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历史对政治人物的任何记载,都是他自己写上去的
===============================
台湾领导人马英九的民意支持度不断下滑,现在仅剩下13%。马英九曾任蒋经国秘书多年,蒋身教言教,是马的政治启蒙师傅。大体说来,马英九清廉自持,节用权力,力矫他的前两任李登辉和陈水扁滥权贪腐之弊。但他用人不够开阔,做事缺乏决断,这两点徒就不如师了。
蒋经国主政时期,套用狄更斯《双城记》里的话,“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
年轻时身着戎装的蒋经国 (看中国配图)
坏,因为台湾退出联合国,原来的友邦纷纷转向大陆,最后连台湾依赖最深的美国也投向北京,台湾的国际生存环境十分艰难。好,台湾当时还是一个低开发地区,有很多事情可做,做出任何一点成绩,都能得到民众的赞扬与支持。内部的强固,可以抵挡外部的冲击。于是,蒋经国开始了他在台湾的大事业。
首应提到的,是“十大建设”,包括高速公路、国际机场、港口、铁路电气化、大钢厂、大造船厂、石化工业和核能电厂等等。有些项目,今天看来也许无甚了得,但在40年前都算先进事业,为台湾的工业化、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在推动“十大建设”的过程中,有些事可见蒋经国用人行事风格之一斑。譬如,他征召开纺织厂的企业家赵耀东筹办大钢厂,赵说,不是他不愿干,而是没法干,因为大钢厂虽属首创,但仍是“国营事业”,用人用钱都要受“国营事业管理法”的约制。他按照官定的待遇延揽不到第一流人才,他按照官定的标购程序也买不到第一等材料。蒋经国当机立断:大钢厂可特准不受现行法规约束。
赵耀东有位“把兄弟”是炼钢专家,赵登府请他出山相助,对方抵死不从。赵噗通一声双膝跪下,您不答应我就不起来了。对方也跟着跪下,算我对不起您,给您赔罪了。两位“半百老翁”相对而跪半小时,赵耀东赢得“最后胜利”。
赵耀东从此以厂为家,身先士卒,用人唯才,采购物料绝不接受关说、收取回扣。大钢厂成为台湾最赚钱和最有效率的公营事业。赵耀东后来担任过“经济部长”和“经济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退休后在养老院终老。
蒋经国政府中有很多财经大员,如李国鼎和孙运璇等人,都担任过经济部长、财政部长或行政院长,对建设台湾贡献卓著,他们退休后,上无片瓦,下无寸土,手无股票,住在公家宿舍,靠政府一点顾问津贴过日子。
蒋经国的施政原则,政府帮助企业界赚钱,但官员不能和企业家“打成一片”,以维政治风气之清明。他不是只要求别人,而是自己也以身作则。当时有位立法委员,是他莫斯科大学同学,平时会在一起喝酒聊天。但此公应一银行之请,挂名担任董事长,蒋立即与他划清界限,不再往来,以免外界猜测他与金融界有何瓜葛。
蒋经国深知金融业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财政部长”徐立德接事时,蒋叮咛他,凡事都要想到百姓的生活。后来一家有银行性质的信用合作社出了问题,前后任“财政部长”徐立德和陆润康双双解职。
因为重视民情,所以蒋经国勤访民意,除了经常下乡与百姓面对面接触,有时也“私会”新闻界。
蒋经国做行政院长时,1973年我访问了东南亚各国,回来在报纸上写了系列报道,蒋忽然约见。他说:“读您的文章,知道您很爱国,今天特别请您来,向您当面道谢。”我深觉诧异和不解,爱国乃国民正常的行为,他何必谢我?当然,从好的方面说,一位领导人鼓励国民爱国,或亦为应有之义。两人谈了四十分钟的话,依宾主之礼而退。
1975年我到美国和欧洲访问两个月,回来也写了若干篇文章,蒋再度约谈,当时他的秘书是宋楚瑜,安排从上午11时到12时,“好有较多的时间谈话”。蒋主要问我“还有什么不便写出来的意见没有”。两人隔桌对坐,我独白一小时,他始终不动声色,不知他是赞成还是反对我的看法。他的深沉,令人莫测高深。
在蒋经国主政下,“十大建设”加上“新竹科学园区”,使台湾工业在世界市场建立了地位,国际社会称许台湾创造了经济奇迹,台湾也进入“东亚四小龙”的行列。
蒋经国:从强人到伟人(看中国配图)
1987年,蒋经国默察台湾内外形势,宣布解严,一时台湾言路大开。因为台湾在先期做了准备工作,已有较好的体质,所以解严后虽然需要一段适应期,但都平安度过。
蒋经国晚年对中国人真正的大贡献,是开放老兵返乡探亲,从此打开了两岸隔绝数十年的通道,也才有往后的三通、海协和海基两会的对话、九二共识,以及和平发展的演进。
台湾TVBS电视台曾做过一次广泛的民意调查,问大家谁是他们心目中最好的领导人,结果蒋介石得票9%,蒋经国得49%,李登辉12%,陈水扁8%。常被人误解有“省籍情结”的台湾本地民众,给李登辉的支持度不到蒋经国的四分之一,给陈水扁的只是蒋的零头。
治国如河中操舟,免不了有滩湍之险,就端赖舟子的娴熟技巧。舟子要有好技巧,首先要时时想到这条船。作为一名划船人,蒋经国似乎很在意这条船和船上的乘客——不管他是基于什么原因。
也有人说,蒋经国不可能不想到自己未来的历史定位。够资格作此想的人不可忘记:历史对他的任何记载,都是他自己写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