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3年07月15日讯】流动性危机正沿着“企业—小银行—理财产品—大银行”的链条传播。一旦银行间互相借钱的业务大规模收缩,房地产项目或地方融资平台就可能断粮,借新还旧的游戏也玩不转了。
2013年6月25日,距离6月底理财产品集中到期不到一周。
27岁的理财业务交易员邓夏长舒一口气,新资金的募集完毕,保证了大量6月底到期的理财产品得以如约兑付,这一天,她可以不再加班,黑色六月终于算是过去了。
邓夏供职于一家上市城商行总行,她还有两名同事,三人一起管理着从老百姓那里募集来的几百亿理财资金。
进入2013年6月,资金空前紧张,直至最后一周,理财产品到期数量多达1431只,较前三周增加了八成。根据评级机构惠誉国际测算,2013年6月最后10天到期理财产品高达1.5万亿元。市场担心,如果银行间的“钱荒”导致到期的理财产品无法兑付,这无异于一场规模更大的金融危机正在酝酿。
于是,从2013年6月中旬起,银行集体重复着同一个动作,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抢钱”,频繁发售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是方法之一。
紧急关口,借钱成本自然水涨船高,到最后一周,过半数以上的理财产品收益率达到5%-8%的水平,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民生银行私人银行部发行了一款300万以上、期限一个月、年化收益率9.9%的理财产品,民生银行甚至开始借助第三方理财机构恒天财富的渠道发售。
出乎邓夏意料的是,国有大行也加入“抢钱”大军,6月的第三个星期,国有大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竟然高过了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其中,一个月的预期收益率达到5.06%,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商行同期预期收益率为4.76%和4.65%。
原因在于,6月20日是财政存款上缴日,大型国企开户行一般都在大行,这个时候大行的走款厉害,更缺头寸,于是拼命从市场上抢钱,增加现金流入。
对于这种情况,申银万国银行业分析师倪军说:“一边是缺头寸,一边是理财到期,两边资金一夹紧,银行只能高价发新品。”
不过,“瘦了银行,肥了民众”。个人投资者头回感到,手上的钱更值钱了,而原来银行间的那点事,也离自己如此之近。
同业存放火爆
50%的理财资金投向了同业存放。
不过,兑付完眼前的这一波,邓夏却陷入了新的担忧,这些高价募来的资金,投向哪里,才能保证银行不吃亏?
自从银监会出了严苛的对理财资金管理8号文,原来可以投高收益的非标资产,如今,这个渠道玩不转了。
“钱荒”却让邓夏看到了新的套利机会,从2013年6月份开始,她早已记不清,接过多少来自股份制银行分行的电话,这些电话只为一个目的,就是借钱。
当时,银行间市场的交易员们发了疯似的借钱。6月20日,在银行们解决短期头寸问题的银行间市场,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飙升至13.44%,创下自2006年运行以来的历史纪录。如果再从银行间市场大量借钱,势必要亏得更多,还很难借得到。
现在的办法是从商业银行的理财部门借钱,这比从银行间市场借更为灵活。在银行间进行同业拆借需要具备一定条件,需要法人资格,而且中资商业银行的拆入、拆出限额均不得超过该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的8%,相比之下,从理财部门借钱就没有这些限制,这属于同业存放,而且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一般不会比银行间拆借的利率高。
“以前,把理财资金借给其他银行三个月的利息约在3%-4%。同业存放业务属于线下交易,需要在存放行开立同业存放账户。大家都不缺钱的时候,理财资金想做同业存放,其他银行都懒得帮你网下开户。”邓夏说,“但到了6月中旬,各家银行都求着你把钱放给他们,三个月的同业存放利率直接飙升到8%。”
于是,银行募集来的理财资金,有了更赚钱的去处,就是投资于同业存放。同业存放恰恰属于标准化资产,不受非标资产上限额度的制约。
“银行会发一个月到期,年收益率5%的理财产品,将理财资金以8%的年利率借给其他银行两个月。如果第二个月,新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更低,银行的套利空间就更大了。”打着这样的如意算盘,邓夏所在的银行将新发行50%的理财资金投向了同业存放。
邓夏并不关心借钱的银行如何使用这笔钱,只要到期能收回就万事大吉。
香港的经济分析公司美奇金投资咨询公司(J Capital Research)调研总监杨思安认为,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将所融资金投资到银行间市场贷款,借给其他银行,充足市场流动性。但这也意味着理财产品已经成为了金融系统蔓延危机的途径。
7月“紧平衡”
如此下去,流动性危机便沿着“企业—小银行—理财产品—大银行”的链条传播。
相比2012年,邓夏的工作难度增加了许多。当时,她管理的理财资金较大程度上是为贷款受限的房地产企业和地方融资平台放款。
当时,这样的好处很多,可以释放原本有限的贷款额度,坐享至少4个点的息差——不保本的理财资金,以及绕道信托、券商的“贷款”,都不计入银行资产负债表,不受“存贷比”的监管,不占用银行资本金,更是避开了日益严苛的“巴塞尔协议”的监管。
最早的做法是:待融资的企业先与信托公司合作设立一个单一信托计划,再找一家企业“过桥”,投资该信托计划,待融资的企业从“过桥”企业处拿到了融资。“过桥”企业再将该信托受益权转让给银行的理财计划。本质上是银行理财资金间接给企业融资。
2013年3月底,银监会颁布“8号文”规定银行理财资金投资非标资产的上限,信贷资产、信托资产都属于非标资产范畴。在银行理财产品的投向被堵住之后,银行便开始通过同业资金大量做非标业务。
利用同业资金替代理财资金规避监管。但操作模式,与上述方式极为类似,只不过把过桥的企业,变为过桥银行。
过桥银行先使用理财产品资金受让信托受益权,然后另一家银行以自营资金受让过桥银行手中的信托受益权,计入同业资产名下,例如“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收款项类投资”等名目之下。本质上是另一家银行用自营资金给企业融资。
一位股份制银行的理财业务交易员透露:进入理财资产池和买入返售池的基本上都是银行贷款,要过银行的待审会。而真正管理理财资金的人,并没有太多自主权。
一般来说,国有大行资金相对充裕,在同业市场中充当资金的净出借方,中小型银行是同业市场中的净借入方,股份制银行面向两方灵活拆借。
国有大行可以通过自营存款支持同业资产的增长,但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却要依靠举债扩张同业资产。大量银行存款正是通过理财产品形式分流至同业存款,进而推动同业资产及其他表外业务发展。
这种同业和理财相互拆借,又互为兑付的游戏,表面上看风险不大。但是一旦某些银行贷给企业或者政府的贷款出现问题,现金流紧张不能偿还银行间贷款,那么偿付以此为标的的理财产品也便出现了困难,发行理财产品的大银行也要承担损失。
杨思安认为如此下去,流动性危机便沿着“企业—小银行—理财产品—大银行”的链条传播。此次流动性紧张实际上恰好是对这类理财产品的预警。
近年来,以兴业银行、民生银行为代表的股份制银行曾因同业业务赚得盆满钵满。以兴业银行为例,其同业利息收入占公司全部利息收入的38%,已经接近贷款对利息收入的贡献。
一旦同业存款资金成本上升,举债扩张的模式能否为继?
同业资产与负债存在期限上的错配,用短期借来的资金支撑长期资产。一方面,借钱的成本在增加,另一方面资产端的收益率短时间却没法提高。这势必会压缩同业业务的利润,同业规模的增速也会就此慢下来。
7月的第一周,银行间市场利率持续回落,流动性最紧张的时刻已经过去,但依旧难言宽松。据平安证券预测,2013年下半年隔夜利率大部分时间应该低于基准利率,或者在基准利率附近。仍高于2013年1-5月份加权平均隔夜拆借利率2.44%。
南方周末记者采访的多位银行人士均认为,未来资金面会维持“紧平衡”的状态。
6月25日和26日,同业业务较为激进的民生银行和兴业银行相继召开投资者交流会,以安抚市场情绪。
兴业银行的计划财务部总经理李健表示:“市场利率的提升,对兴业银行原来的资产和负债业务产生一定影响,目前重定价部分的同业负债平均利率会上升100多个基点,6、7月份各有1700多亿元的同业资产到期,资产的重定价很快可以调整。对其中低收益的同业资产业务,到期就退出不做。”
与此同时,同业资金投资非标资产的监管政策如同未落地的靴子一直牵动着市场的神经。
如果银监会针对同业资金通过信托受益权等方式变向投放信贷的行为参照贷款进行监管,对于类信贷的同业资产就需要补提资本金和拨备,则会直接影响到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拨备,乃至利润。
一旦银行大规模收缩同业业务,原本依靠同业渠道获得融资的房地产项目或者地方融资平台就可能断粮,借新还旧的游戏也玩不转了。
流动性管理难题
7月9日,央行甚至叫停了银行间债市的线下交易。这对于理财账户来说,无疑是致命打击。
2013年7月2日,Shibor全线回落,隔夜Shibor继续下跌67个基点至3.786%,货币市场正向“钱荒”潮来临前的利率水平回归。
不过,6月刚过去的流动性大测试仅是打击监管套利、过度杠杆化的开始。
对于银行来说,未来,留多少钱应对一直是他们的功课。
留少了,不够存款人取钱,那就会陷入兑付危机,留多了,放款的钱就少了,盈利的压力就增长,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银行的流动性管理难题,在市场的千变万化中,他们始终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2013年6月,银行资金异常紧张之际,新发行的理财产品普遍延长了募集期,将募集期留到季度末,相当于锁定个人存款。这样既可以用于月底理财产品到期兑付,也可以当做银行的头寸使用。
倪军说:“在季末,各家银行都是竞争存款,就会显得这种竞争很无力。你吸别人,别人也吸你,吸来吸去,发现波动很大,超储和备付的要求更高,进一步推高超储的机构性失衡。有钱的也不会放,没钱的就更缺钱。”
存款在各家银行之间走动,不会增加总的银行间流动性供给,却会影响到单家银行的头寸波动。因此,每到月末或季末的时点,货币市场的利率都会出现短期跳升,也侧面反映出资金面不规则流动对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的不利影响。
银行偏爱发售短期的理财产品,特别是今年6月份,期限在1到3个月的新发理财产品占比超过60%,收益率长短倒挂的现象更为明显。这是因为,银行预计流动性的压力未必会持续很久,发行太长期限的理财产品只能增加银行的负债。
截至2013年上半年,理财产品余额8.2万亿,占存款余额的8%,同比增长近24%。
理财产品的规模越大,流动性管理的压力也会随之增加。而监管政策的持续收紧,进一步推高了流动性管理的门槛。
今年5月,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公告,禁止银行表外理财和自营部门的内部关联交易。意在隔绝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与自营业务间的风险传递,隔绝银行理财业务运作中产生的表外风险向银行自营资产转移。
银行理财账户属于丙类账户,不能线上交易,只能通过结算代理人来交易。而银行的自营账户就是最便利的代理人。
银行理财账户和自营之间的交易分两种,一种是质押式回购,即为融资;一种是真实的买卖。在新旧理财产品交替之际会产生大量的流动性需求,以往的做法是由银行理财账户和内部自营账户进行债券买卖和回购交易。银行理财账户和自营之间不能直接交易,相当于理财账户从自营的两条融资渠道都堵死了。
一位城商行的理财业务交易员说:“现在做债券交易会非常麻烦,要先找一家银行跟我们签线下协议,通过这家再卖给想卖的地方。一方面交易成本增加,另一方面找别家借钱也没有这么容易。债券风波之后,监管更为严格,愿意做网下交易的机构并不多,还要找有结算代理资格和双边报价资格的,选择性就更少了。”
7月9日,央行甚至叫停了银行间债市的线下交易。中央国债登记托管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和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不得为未通过同业拆借中心交易系统达成的债券交易办理结算。这对于理财账户来说,无疑是致命打击。
银行如何救急
找券商和基金代持是眼下最实惠的做法。
如果没有发生6月的危机,各家银行都认为,2013年年底前,可以轻松完成超额的非标资产转标,非标资产投资占比也都会符合35%的监管要求。然而一旦同业业务规模开始收缩,形势就变得不乐观了。
6月末,尚福林在陆家嘴论坛上透露,目前银监会正研究有关同业业务的规范性文件。
6月25日,民生银行举行的投资者电话会议上,副行长赵品璋语义坚决,“到目前非标资产超标只有120亿,7月20日前全部清零。”
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了解到,已经有部分股份制银行开始找其他银行或者金融机构代持或者转让非标资产,而此前非标资产占比较少的银行也想借此机会收购。
银行理财的通行做法是加杠杆操作。比如说,募集10个亿的资金去买价值14个亿的资产,通过银行间借4个亿。现在借钱成本太高,增加了银行持有资产的成本,如果成本持续维持在高位不但影响到银行的利润,甚至无法正常兑付。银行需要把资产先卖出去,就可以少借点钱,至少可以维持之前发行的利率能正常兑付。
一位股份制银行交易员透露:银行还在心存侥幸,不敢轻易转让,希望把利润留在本行。找券商和基金代持是眼下最实惠的做法,双方私下签协议,约定未来某一时间再买回来。
但长期来看,让银行最为担心的是,如果“非标”余额没法增长,对这类资产续期会有压力,这些资产不能通过新发的资金去对接,资产质量的问题会暴露出来。
一旦资产池中的企业信贷资产出现问题,银行一般会采取两种做法:一是发放过桥贷款,然后通过再发一期理财产品置换出贷款;二是在不发放过桥贷款的条件下,在理财产品到期前提前募集下一期理财产品,用来解决上一期产品的兑付问题。如果这些手段行不通,就需运用银行自有资金救急,使表外风险转嫁到表内。
因此,眼下,冠以“盘活存量重要出口”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被银行寄予厚望,有机会成为未来非标转化的重要渠道。银行原来通过非标化工具做的授信项目,未来可以通过银行和企业合作,发行资产证券化的产品,银行再投资这些标准化资产。银行表外信贷也将逐渐过渡到资产证券化的模式。
但信贷资产证券化能否代替非标资产,仍须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