膜可以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为什么呢?大家都知道镀膜有很多功能,其中一个就是利用镀膜校正颜色。镀膜应用之前,需要用不同材质的光学玻璃来校正颜色,现在则利用镀膜替代光学玻璃的作用,这样就可以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了。
钱元凯:镀膜可以平衡不同光线的透过率,因为不同的光学玻璃都轻微吸收某种光线,因而带某种颜色。从前,镀膜的作用一个是减少杂光,提高透光率,二是镀膜要考虑色彩还原,平衡各种色彩。不过,现在数码影像时代则基本不依靠镀膜来平衡色彩了,因为有了更有效的手段,这就是数码相机的白平衡功能。
陈奇军:有人说,镀膜除了增加透光率之外,还有副作用,如降低影像细节表现能力。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
钱元凯:这种说法毫无道理。还原影像层次的能力为锐度,还原影像细节的能力为分辨率。镀膜增加了透光率,不仅能改善影像的反差,也能增加细节再现能力。
数码头和非数码头的区别
陈奇军:近些年又有了数字镜头或者叫数码头的概念,在数码相机上,数码头和非数码头的差异大吗?
钱元凯:数码头用在传统相机上可能看不出多大的优势,但是在数码相机上优势非常明显。特别是广角镜头领域,过去的传统广角镜头用在数码相机上就很不灵,不光边缘分辨率下降明显,而且还都伴有明显的暗角和色散现象,现在生产的数码头就好多了。数码头与非数码头的差异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采用新的镀膜技术。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反光非常强烈,而胶片的吸光效果很好,基本不反光,所以数码镜头必须改进镀膜,才能降低光线在感光元件和镜片之间的反射强度,从而降低炫光和“鬼影”的负面影响。
二是远光心光路。过去单反相机广角镜头的后镜片往前移,这是为了给反光镜让路,被迫采用了反望远设计;现在的广角镜头不仅仅是为了避开反光镜,更是为了数码相机的成像特点而采用了远光心设计,镜头的后镜片位置更加往前,远离感光元件,尽量做到光线垂直入射,以便提升边缘成像质量。
三是数码影像时代之后,各厂家专门为APS-C画幅的数码相机开发了专用镜头。这种专用镜头由于像场比全画幅镜头更小,从而拥有更高的光学素质。
黄慧雄:数码头和非数码头的分水岭应该是2001年。过去,受光体是无规律排列的胶片分子颗粒,表面反光很弱;而数码相机采集的是光电信号,像素点采用有规律的矩阵式排列方式,而且感光元件上的红外滤镜反光相当强烈。镜头设计方面就要针对新的受体进行重新设计,这就产生了数码镜头的概念。最早提出数码镜头(Digital Lens)概念的应该是罗敦斯德和施耐德。
钱元凯:应该说,2000年之前发布的镜头全部都是传统镜头。2000年至2004年间,凡是和数码单反配套发布的镜头都是数码头,比如佳能EF 24-105mm f/4L USM镜头;凡是单独星星点点发售的,几乎都是传统镜头。2004年后,胶片单反相机几乎全部停产,因此从那以后发布的所有可换镜头都是数码镜头。
作为镜头“副厂”,如适马、腾龙、图丽等,凡是数码镜头都有明显的标记,以示区别于其原来的传统镜头。宾得由于没有全画幅相机,所以它没有任何负担,它所有的数码镜头也都有标记。索尼从2006年才进入数码单反领域,所以它的镜头也都是数码镜头。佳能和尼康,作为两家最大的数码单反系统厂商,从来没有对自己的全画幅数码镜头做有标记,也就是说它们并没有把自己的数码镜头与传统镜头从形式上区分开来。
陈奇军:我们前段时间做了几组对比测试。比如,三款不同时代的尼康50mm f/1.4镜头和四款不同时代的尼康80(70)-200mm镜头。总的结论是,一代更比一代强。不过其中也有一个反常现象,这就是1995年发布的尼康AF 50mm f/1.4D镜头在缩小光圈后反光光晕非常严重,而且光圈越小越严重。反而1982年诞生的尼康Ai-S 50mm f/1.4镜头光晕不明显,最新的AF-S 50mm f/1.4G也基本没有光晕现象。巧合的是,1996年发布的尼康第三代“小钢炮”缩小光圈后反光光晕也非常严重,呈现出的特点与其同时代的尼康AF 50mm f/1.4D镜头一样。1989年发布的尼康第二代“小钢炮”以及2000年以后发布的两款“竹炮”都没有这种现象。
我分析,造成尼康AF 50mm f/1.4D和尼康第三代“小钢炮”反光光晕严重的原因并不是镜头的镀膜,而是光圈叶片。按照现在的眼光来看,1990年代中期以后那段时间,尼康镜头光圈叶片的消光技术存在缺陷,反光比较强烈。由于胶片的吸光效果好,所以那批镜头的弱点在胶片相机上并没有被更多的人发现;而在数码相机上这种弱点暴露无疑。
所以我认为,数码镜头的设计除了镜片镀膜技术改进之外,还应该包括在光圈、镜筒壁、镜尾等设计上采用新的防反光技术。
何春雷:当今的镜头与经典老镜头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当然,新镜头使用起来更加方便,也更实用。
钟旭东:玩新镜头玩的其实就是钱,玩老镜头玩的是感觉,是文化。现在商品化生产的镜头,光学素质无法与当年不惜工本开发的老镜头相媲美。
钱元凯:我不同意贵的镜头就一定好,特别是过去的老镜头,贵,却并不见得好。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说,新镜头要比老镜头更好。
黄慧雄:新型数码镜头更加适合感光元件这种新的受体形式,所以当使用数码相机时,数码头相比传统头更有优势。
陈奇军:从我们的测试结果来看,新版本的数码镜头综合成像素质一般都明显强于其前代产品。
编后:在本期“特别关注”栏目中,为此撰文的作者在着笔上或许会因为个人偏爱,对一些镜头的看法有所偏颇;影像技术专家们对新、老镜头的看法也不尽相同,有些观点甚至完全相左。其实,“真理并非唯一”,到底哪种说法更有道理,还是请读者自己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