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读的“货币战争”
别再谈朝鲜了。一些人说,当今亚洲和世界所面临的最大威胁,很可能是一场“货币战争”,各国急于刺激本国经济增长,孤注一掷之下争相让本国货币贬值。
然而现实却相去甚远。实际上,这是一场关于发达国家该如何走出经济问题的辩论,甚至连“货币战争”这个词都被误用了。
这个吸引眼球的表述最初是由巴西财政部长吉多·曼特加(Guido Mantega)在2010年提出的。实际上,当时他所说的“货币战争”含义更为复杂,并非现在大多数人在使用这一概念时所指的:各国争先贬值本国货币。
相反,当时曼特加实际上是在讲美国。美联储(Federal Reserve)采取的巨额量化宽松政策,已创造了一个低利率环境,给美元带来下行压力,同时推动了其他国家货币的升值。
正如物理学中说的那样,每一个作用力,都伴随着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美联储的举措使得热钱流入利率更高的国家,很可能会是巴西等新兴市场。这就造成了资产价格像泡沫一样高涨,并引发通货膨胀。
通常情况下,巴西或其他类似的新兴经济体,可以放松货币政策,可能还要降低利率,从而减弱对该国货币的需求。但问题是,巴西的通货膨胀率已达6%,而且居高不下,它无法实行美国采取的应对措施。
而这才是世界各国货币的真实情况。更大、更成熟的国家,通过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应对经济滑坡。然而,由于自身的经济或政治形势不同,新兴经济体在应对问题时却无法达到同样的效果。
尽管如此,由于日元出现了令人警惕的贬值,这重新掀起了“货币战争”的讨论。自去年11月以来,日元已经对美元贬值超过20%。贬值已使做空日元的对冲基金赚到了数十亿美元,对于这些已经很富有的交易者来说,日元贬值是好事,但是相应的也会有输家,而且后果可能更严重。
日本经济已陷入停滞20多年,日本新首相安倍晋三(Shinzo Abe)上台后,采取措施努力激活不增长、不通胀的日本经济,造成的一个结果便是日元汇率的下滑。
安倍晋三不仅公开鼓吹要实行促进通胀的政策、实现2%的通胀,采取更多经济刺激措施,还说要让日元贬值。本周,预期日本将为日本银行(Bank of Japan)任命一位新行长。不管任命的是谁,人们都预期,此人会支持安倍晋三进一步采取经济刺激、促进通胀的态度。而这可能会造成日元的进一步贬值。
结果就是,日本出口产品的价格猛然间大幅下降。而日本这样的出口强国,货币迅速贬值时,其他国家就会突然发现,本国商品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大大削弱。
再回到同样的问题,问题不是每个国家都会贬值货币,而是新兴市场经济体会如何应对。这些国家可以选择让本国货币升值,这是最容易的做法。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这就是理想的做法。美日两国都能通过低汇率、高增长而获益,同时,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货币走强,能够购买更多商品用于消费,也是件好事。
对很多新兴市场国家来说,由于政治原因,很难这样做。因为这意味着在短期内,这些国家的商品将失去竞争力,其制造业根基也将衰退,也意味着就业岗位减少。
于是,这些国家更可能会努力以完全相反的做法,来应对日元的贬值。它们会努力遏制货币升值。很显然经济政策是复杂的、经济学家是爱唱反调的,因此各个国家的反应可能并不相同,但降低汇率通常有三种政策手段:实施一轮量化宽松政策,来扩大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降低利率;或实施资本控制。
鉴于许多新兴市场国家的无法以同样的政策应对,各种不同的应对措施说明,货币战争的根本问题其实在于,在应对较大的发达国家采取的宽松货币政策时,各经济体在政策上存在实实在在的分歧。欧盟已经采取了另一条路,拒绝采用刺激手段。
这解释了,为何世界各国的金融官员和央行行长还没有显示出明确的立场。
美国财政部副部长莱尔·布雷纳德(Lael Brainard)曾公开批评“对货币不负责任的讨论”,并说美国支持“日本重振经济和结束通货紧缩的努力”。之后,20国集团(Group of 20,简称G20)的财政部长们发表了一份公报。
公报说,各国的政策并不是“以竞争目的设置汇率”,并说“资金流通的过度波动和汇率的无序变动,会给经济和金融稳定带来负面影响”。
此前,七国集团(Group of 7)发表了一份略有不同的声明,表示集团的成员国“无论过去还是未来,都一贯致力以国内政策工具,来实现各自的国内目标,我们不会为汇率设置目标”。
像这样空泛的叙述是这些会议惯常的风格,但七国集团的声明似乎支持日本的举措。然而,如果你细读包括巴西和韩国在内的20国集团的声明,就会发现并没有那么支持,而只是说不会竞相贬值。并不令人意外的是,这些国家受美国和日本行动的影响最大。
不过如果所谓的货币战争是指,各国以竞争为目的压低汇率,由之展开的一场零和博弈,就像马修·布罗德里克(Matthew Broderick)出演的老电影《战争游戏》(War Games)的情景,那这种说法的确言过其实了。要知道在《战争游戏》里,只要参与就会输。
原因是,即使对那些可以贬值的国家来说,参与这种博弈的风险也太大。相反地,我们更可能会看到高盛(Goldman Sachs)在最近一份研究报告中所说的,“一种不合作的新型国际汇率机制”。
各国将在各自面临的选择和处境所划定的范围内行事,但没有一个国家会在同样的阶段采取同样的政策,因为他们各自的经济状况都不同。换句话说,一个国家不可能像打开一个开关一样,轻而易举地掀起一场人们都在谈论的那种货币战争。一些国家不想,另一些不能,其余国家的行为则受到局限。
虽然也会不时出现一些异常状况,但随着每个国家逐渐开始采取应对措施,出现一个平衡状态的可能性更大。因此,随着每个国家采取它选择的应对方式,这场货币博弈也会缓慢地展开。
这场博弈已经持续多年。它并不是一场货币战争,相反,我们所见到的是全球经济的惯常挑战,各国经济紧密联系,却又相当独立。
来源:纽约时报中文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 彰化古迹巡礼 品味台湾亲子行(组图)
- 天意高难问却柳暗花明 俄乌战争意外成一契机(图)
- 趣话七福神 揣摩日本人的幸福观(组图)
- 【电影故事】两个古怪的舅公拯救了少年灵魂(组图)
- 百年混乱 出现于人类社会的三匹恶狼(组图)
- 【云中君专栏】克敌疗伤 音乐的多种神奇功效(图)

- 【千日精选】李鹏泄密:六四军变的原因(图)
- 维基解密:中央密令层层下传 惹怒地方官(图)
- 唱红打黑的薄熙来究竟有多少情人?(图)
- 新书披露王立军夜奔美领馆前曾有更多动作
- 国防部否认攻击 61398部队招生通知曝光(组图)
- 马英九:中共否定中日和约两岸无法连手保钓(图)
- 热盼中抵台 神韵粉丝机场迎接(组图)
- 社会主义国家 带水果刀有罪(图)
- 中共肺炎(又称武汉肺炎)
- 拜登
- 病毒
- COVID-19
- 疫苗
- 川普
- 特朗普
- 国安法
- 贸易战
- 习近平
- 华为
- 台铁
- 三峡大坝
- 新疆棉
- 长江
- 洪水
- 袁弓夷
- 港版国安法
- 汉光演习
- 国民党
- 退党
- 弗洛伊德
- BLM
- 中共
- 阎丽梦
- 金正恩
- 王岐山
- 赖清德
- 孟晚舟
- 关税
- 边境墙
- 彭斯
- 美国
- 贸易谈判
- 刘鹤
- 王沪宁
- 江泽民
- 崔永元
- 中南海
- 内幕
- 中共
- 反送中
- 贪官
- 情妇
- 腐败
- 反腐
- 打虎
- 官场
- 看中国
- 一国两制
- 法广
- 社交媒体
- 往事微痕
- 出卖国土
- FB
- 六四
- 朝鲜
- 加拿大
- 脱欧
- 央行
- 债务
- 杠杆
- 美元
- 货币
- 人民币
- 欧元
- 日元
- 港币
- 房地产
- 楼市
- 财政
- 财富
- 中产
- 海参崴
- 台湾
- 蔡英文
- 北京
- 刘强东
- 大妈
- 房价
- 疫苗
- 非洲猪瘟
- 大陆
- P2P
- 雾霾
- 基因编辑
- 防火墙
- 维权
- 709律师
- 上访
- 法轮功
- 网络审查
- 活摘器官
- 江东六十四屯
- 唐努乌梁海
- 长白山
- 白龙尾岛
- 江心坡
- SARS
- 新疆劳改营
- 言论自由
- 女主播
- 央视
- 华人
- 移民
- 华人
- 留学
- 海关
- 遣返
- 签证
- 回国
- 入籍
- 绿卡
- 民生
- 海外
- 加拿大
- 澳洲
- 民国
- 桂军
- 抗战
- 孙中山
- 蒋介石
- 宋美龄
- 邓小平
- 林彪
- 刘少奇
- 中共
- 皇帝
- 诸葛亮
- 易经
- 幽默人生
- 智慧
- 感悟
- 手机
- 预言
- 奇闻
- UFO
- 外星人
- 寿命
- 文革
- 养生
- 紫凤
- 贯明
- 李道真
- 轶飞
- 李云飞
- 云中君
- 辛思
- 夏闻
- 沧海
- 东方纵横
- 唐柏桥
- 王尚一
- 江枫
- 马新宇
- 黄清
- 子龙
- 园丁
- 今涛拍暗
- 李青城
- 秦就石
- 马来启
- 中经研
- 秦天靖
- 江浩
- 李子壬
- 紫君
- 秦山
- 陈破空
- 戴东尼
- 曹长青
- 邢仁涛
- 瑜正
- 简易
- 肖川
- 伍凡
- 顾言
- 归瑜
- 乙欣
- 陈泱潮
- 林立桐
- 徐沛
- 邓正梁
- “习烂尾”PK“何大拆”习近平将任命他监管金融和住房?(图)
- 灭绝千年重现于世 生技公司的“猛犸象肉丸”(图)
- 去学校前 父母一定要告诉孩子这8件事(组图)
- 如何处理婆媳关系?这7件事最好别做(组图)
- 挥别体弱多病42年的人生 她终于获得健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