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极强的模仿性,长时间接触电视里的内容,会让孩子形成以电视内容为中心的世界观,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和小朋友们相处容易被孤立,社交能力比较差,很可患上电视孤僻症。
儿童看电视
日前,德国两个儿童心理学家皮特·温特斯坦及罗伯特·J·琼维斯,以一种显而易见又无可反驳的方式,展示了电视对儿童创造力的伤害。此研究成果经媒体披露之后,迅速在中国各大论坛及微博扩散,不少父母看后惊呼:电视制造脑残,把电视砸了吧!凭什么说电视制造脑残?国内育儿权威人士为你详细解读!
有图有真相
日前,德国两个儿童心理学家皮特·温特斯坦及罗伯特·J·琼维斯以无可反驳的方式展示了电视对儿童创造力的伤害。他们进行的是“画小人”测试,两组5岁儿童,第一组几乎不看电视,第二组每天平均看3小时电视,结果一目了然。与此同时,根据中国官方的调查报告,目前我国4~12岁的儿童平均每天收看电视的时间高达137分钟,4岁以下的小宝宝平均每天甚至要看上三四个小时的电视。另据2012年六一前夕披露的一份中国城市儿童的调查报告称,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和合肥的5400多名受访对象中,有12.45%的儿童看电视、玩电脑超过2小时,其中尤以看电视为主,周末时这个比例更是高达61.4%。对比之下,也就不难理解这份“电视制造脑残”的研究成果,为何会在中国的家长之中掀起如此惊涛骇浪,以至于一些家长干脆将电视形容为“狼外婆”。
专家细数电视六宗罪
1 扼杀孩子的创造力
针对德国两个儿童心理学家皮特·温特斯坦及罗伯特·J·琼维斯对两组五岁儿童进行“画小人”测试,南方医科大学的曾细花博士表示,虽然关于电视对孩子的实质性危害其实至今也没有定论,但基于此项研究成果,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当孩子投入过多的时间在电视上,会扼杀其创造力。因为对于儿童的成长而言,电视的危害,并不是强调电视本身或是其物理特性的影响,而是着眼于随之产生的或直接或间接的负面效应。
“德国这一研究展示的并非基于电视本身的危害,而是强调孩子在连续看3个小时电视后产生的间接危害。由电视带来的视觉、听觉的刺激是有限的,尤其是孩子在3岁以前正处于感知运动发展阶段,需要各感官的相互配合以及听觉、视觉、触觉等的统合来完成对世界的探索和认知。”曾细花博士指出,孩子绘画是一种创造力活动,离不开视觉与动觉的统合,然而电视提供的是有限的视觉、听觉输入,这就决定了花太多时间在电视上的孩子无法有效完成绘画任务。同时,电视呈现给孩子的多是现成的画面,曾细花博士认为这种直观具体的展现易局限孩子的想象力,甚至会造成孩子各种感觉通道之间的阻碍,最终使得孩子在作画时,在线条流畅和细节处理方面出现明显的欠缺。
“对于电视影响孩子的创造力这个命题,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孩子看电视的节目内容、方式和孩子年龄等因素不同,答案是不同的。如果电视节目内容是健康的、正面的和有教育价值的(比如教育视频和益智节目等),看的时间比较适当,不仅不会影响他们的创造力,而且能够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华南师范大学李志厚教授看来,创造力的培养,需要儿童掌握较为丰富、有趣、真实而又有挑战性的知识或信息等资源,也需要成人或长者正确的启蒙和有意义的提问以及学习、思考、争论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体验和其他利于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并且只有当这些因素在一定强度、聚焦度和频率的影响下形成合力。所以说,孩子的创造力与遗传素质、成长的环境和教育的方式以及他们个人的态度和意愿等诸多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虽然不加限制地看电视可能会扼杀孩子的创造力,但“砸掉电视”未必能够解决孩子创造力的问题。
2 影响孩子的专注力
“电视同样损害了负责关注事物和集中注意力的大脑机能。大脑产生两种注意力,外界刺激引起的注意力和自觉注意力。外界刺激的注意力是天生的,动物也有这种注意力,由条件反射引起。如果周边环境有什么新情况,就会吸引这种注意力。电视就是以快速运动的影像和鲜艳的颜色引起孩子们这种注意力。但要注意,在同一种条件反射反复刺激下,大脑潜力就会匮乏。短时间内,小孩在看电视后不容易集中精力完成另一项任务,持续不断的外界刺激调度起来的注意力将影响大脑回路产生自觉注意力,而这种自觉注意力将在人的一生不断生成,并使智力得到发展。”曾细花引述一份关于电视对自觉注意力影响的量化研究指出,电视的危害是可以累加的。三岁时每天看电视一小时可以诱使被调查者到他八岁时发生注意力涣散问题的可能性成倍增加。八岁时每天看电视一小时可以诱使被调查者发生注意力涣散的可能性增加50%,十四岁时每天看电视一小时,这一可能发生的几率增加44%。如果一个孩子在16岁时有注意力涣散的症状,那他学习成绩不好的可能性比其他孩子多四倍。
“孩子在看电视或玩电子游戏时,大脑主管高级精神活动的前额叶几乎没有任何活动,因为眼睛将接收到的信息直接传达给驱动双手的神经,不经过前额叶部,长期反复接受同样的刺激,前额叶部的功能就得不到发展并会逐渐衰退,大脑被训练成了只对电视或游戏机发生反应的变异脑。长此以往,容易导致孩子注意力和记忆力低下,缺乏时间观念、目标性和计划性,耐心也会相应降低。”针对变异脑的说法,李志厚教授强调,电视影像对孩子的专注力是否有害,因人因境(如节目内容、画面刺激等)、因时间的长短而异。换句话说,电视对孩子专注力的影响是各种因素累加而成的,只有当电视产生持续不断的外界刺激时,才可能会影响大脑回路产生专注力,进而影响孩子智力的发展,因此对于父母而言,需要的不是砸电视,而是控制好孩子看电视的时间,选择合适的电视节目。
3 阻碍孩子的认知力
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研究显示,通过针对孩子观看DVD而设计的实验发现,每天都观看DVD影像的婴儿,比完全不看DVD的同龄孩子理解的单词平均少6~8个,其中17%看DVD的宝宝比不看的宝宝语言判断能力差。“在观看电视节目时,更多的孩子是被电视强大的音响和视觉效果所吸引,虽然听到了声音、看到了画面,但大脑却不对其加工。”曾细花博士指出,亲子互动是宝宝学习语言的关键环节,宝宝需要跟成人或同伴进行交流,有人在身边的时候宝宝才会比较兴奋,自然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到真人身上认真学起来。然而电视影像是种单通道输入语言的方式,对宝宝听力的提高或许有些帮助,但对于宝宝形成自身语言来说则是不充分的。
“创造力、想象力其实也是学习能力的一部分,沉迷于电视节目之中的孩子往往好奇心会降低,缺乏在现实情境下进行探索的动力。”在曾细花博士看来,电视中鲜艳的色彩、变化的画面、动听的音乐对宝宝有着深深的诱惑,于是宝宝开始厌倦画面单调、文字枯燥的书本。然而,电视所传播的信息大多是片段式、跳跃式的,宝宝从中只能得到一些零碎的、不系统的知识,创造力和想象力逐渐受到了束缚,最终会影响孩子进行探索的学习能力。
4 引发电视孤独症
“人在出生之后6个月内所见所闻的学习经验(光、声音的学习经验),会成为成长之后行动的基础。如果让婴儿太早接受过强的光及声音的刺激,婴儿的大脑会对机械的声音产生反应,对于母亲和其他亲人的声音反而没有反应了;同时,幼儿在看电视超过半个小时后,大脑就会处于一种睡眠状态,很容易便会发生不和其他小朋友交流的情形。”李志厚教授强调,儿童思维分析力差,模仿性很强,长时间的与电视相伴易导致儿童只对电视节目感兴趣,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社会交往能力差,性格变得孤僻,很可能导致孩子患上电视孤独症。
李志厚教授还指出,由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提供的活动机会少、场所小,内容还不够丰富,缺乏趣味性和价值性,这些都直接导致孩子间交流减少,全都宅在家里化身为小小“宅男宅女”。所以,在责备电视拴住孩子的同时,家长还需要进行反思,尝试联合其他的宝爸宝妈为孩子们创造更多有意思的户外活动。
5 成性早熟的催化剂
“孩子看太久电视会减少荷尔蒙褪黑激素的分泌,然而这种被誉为睡眠荷尔蒙的激素,与儿童青春期开始的时间有着密切关系。通常来说,褪黑激素分泌减少会间接影响儿童的免疫系统、睡眠规律和发育时间。”李志厚教授指出,缺少褪黑激素是儿童过早成熟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儿童的褪黑激素水平过低,就会导致其提前进入青春期。女孩可能在8岁前就有第二性征发育或10岁前月经来潮,男孩则在10岁前开始性发育,性早熟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尤其女性性早熟容易使女孩子成为性攻击的对象,所以父母一定要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以防提早进入青春期。
6 会让宝宝膨化成小胖墩
“10%的儿童肥胖是由疾病引起,10%是家庭遗传,剩下的80%中绝大多数属单纯性肥胖,而且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爱看电视。有的宝宝喜欢边看电视边吃饭,家长也发现这样宝宝在吃饭时会比较老实,干脆让他一边看一边吃,有时候甚至特意在宝宝吃饭时打开电视机。这样宝宝的心思全在电视上,往往不知道什么时候肚子饱了,会吃得过多,导致肥胖,可能还会造成胃肠功能紊乱。”李志厚教授建议,家长不要让孩子长久地呆在电视前,多站起来活动活动,最好是多进行户外体育锻炼、增强孩子体质。
支招
宝爸宝妈如何PK“狼外婆”
第一招、无规矩不成方圆
“宝宝在3岁以前,注意力和视觉发展还不够完善,父母一定要控制宝宝看电视的时间,最好是在20分钟左右。同时,不要挑选过于复杂的电视节目,画面转换也不要过于频繁,因为画面变动太快不利于孩子辨识。总之,父母应当尽量陪同儿童观看那些画面柔和、语速较慢的材料。”曾细花博士谈道:从外语学习角度来看,电视还是有些自身优势的,所以家长不妨让宝宝看看迪士尼神奇英语和其他类似经过科学设计的电视节目。这些节目可以提供孩子标准的语音输入,在观看过程中父母宜多提些问题,与宝宝进行互动交流,毕竟看电视只是学习的手段而非终极目的。
宝宝3岁以后,看电视的时间可以稍微放长一些,但在这一阶段父母更需精心挑选电视节目内容,因为3岁以后宝宝的模仿能力逐渐增强,内容不健康的节目易对宝宝的行为发展产生不良影响。譬如暴力性的节目就可能导致宝宝产生攻击性行为,所以宝爸宝妈要对节目内容严格把关,让宝宝多看些健康向上的节目。
“其实,关键就在于从小给宝宝建立个规则,给宝宝讲道理哪个时段可以看什么内容,等3岁以后宝宝就可以明白。”曾细花博士不赞成完全禁止孩子看电视,主张父母和宝宝一同去挑选,给宝宝说好规则为什么只能看半个小时,怎么样去看。民主的环境很重要,规则制定后的坚持也很重要,这一切有助于形成宝宝自身的约束力。同时,曾博士还建议家长多与老师、邻居、社区配合,充分利用一切资源来开展宝宝感兴趣的活动,当宝宝全身心参与进来的时候,必然会降低对电视节目的依赖性。
第二招、给“狼外婆”找个替代品
整天坐在电视机前,宝宝不愿意动手动脚,渐渐就形成懒惰、不愿主动做事情的心理,导致宝宝不愿意运动、不愿意学习,影响身心健康。为了让宝宝健康地发展,专家建议,父母可以从多方面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给“狼外婆”找个替代品,以避免电视占用宝宝绝大多数时间。
“可以多买一些有颜色的书画给宝宝看,并在家里放一些舒缓的音乐代替电视;经常带宝宝到户外看看花草,锻炼宝宝的眼球,加快视力的发展,并呼吸新鲜空气;无论是在宝宝睡觉还是醒来的状态下,都不要抱着宝宝看电视,更不要让宝宝的眼睛对着电视;多和宝宝在家里做一些游戏,增加家庭乐趣;培养宝宝做一些家务,比如帮妈妈剥豆子、收拾碗筷等;减少宝宝单独在家的机会,可以邀请一些小朋友到家里玩,或让宝宝上托儿所等,以免宝宝孤单而在心理上产生对电视节目的依赖。”曾细花博士特别提醒,想要让宝宝减少看电视,父母首先应该以身作则,在宝宝未睡觉的时间里,父母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不要超过2个小时。
第三招、提升宝宝创造力———“点石成金”
在曾细花博士看来,创造力本身就包含很多方面,其中自主选择性非常重要,同时足够的探索环境、足够的安全感也是进行自主安全探索活动的要素。婴幼儿时期是宝宝感觉统合发展阶段,在3-6岁的时候父母可以试着带宝宝荡秋千以促进宝宝的平衡感;也可以让宝宝玩玩沙画,在促进宝宝触觉发展的同时,变动的图形创造还利于激发宝宝的创造力。7岁以后是逻辑思维发展的阶段,宝爸宝妈可以采用讨论、物体引导的方法,让宝宝想象事物的不同用途,进行开放式思维培养。同时,李志厚教授还特别为宝爸宝妈支招,可以带孩子玩钓鱼问答、击鼓传花、未来生活设计、价值澄清、BINGO、寓言故事创作、突发事件应对等游戏,对提升宝宝的创造力好处多多。
来源:妈妈说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