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媒体看中国:钓鱼岛闹剧

发表:2012-09-20 06:3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7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华盛顿 — 在被中国国内外众多观察家怀疑策动了上个周末中国各地城市打砸抢烧日本店、日本产品的暴徒行动之后,中国政府近日来采取了多管齐下的措施。日前面对普遍的暴力犯罪行为集体失声的官方媒体好似猛然间大梦初醒,发出拒绝暴力的呼吁。日前暴徒打砸行凶时难见踪影的警方力量则犹如自天而降,重现街头控制示威。在另外一方面,中国政府继续对日本展示口头强硬。

中国执政党共产党机关报《人民日报》旗下《环球时报》的环球网星期三继续刊发显然是主战、好战的采访报道,并配以耸人听闻、有如梦呓的标题,如“专家:钓鱼岛之战必须打必须狠打必须要胜”。

与此同时,据中国官方权威通讯机构新华网报道,星期三在会晤访问北京的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的时候,一度原因不明地失踪两个星期、招致全世界议论纷纷的中共候任领导人习近平指斥日本政府从私人手中收购钓鱼岛的举措是“闹剧”,“缺乏国际法效力”。中国商务部则表示:(日本)“购岛”闹剧势必影响中日经贸关系正常发展。

显然,“闹剧”一词已经成为中国官方媒体当下的宣传主旋律的一部分。

中国出演大闹剧

然而,在千百万中国人和国际看客、世界媒体看来,上演闹剧的显然是中国,显然是中国当局。

为了抗议日本政府从私人手中收购尖阁诸岛(即中国所说的钓鱼岛)当中的几个岛屿,中国当局通过官方媒体鼓动起中国各地成千上万的暴民打砸中国人自己的财产,以便向日本表示强烈的抗议。用捣毁本国国民财产的方式向他国表示抗议,这种举世无双的怪异举动成为令全世界惊愕不已、哭笑不得的大笑话,大闹剧。

这种闹剧也让许多中国人痛哭(损失财产、倾家荡产的人),也让许多中国人恐惧(担心“义和团”和“红卫兵”阴魂不散甚至还阳的人),同时让许多中国人狂笑(悲极而笑、觉得太可笑的人)。

相比之下,世界媒体在报道或评论显然是中国当局策动的这种闹剧的时候,明显地展示一种居高临下的超脱、俯视的姿态。路透社记者储百亮(Chris Buckley)星期三发表的长篇新闻分析文章,就明显地展示出这种姿态。

中国当局内外交困

储百亮的新闻分析文章题目是,“中国领导人大概要为反日抗议而后悔”。文章说:

“中国当局决定为反日抗议浪潮敞开街道的举措可能到头来反弹到北京。连日来,北京出现狂热的民族主义,中国当局在国内的威信受损,应对东京的选择减少。”

储百亮在这里所说的“中国当局在国内的威信受损”,是指中国当局鼓动民众在钓鱼/尖阁诸岛问题上跟日本较劲,导致当局陷入一系列麻烦------许多中国人抱怨北京对日立场软弱无能;很多抗议者趁势抬出毛泽东画像,将当今中国领导人的软弱比照他们心目中的毛泽东的强硬。

至于这位路透社驻中国记者在他的新闻分析文章中所说的中国当局“应对东京的选择减少”,则是指中国当局把民众当中的民族主义情绪如此煽动起来,等于当局把自己逼入一种骑虎难下的局面,使自己难于跟日本就钓鱼/尖阁诸岛问题达成妥协。

在储百亮看来,闹剧式反日抗议浪潮来临之际,正值中国当局内外交困之时:

“中国政府眼下正在为领导层更迭而自顾不暇。下个月中共要召开党代会进行领导班子更迭,但现在还没有确定召开日期。这次领导班子更迭已经因一系列丑闻和不确定因素而起伏颠簸。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在竭力应对经济增长出人意料的大减速的局面。”

日本媒体的担心和自豪

中国各地出现的反日暴力抗议让中国人损失惨重,也让日本在华企业损失惨重。中国的这种害己害人的破坏性闹剧自然引起日本国民和日本媒体的担心。

然而,日本主要报纸《东京新闻》星期三发表社论,一方面表示对这种富有中国特色的暴力抗议的担心,另一方面也表示为日本社会感到自豪:

“(中国)示威暴徒化的主要原因是,打工族对政府官员贪污腐败、贫富悬殊感到不满。于是,社会不满就通过过激的行动宣泄出来。据说,中共最高领导层9人当中,包括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在内的过半数的人展示出容忍反日示威的姿态。连这两个重视对日关系的人都发出了容忍反日示威的信号,于是,中国国内的舆论就火起来。

“不过,在广东省深圳市,暴徒化的示威人群的愤怒指向了中共深圳市委。换句话说,利用爱国意识煽动反日是危险的。从大局来看,也不利于中国领导层。”

“现在也出现了希望之光。中共机关报《人民日报》旗下的报道国际问题的报纸《环球时报》9月17日发表了‘坚决反对暴力’的社论。假如中国作为一个法治国家,鲜明地表示不准许利用反日示威从事违法活动的立场,那将是应当受到欢迎的。”

“在中国发生(暴力)反日示威之际,日本国内没有出现明显的排斥中国人的动向。人们也可以听到在日本居住的中国人发出惊叹,‘日本的平静令人难以置信。’希望他们能充分利用日本成熟的民主社会的土壤,为通过对话解决(日中之间的问题)而尽力。”

《东京新闻》的社论也对日本政府提出了批评。社论说:

“日本政府也有应当反省之处。尖阁诸岛是日本固有领土。但不得不说,日本政府将其国有化的时机选择有欠深思熟虑。在亚太经济合作会议期间,胡锦涛主席对野田佳彦首相明确表示‘反对国有化’两天之后,日本政府内阁就决定国有化。在中国的‘国耻日’即将来临之际,很容易想象这种举措会燃起反日之火。

中国当局对暴徒的默许纵容

在游行示威受到绝对严格控制的中国,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在国际社会众目睽睽之下当局拒绝批准任何示威的中国,大江南北许多城市一夜之间出现了如此之多的反日暴力示威,中国当局庞大的“维稳”力量一夜之间好似大部分瘫痪或大部分休假,鼓噪示威的中国官方报纸对暴力行为集体失声,这种局面使中国国内外众多的观察家不禁发出感叹、慨叹、惊叹:中国所谓的改革开放、跟国际社会接轨只是肤浅至极的表面文章,中国可以轻而易举的在一夜之间驾轻就熟地返回野蛮的“义和团”或“红卫兵”时代。

2012年的中国向全世界呈现这种野蛮的闹剧,这种战略性决策到底是出于哪位领导人或领导人集体,目前尚不得而知。但闹剧过后,中国各地的受害人普遍指责中国政府默许纵容暴徒打砸抢烧。在中国互联网上广泛流传的一个典型指责来自中国北方的海滨城市青岛:

“2012年9月15日下午,一群以游行为借口的暴徒,在(青岛市黄岛区)开发区范围内的日系企业进行了一系列骇人听闻的暴行,所到之处所有财物、建筑等全部被损毁焚烧,造成的损失极为严重。其中位于开发区江山中路的两个合资品牌4S店损失最为严重,事情发生期间,虽然工作人员多方联系公安、火警及市长公开热线,但均未得到任何支援。至下午三点,店内所有库存车辆、办公场所全部被砸毁,公司内现金和财务均被抢夺一空,但暴徒们仍不满足,开始点火焚烧剩余财务和车辆,大火熊熊燃烧三小时之多,无任何职能部门出面协助解决,着实让人痛心!”

截至目前,中国政府和中共对来自民众的这些指责没有做出任何回应或解释。

公众的谴责和调侃

今年8月中旬,从香港出发的保钓船前往钓鱼/尖阁诸岛之际,香港老资格的报人李怡发表文章,对听命于北京政府的香港政府准许保钓船出港提出了质疑,并担心北京政府可能是蓄意借此煽动中国大陆和香港的民族主义情绪,以压制公众对北京当局专制独裁的批评。

然而,至少是截至目前,实际局势的发展显然没有像李怡预想的那么坏。在中国大陆,官方媒体和一些持有强烈民族主义情绪的网民确实是在中日两国有关钓鱼/尖阁诸岛的争议中提出要一致对外,不能再批评政府。但是,通过新浪微博等社交媒体掌握了自己的话语权的中国网民并非乖乖儿,他们发出的嬉笑怒骂的言论,显然让中国当局手足无措,难以招架:

“富贵妹的长路漫漫是如何走过:一切都在政府掌握之中好心寒啊。”

“崮山后的乐凯:为了免遭鄙视或打砸,#钓鱼岛是中国的!# 俨然成为护身符被贴得到处都是,它已成为最近使用频率最高的句子。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恍惚感受到了那个张口就‘Hiel!Hitler!’ ‘毛主席万岁!’的癫狂时代,这比钓鱼岛不是中国的事实更令人失望恐惧。”

“观世音童:【中日若开战,谁会战败?】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很可能战败:第一,政府已腐败,难凝聚民心;第二,军队更腐败,无多大战斗力;第三,武器落后,歼十仅是美国三十年前的技术;第四,在国际上已被孤立,四面楚歌;第五,民众对政府失望之至,参与作战的积极性很弱,汉奸将登峰造极”

“enny_婕:‘你觉得钓鱼岛应该如何收复?’‘关我屁事~’‘你怎么那么不爱国啊!?’‘关你屁事~’”

“顶风尿一脸:一小学生躲在厕所里吸烟,被老师发现后,带到了办公室。老师问:“为什么要吸烟?”学生低下头,心情沉重地说:“钓鱼岛问题没解决,心情很郁闷!” 老师回答:“吃地沟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 ”

“BOB侠:尼玛今天居然有个不长眼的90后说偶30了!这比说钓鱼岛是日本的更让偶愤怒[怒][怒][怒][怒][怒][怒] ”

来源:美国之音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