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国忠:2014年或爆发通胀危机

作者:谢国忠 发表:2013-01-24 21:5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4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各个主要经济体普遍采用的宽松货币政策没能在2012年带来高增长,2013年也不可能。然而,各国央行和政府仍将会执行同样的货币政策。将要付出的代价就是,一场通胀危机很可能会在2014年爆发。

自从1987年格林斯潘担任美联储主席以来,以货币政策在缓冲经济下行和重启增长方面发挥主要作用,业已成为政治共识。财政政策由于政治难度,被公认为作用有限。结构性改革已经被讨论了很久,但是从未被认真对待过。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的四年,美国的基础货币是以前的3倍,中国的M2翻了一番。这是现代经济史上就货币刺激而展开的最大的一次实验。

初步证据表明,实验效果不彰,但是在政策讨论中的主导声音仍然支持推出更多的同类政策。如果一种药不起作用,可能是药方开错了,也可能是剂量还不够,现在全世界都宁愿选择相信后者。然而,如果的确是药方开错了,增加剂量只会在某一天杀死患者。最终的结果就是,全世界范围的滞胀。

我认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应该旨在稳定形势,而不是恢复增长。后者需要依靠结构性改革才能实现。结构性改革很困难,因为这会惹恼很多人,并且会见效很慢。聪明的专家和权贵人士通常想要立竿见影的结果,以显示他们的价值。因此政策行动通常会选择阻力最小的路径,即使会把世界带向悬崖。

伯南克的烫手山芋

货币政策有效性上一次受到质疑是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试图用宽松货币政策来恢复增长,结果导致通胀。这个教训在当时造成了很轰动的影响。专家们建立了很多理论来解释为什么货币政策没有起作用。而在通胀被高利率政策和由此导致的衰退遏制住不久之后,又出现了很多理论支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聪明的专家想要显示自己的重要性,所以他们无法支持一个会让他们在现实生活黯然失色的理论。

除了对货币刺激政策的再次青睐,20世纪80年代经济学专家们还支持市场在融资方面有效性的理论。

在随后将近20年中,格林斯潘的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都秉承了这一基调。他主要是通过制造资产泡沫来管理美国经济,尽管他本人可能并不这样认为。由于美元是全球经济的储备货币,他的政策应该对世界各地的泡沫负责。他创造了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场人为经济灾难。世界仍然处在他的阴影之下。

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伊始,伯南克执掌的美联储选择以降息来缓解压力。这引发了大规模的商品价格上涨,抑制了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经济,增加了债务泡沫破裂的压力。到2008年中期,美国金融体系破产迹象业已明显,因为其基础资产价格过高。美联储转而力图以直接贷款来挽救金融体系,并以大幅降息来缓解资产通缩压力。在救助金融系统方面,美联储取得了成功。

当然,如果不介意货币贬值,一国央行总是可以通过发行货币来挽救金融体系。美元作为全球唯一储备货币的独特地位,赋予了美联储增加货币供应的巨大空间。

另一方面,在四年时间里,美联储恢复增长的努力都失败了。危机爆发五年以后,美国就业率依然很低,家庭实际收入同样很低。美联储仍然相信能恢复增长,为此推出了第三轮和第四轮量化宽松政策。但是,全球化已经砍断了供求之间的反馈回路,即使像美国这样规模庞大的经济也不例外。传统的刺激经济的思路在当今世界不可能起作用。

第三轮和第四轮量化宽松政策的重点是降低按揭贷款利率。如果一国央行针对某一项特定资产专门制定政策,很可能会在短期内有效。当前,美国房地产市场复苏很大程度上是拜美联储政策所赐。不幸的是,复苏在那些房价已经很高的区域最强劲,可能会带来另一场泡沫。

量化宽松政策最显著的副产品就是股价上涨。美联储购买资产时,一些投资者就能获得现金。那些首先获得现金的人就有动力来购买股票,比那些较晚获得现金的人超前交易,导致股价节节高升。

可以确定的是伯南克不会成为第二个格林斯潘。世界已经变了,债务水平已经过高,全球经济都在通胀,新兴市场经济已经在经历高通胀。伯南克再也无法通过制造泡沫来创造经济繁荣了。

伯南克将于2014年卸任。如果到那时通胀还不严重,他就可以很幸运地把这个烫手山芋交给下一任美联储主席。如果通胀在他离任前爆发,他将不得不采取行动。

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可能高达4万亿美元。试图通过快速收缩规模来终止通胀将是极其困难的。我怀疑美联储将会接受通胀。

货币政策的转折点

中国的货币政策就是美联储政策的放大器。当美联储成功地通过增加信贷来扩大需求时,中国也可以照猫画虎地来运营一个泡沫经济,而不用担心货币贬值。

但是,这部货币引擎在美国债务水平过高之后就终止了。因此中国在2008至2012年间增加货币供应对促进经济增长鲜有成效,反而带来了很多副作用,诸如通胀、房地产泡沫和产能过剩等等。

2012年中国的M2增长了13.8%,净融资额达到了GDP的30%。中国的官方数据表明GDP增长率在7%至8%之间。我的估算是3%至5%。无论事实上是哪个数字,都足以说明增加货币供应对于促进增长来说极其低效。

全球经济曾经依赖债务泡沫,依赖中国的过度借出与投资以及西方国家的过度借入和消费。当债务危机暴露了西方国家债务水平过高之后,这种模式就走到了终点。债务增长的最后一个来源——美国政府,也正在迫于政治压力而削减赤字。在西方国家不增加债务的情况下,中国增加货币供应无法有效实现增长,相反会引发人民币贬值。

全球化已经改变了各国经济、包括美国这样大规模经济体的运行模式。最大的变化就是,工资收入不是由国家政策决定,而是由全球经济决定。一国政府试图通过财政支出和降息来刺激经济,即便存在短期效应,也只是提高资本收入而非工资收入。随着技术发展使得工作可以越来越有效地在世界各地分配,发达经济体所受的工资挤压就会更加激烈。

西方国家的白领经济所遭受的技术冲击才刚刚开始。这一方面让白领工作更容易在世界各国转移,一方面也消除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如果失业者无法很快找到替代的工作机会,很难认为这种变化就是有效的。

在美国,劳动力大军不断减员,我认为是因为现有的工资不值得人们去费这个事。那些不找工作的人依靠养老金或福利,生活会过得更好。唯一可以把他们拉回劳动力大军的方法就是,削减生活成本,让工资低的工作也值得做。

我相信发达经济体必须让劳动力市场变得高度灵活,收入再分配变得合理,住房,医疗和教育成本变得低廉而有效。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处方。但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产生效果,而且会触动很多行业的既得利益。

简单的出路就是发行货币,希望蛋糕能够做大让所有人都能受益。这种做法已经失败了,但是各国央行和政府还会再次选择这样做。

中国的竞争优势来自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这是中国过去十年经济高增长的主要原因。但是,中国的体制一直通过资产通胀来分配增长的成果,政府获得了过多收益。通胀是一种税,中国的体制通过这种税,将劳动力创造的收益转移给政府,这种模式先前能够运行,是由于蛋糕扩大的速度足够快,让社会可以承受这种负担。现在蛋糕不再快速扩大,通胀这种税很难收缴了。这就是房地产泡沫收缩、政府资金短缺的原因。

很多从以往的体系中获益的人士希望能够重新回到过去的好时光。目前政策的关注点还是希望恢复资产市场。问题在于,中国没办法自己演独角戏。在西方国家由于债务危机而经济低迷之际,中国无法通过推高出口来创造资产泡沫。这个坏消息对于那些习惯了在泡沫中弄到钱的人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通胀将至

试图通过货币增长来重新回到过去的好时光,只能最终导致通胀,而非增长。

新兴经济体已经在经历高通胀。它们在历史上一向担心通胀,但是只要汇率保持稳定,就不会有所行动。

印度已经在面对贬值问题。他们对待通胀的态度更加严肃。其他各大新兴经济体没有面对同样的压力,他们也没有任何行动。当美联储提高利率时,这些国家的汇率将会暴跌。

发达经济体通胀率目前还比较低,是因为其劳动力市场依然低迷。一旦劳动力市场由于劳动力减少而收紧,或者从国外进口的通胀提高了本国通胀预期和工资要求时,它们的通胀就会到来。现在,这两股力量都正在加剧。

美联储已经许诺,一旦美国的通胀率超过2.5%,就会采取行动。2012年美国通胀率仅为2%,2014年的通胀率将会超过这个水平。预计美联储将会在2014年提高利率。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中国经济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