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的北京“雨水情”

作者:汉乃昭明选法维君子臣 发表:2012-10-03 12:4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1961年夏天,北京连降大雨,胡同和街道上到处是积水,我哥趟着积水背着我去报考梁家园小学(现为北京43中,紧邻宣武分局)。

那时下雨胡同里积水是很平常的事,但也没有形成危险,最多到膝盖水就涨不上去了。或许有些低洼处更严重些。

护城河曾是北京主要的排水渠道,又深又宽阔,虽然排污也在护城河里,但水总是在流动的。记得前门边上的护城河里还有人养鸭子,河边多是一些低矮破旧的房子,犹如贫民窟。

那时北京胡同里多是土路,春夏干燥时,到处都是尘土飞扬,每天有人在胡同里摇铃,喊着“泼街了,泼街了!”居民就从院子里端出水来,泼到胡同的地面上。下雨时则到处都是泥泞,路很不好走。忘记是哪年了,胡同里全开始铺上沥青路面,以后就再也不用泼街了。

北京缺水还是近几十年的事,早年并不缺水。那时在中关村到颐和园的路上,到处可见水田;六十年代在南苑那边也到处是水田,还有星罗棋布的“海子”。从右安门城门洞出去,一过护城河就可钻进庄稼地逮蛐蛐(现在可是临近二环的市中心了),附近的小河中,水流清澈,可逮蝌蚪、青蛙,捞鱼虫。我家住的四合院里还有一个压水井,浇上一盆水就可把清清的地下水引出来。

后来开始拆城墙、填护城河、修地铁,北京城里到处都可听到汽锤“砰、砰”声,因为怕开挖时两侧塌下来,于是在两边要砸进很长的工字粱。

1969年去泸沟桥大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参加秋收劳动,永定河里尚有两股齐腰深的湍急清澈水流,只是水流不能充满河床。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还参加了永定河防洪抢修,就是加固河堤的东侧,听说若永定河决口,因地势高于城里三十米,大水可一直淹到天安门。

在八十年代,夏天大雨季节,永定河水可齐腰深,过起来相当困难。再后来我一直关注永定河,发现它已是一条死去的河流了,河床成了挖沙场和练车场了。大概是1987年,连日大雨,大家说去永定河看水去,结果河床的水稀稀拉拉,竟连脚面都没不了。以后至今,永定河再也没“活”过来。

德胜门外的沙河也曾经是宽阔而水流畅快,河边树木掩映,现在过了“沙河”都不知道沙河在哪了,徒落个地名。乾隆想"杀和申"("沙河深")是不可能了。

1976年唐山地震时,北京也是大雨不断,大家都在外面搭棚子住。那时最“恐怖”的说法是密云水库一定要确保,说万一大坝垮塌,就可将北京全淹没。

以后北京似乎一直在过缺水的日子。难得听说发大水的事。记得有一年北京北部山区,发生罕见的泥石流,听说后一些同学马上结伴去看泥石流去了。后来一次四川发大水,结果竟也成了当年假期的旅游热点。

后来经常看电视,一会儿这发大水,一会儿那发大水的,心想:北京什么时候来场大水让咱们看看。这些年动辄缺水闹的,真想期盼来场大水。

其实小打小闹的水也常有,如前些年有一辆大客冒险过拒马河上已经漫过水的漫水桥时,一下滑落到河里,还死了许多人;之前城里的立交桥洞下也淹过车和人,我就记住过广渠门和玉泉营桥北。

这回大水真来了,而且来了就成灾。北京还从未有过这样的全国头条新闻的经历。以前说水大,也就掉河里掉井里能淹死人,现在桥洞、地下室里也能淹死人了。当然总体来说,城里损失还算小的,郊区则惨了,许多村庄似都成了泄洪区。

马路成河的情况其实几乎年年都能看到,排水在累积的城市建设过程中一直是个短板,它不如地面建筑那么鲜亮光彩。我想主要原因是填了护城河及一些沟渠用排水能力不足的下水道替代,而下水道狭窄排洪能力小又容易堵塞;再者为了城市景观和保证明渠的水质,限制了向明渠的排水,有些排水无法限制排污,所以就干脆阻断了。

作为明请故都,北京的排水系统本是相当完善的,地势虽北高南低,但却相当平缓。通过护城河、城内的诸“海”及排水壕沟,城里是不可能积水的。历史上最大的水患来自永定河,所以历代朝廷屡加修护。以前没有密云水库,自然也不会有溃坝的隐患。郭守敬一招“水往低处流”即解决京城供水和水患。可不是现在都指着“抽”。

距马河是北京地区最活跃的河流,特别是夏季水流相当充沛,少了七八个流量多了可达两千多的流量,河床皆为沙质,因此十渡地区也成了旅游热点。

当年老农民坐在桥头看着大批坐火车来的游客有桥不过非趟水,他们拿着大包小包的,挽起裤腿在河床上形成长长的人流,而桥上竟无人过。那个年代城里人太“好水”了,玩的就是水。以前十渡一带的距马河临岸一边是悬崖,一边是缓坡的庄稼地,村庄都在较高处。现在商家和民居都“堆积“到岸边了,大肆开发旅游资源,难免逃脱大水祸害。大石河穿过房山河北镇,以前在河边也少有住房,远处才是安静的村落。夕阳时分,村姑来到河边洗衣,好一幅田园风光景象。现在河两边密集房屋街道,俨然繁华村镇,只是大水来时,如何对付。

高速公路一贯而过,两边起伏的土坡上绿草如茵间或树木,风景确实很美。没曾想这回成了泄洪区,水一个劲抽,旁边的村庄又成了泄洪区。这不能不说是高速公路设计的败笔。

北京治水几十年,水多半都给治死了,只好眼巴巴地望着南水北调。不曾想这次来了大水倒成灾了,这是个沉重的教训,甚至才发现六十年来竟然学错了榜样。看来真需要检查六十年来甚至百年来我们还学错了什么。再说,前苏联虽然民众生活质量差些,但公共设施决不差,真学了吗也还是个疑问。

希望我们既不要把水往死了治,也不要断了水的出路,大自然是公平的,不公平的只可能是人。水泵再强大也挡不住水往低出流的铁律。

7.21暴雨成灾,我们失去了数十条鲜活的生命,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这一时刻,我们也见证了许多民众相互救助的感人场面。

广渠门桥洞下奋勇潜入漆黑水中救人的绿化队工人;
南岗洼桥下先是616公交车搭救小车上的人,然后是丰台河西再生水厂施工工地的民工们在高速湍流的洪水中救出170位被困群众;
在路上的公交车迅速扯下窗帘结成绳子救助湍流中的民众;
由微博发起的“双闪爱心车队”迅速到机场救助滞留的旅客;
护守在井盖旁的清洁工和“小男孩”;
开放自己公司当作“避难所”的私人老板;
停车打开车门搭载受阻民众的私家车;
坚守岗位职责而献出生命的如:深入井下打开阀门工人,涉水舍身救助民众的所长及冲在第一线的镇长等。

还有许多善良的人自发投入到了救助他人的行动中,因为那时110、119等很难打通,再加上交通堵塞,所以最及时、最勇敢的救助来自身边。来自善良人的及时救助是不需要摄象机摆好机位的,也不需要领导的动员和整齐喊着口号的队列,因为若那样就都来不及了。

与其说“北京精神”不如说“善良品德”,它一直存在于民间,存在了少说也有几千年了。

个人的安全意识最重要,我们知道绝大多数人在积水处都选择了及时弃车逃生,这时不能有半点迟疑,他们是幸运的。

还有,我们可能会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急,没遇到过但会发生的危急,这需要有强烈的安全意识,敬畏和尊重生命,我们就不会冒险或心存侥幸。有一位女工就是晚上八点冒险骑电动车回家突遇大水遇难的。之前她还特意等了一段时间,可谁也不会事先想到有那样大的水。尽管她抱住了一棵树,但树也被冲走了。

来源:作者博客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