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务院周二(26日)召开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总理李克强在会议上要求新政府班子从六个方面反腐倡廉。
这六个方面包括:简政放权;加快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化改革;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制度;政务公开、勤俭等。
同时公布的一些具体措施有: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从今年开始,要逐步实现县级以上政府公务接待经费公开;严格公务用车、机关办公室使用标准等,推进公务用车服务市场化,等。
香港科技大学中国问题学者丁学良教授认为,与以往中国历届领导人的反腐言论相比,总理李克强的反腐讲话不那么空洞,有一些具体的措施。
透明监督
他说:“我希望这些具体的措施能更具体一些。譬如说,县级以上政府公务接待经费公开,我认为很符合全球反腐败的基本做法,因为只要不公开,就无法追究下去。透明度是一切廉政建设的起点。”
丁学良认为,在中国手机上网人数过亿的形势下,把政府的公务接待经费放在网上,操作成本既低,也能起到很好的威慑作用,民众也能发挥自己的监督作用。
实际上,网民对政府提出的新反腐措施已经展开了热烈讨论。
有网民认为:公开内容细化到什么程度,事前公开还是事后公开,公众如何对公开的内容进行质疑和问责,这些规定不明确,公开或许对遏制公务接待经费作用不大。
还有网民希望:公开的是真的账本,而不是假账。
据丁学良估计,只要公开费用,官员作假被发现的机会将增大很多。因为一旦经费数额被揭发,官员将面对很大的社会舆论压力,难以自圆其说。
财产公示
在新的反腐措施中,并没有包括呼声很高的官员财产公示问题。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王长江教授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表示,政府官员财产公示制度的推进非常迫切,不能一拖再拖。
去年12月,一千多名中国律师、学者和教授也联名签署一封公开建议书,要求中国共产党的205名新一届中央委员为反腐而公开家庭财产和收入。
对此,丁学良认为,中国很多官员的财产都不在本地,如果不一步一步地做很多工作,包括完善税收制度等准备工作,宣布官员财产公示,“那也就是赵本山的小品,忽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