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的族群组成,让刚果的冲突俨然成为浓缩版的“非洲大战”,周边各国也一同被吸入战火的漩涡之中。年初才发起兵变的叛军M23,短短半年内席卷刚果东部,但这场冲突代表的却不仅是种族的歧视,区域政治的复杂以及国际的矛盾态度,更迫使各国一同被这冲突死结牢牢缠住。
面积同等于西欧大小的刚果,虽然拥有丰富的天然资源,但境内绵延的山脉与茂密的丛林,却让交通联络极为不便,其位居大陆中心的地理位置,更让刚果成为非洲种族的十字路口,光是各族群、部落的不同语言就高达214种,国家组成的复杂可见一斑。
M23曾是政府部队
也因为民族问题以及政府效率低落,让刚果爆发两次长期内战。虽然官方宣称造成540万人罹难的第二次内战已于2003年宣告休止,但在东部省份中,少数族群对政府的反抗行动仍持续到2009年,年初在东部发动兵变的叛军部队M23,也正好是当时停火和解、被招安编入政府部队的武装集团。
M23的名号则是取其2009年与政府达成停火的“3月23日协议”而来,这批由少数图西族战士所领导的部队,声称在纳编之后受到中央政府歧视,因而选择揭竿起义。他们有时自称为打倒政府腐败而战,有时又以民族平等为名,但根据联合国的分析调查,M23的叛变虽与中央对地方资源的分赃不均有关,但邻国卢旺达、乌干达却更有直接煽动、甚至涉入冲突的明显证据。
刚果与卢乌两国虽然族群重叠、国境相邻,但彼此的关系却十分恶劣。以卢旺达为例,在1994年爆发种族灭绝的大屠杀后,惨遭迫害的图西人虽取回政权,但仍对逃窜至刚果境内的胡图族仇家恨意难消,两国不仅相互指控在对方境内扶持民族叛军,为确保政权安全与国土稳定,彼此也怀有颠覆邻国政权的“战略考量”。
国际难介入
与卢旺达、乌干达不和同时,相较于农、矿资源极其丰富的刚果,乌、卢两国的国土面积合计也不超过邻国的10分之1,而眼见刚果腐败的无能政府坐拥富饶物产,趁乱介入也更成为“合理”的政治选择。在11月份发表的联合国调查报告中,国际社会就谴责两国涉嫌与M23勾结,将刚果境内掠夺而来矿石走私回国,并对这批“血矿石”进行“漂白”转售的洗钱动作。
国际社会对于这场冲突也备感头痛,由于刚果地处非洲中心,相关战火随时可能延烧至各个邻国,进而成为真正的“非洲大战”。同时在人道考量之外,其境内的矿石、稀土资源也更影响居高不下的国际原物料市场,因此欧美国家也多方施压,希望能借由力挺金夏沙政府以及国际施压的手段,以进一步稳定区域动荡的情势。
但欧美的动作频频却也引发反面争议,由于刚果深入的位置远在世界边陲,惨烈的战争也并不直接影响自身的国家安全,因此在政治上西方世界也缺少更强烈的介入动机;同时,冲突的双方也都各自涉及战争罪行,金夏沙政府更是以贪腐、独裁而恶名昭彰,如何确保今日的盟友明天不会变成敌人,也让国际社会态度犹疑,而只能任由这“黑暗之心”以最野蛮、直接的方式选择自己明天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