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熙来被免去重庆市委书记职务及其后续事件,目前还在继续发酵,如同一部宫廷政变混合着政治侦探题材的电视剧连续剧,令人目不暇接。薄熙来事件不仅从上到下强烈震动中国各个层面,也引发国际社会的瞩目,今天我们连线美国“动向”杂志主编张伟国先生,请他来分析一下薄熙来事件对中国政坛和社会的影响。
法广:张伟国先生你好,薄熙来的仕途,在免职前,已经因为他的亲信王立军事件,蒙上重重的阴影;免职后,中国军方领导人要求部队“听从胡锦涛的指挥”、与中央保持一致;在重庆,该市领导层也大洗牌;你是怎么看这件事?
张伟国:薄熙来是王立军这样一个多米诺骨牌引起的连锁反应,它的震撼越来越大。中国政坛林彪事件以后,好像这次事件带来的冲击,它的广度和深度都有过之。那么正是这种情况,它引起的高度关注,也就不奇怪了。有人把重庆事件,从王立军引到薄熙来,事实上这几天又引到了周永康,即变成北京事件。如果讲薄熙来被免职以后,中国很有名的北大教授孔庆东,把它称作是反革命政变。我们讲:它如果是一种不实的,一种夸张的说法的话,那有一点是肯定的,当局采取的防范措施,就是防止政变的措施,至少是在陈希同下台,陈良宇下台过程当中没有的看到过的,而是与林彪那个事情,八九年六四的这个事情是相似的,那个是千真万确的政变。也就是说:它在防范的过程当中,已经采取了防范政变的手段,潜意识里,我相信大家应该明白:当局决策就是把这个当成一场政变来对待的。它采取的一些反控措施,不管是很多网上面的一些言论现在被批评为谣言也好,还是当局在各级官员要求与中共最高领导保持一致,这样一种重新宣誓效忠的做法也好,都与发生重大政变过程,好像这样一个特殊的做法是相似的。
法广:薄熙来被免职之后,他个人和家人,在经济和国际人际关系方面的很多事都被揭开,你怎么看这些丑闻?
张伟国:我想这是中共的一个常态,就是一个领导人下台以后,他以前被包装的冠冕堂皇的丑事,都会逐渐的揭露。陈希同是这样,陈良宇是这样,在早林彪是这样,到文革的时候,这些被打倒的领导人更是这样;揭下台领导人的短,把他们批倒批臭是共产党党文化里面一种必然的做法。
薄熙来一方面,他自己也已经意识到,所以在两会最后一次露面,对记者讲话的时候,他已经讲到了,对他泼脏水,对他的家人泼脏水等等,等于给大家打了预防针;那另一方面呢,看得出来,六四以后,曾经一度共产党的权利交替,在江泽民、胡锦涛那个过程中比较平和,大家以为共产党已经建立了一套全根基的自主模式,现在在推销的所谓中国模式的一部分,中国在制度上已经走出来了。
但是,薄熙来现在这个情况发生恰恰证明,不管是他自己在重庆搞的“唱红打黑”,还是他下台以后,对薄熙来的政治和非政治的揭批,都反映出,中国这种制度并没有建立起来,权利更替的程序还是随意性非常大,黑箱作业、不民主性,它的这种不可预测性和以前没有什么区别,导致文革发生、导致以前发生这些路线斗争、权力斗争的政治基础始终存在着。而且通过这次薄熙来事件,又有很充分的展现。
我们看到的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薄熙来热衷搞文革、热衷唱红、热衷于搞运动模式,那么现在在处理他的过程当中,事实上真正的司法要能起到公正的作用,依法来惩处他,或者是调查他,也非常的困难;共产党对于他还是用家法来处置的,不是用国家的司法来处理的。那么这一点来讲,反映出中国社会,文革结束三十多年,这么长时间里,经济虽然有一个长足的发展,政治还是在原地踏步。
法广:你刚刚也说到网络上,网民热心评论、分析这一事件,为了限制这些舆论,3月31日中国实施互联网清理行动,官方关闭了多家网站,逮捕了人,并暂停三天微博的评论功能。这又是为什么呢?对此,你有何评论?
张伟国:从这里可以看出来,薄熙来这件事情并没有因为他的下台而结束。实际上,高层因为对怎么处理薄熙来的意见,也就是说对薄熙来怎么定性,现在薄熙来的状况就有点像是人已经被判刑了,但是理由,到底给个什么罪名还没出来,先判后审。那么在审的过程中,看得出来,中南海意见不统一。甚至于把薄熙来后面这些背景,也就是他的靠山那、保护伞那——周永康、上海帮,像挤牙膏那样一点一点弄到台面上来。
原题: 薄熙来事件显示中国权力交接制度尚未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