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何与自己的内心失散(图)

作者:侯金亮 发表:2013-09-15 16:4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看中国2013年09月15日讯】这是一个我们与我们自己内心失散的时代,少有人关乎自己的内心需要,外在的诱惑与压力,刺激着人们的欲望,制造着内心的压力。经济社会的飞奔和商业文化的盛行让人们物质上的丰裕前所未有,可也加大了人们的精神压力。残酷的生存竞争挤压着现代人。时代发展了,人们却与自己的精神世界越来越远,心灵的寂寞与空虚肆意扩张,成了主打,丢掉了最基本的精神眷恋,被戾气包裹的心灵,非但没有涤荡,反而增添了几分焦灼,人们被现代社会的浮躁与焦虑裹挟。

《新周刊》曾做过一期关于“外心人”的专题。文章一开篇就提到,“一直以来,外表波澜不惊,内心兵荒马乱,你知道自己身心不合一,精神世界外化、生活方式物化、面对社会石化。身未动,心已远,你成了外心人。”我认为,发明“外心人”这三个字的人是对当今中国社会有着透彻了解的,文中的另一句话同样发人深省,“新世代生活在一个外包的世界。从思想、情感、生活、娱乐到观念,什么都是外包的。其结果就是你人格的外化。在一个外化的世界,人们不诉诸内心,也懒得诉诸内心。”

远离了内心,没有了良知,我们就会变得自私和冷漠。清华大学的孙立平教授曾提出“社会溃败”的理论,他认为,对中国社会最大的威胁可能不是社会动荡,而是社会溃败。社会动荡是指严重的社会冲突会威胁政权和制度的基本框架,而社会溃败则是社会肌体的细胞坏死,机能失效。说的形象一点,动荡好比是健康的身体被别人打伤了,而溃败则是自身的组织或细胞出了严重的毛病。

孙教授的观点是颇为有道理的。社会溃败的种种征兆已经很明显,权力失控、社会底线失守、道德沦丧、利益集团肆无忌惮、社会生活西西里化趋势明显等。我们很多人情感麻木、对内心的认知处于一种忽略掉状态。现代人更像是被外在诱惑遥控指挥的“提线木偶”,有几个人是真正为自己而活,为自己的内心需要而活? 

尤其是现在的中国社会,绝大部分人是为他人的看法而活,是为了外在的扭曲的社会评价标准而活。譬如说,何谓成功?现在社会的通行标准是有钱、有权、有名。人们信奉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你身价几何?家里有多少套房产?身居何职?说到底这是以物质为核心的单向度的评价体系。

而至于你读了多少书、掌握了多少知识、收获了多少快乐,没人关心。正如《新周刊》里的这句话,“这个仿佛被按下快进键的时代,人们没有能力独立,忍受不了孤独,甚至无法独处。从肉体到精神,你已成为一个仰仗外物来不断充血复活的人。这听上去有些可怕,是的,你把你的灵魂软禁了。”

没有人再寄情山水,亲近自然,与自然合一,现代人的生活格局变得的愈来愈小,愈来愈狭隘,眼睛只盯着眼前与现实,暂时获取点利益就能让他们沾沾自喜。人们将自己关在几十平米的空间里,年复一年,即便里面的装饰再豪华,也只不过是个漂亮的监狱,禁锢了自己的内心。可以想象,在这样脱离自然的狭小且逼仄的空间里,人怎么会心胸宽广,怎么会不焦虑彷徨呢?

其实,社会溃败的根源在于内心溃败。我们不再关心自己的内心,被一些外在的虚妄所迷惑和诱使,导致欲望膨胀、心情烦躁、情感冰冷、无所畏惧、毫无信仰,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人性的恶犹如脱缰的野马。从食品安全乱想中可见,中国人真的没有什么不敢干的。经济富裕了,可贪欲把文明啃得瘦骨嶙峋。

“五色乱目,五音乱耳”,要重建内心,先要搞清楚是什么让我们的内心溃败,我感觉佛教中的三个字来概括最为妥当,就是“贪、嗔、痴”三个字。贪,是对欲望的执着;嗔,是对于喜怒的偏执;痴,是对于喜好的偏执。佛教认为,贪是佛教修行的大敌,是产生一切烦恼的根本,所以将贪列为根本烦恼之一,并将贪与嗔、痴等一起作为有害众生修行的“三毒”。

人心不足蛇吞象,一旦内心溃败,人们表现出来的欲望是难填的。拼命地占有物质,达到目标后又有更大的贪欲,达不成自己的目标就产生对他人或自己的怨恨,甚至因嗔怒他人而起仇恨之心,便会发生争斗,或导致互相伤害。陷入了一种“我执”的迷途,在痛苦中不断轮回。

毫无疑问,若要唤醒自己的内心,追随自己的内心,控制自己的贪欲,无非要重视自己内心的需要,一切发自本心、真意、自然,脱离虚妄。欲望越小幸福来得越简单,越容易。其实,泛滥的欲望是现代人痛苦的根源,很多人的欲望超出了其自身的承载能力,被欲望压得喘不过来气。

有这么一个颇值得反思的故事。一天,佛祖站在云端翘首俯瞰人间,他看到每一个城市都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每个人都奔着自己的目标匆匆独行,甚至急得汗流满面。佛祖若有所思地问他的弟子:“弟子们,你们看呀,人们整天都忙忙碌碌,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弟子们双手合十,恭声答道:“佛陀,人们整天这样的忙忙碌碌,不外乎是为了‘名利’二字。”

“那么,有了名利又能怎样呢?”佛祖接着问道。“有了名可以得到别人的尊重,有了利可以满足肉体的奢侈。”一个弟子回答。

“无名无利的平民百姓,他们整天到晚劳累忙碌,又是为了什么呢?”“佛陀,平民百姓劳累忙碌是为了养家糊口,吃饭穿衣。”一个弟子平静地答道。

“吃饭穿衣又是为了什么呢?”佛祖接着问。一个弟子站起身来,躬身答道:“佛陀,人们吃饭穿衣是为了滋养肉身,享尽天年的寿命呀!”

这个问题似乎又回到了原点。我们为了获取物质上的满足,不惜忽视健康,毁坏身体,而做着一切的目的还是为了身体的享受。台湾大学曾仕强教授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人生是为了吃饭,还是吃饭是为了人生?生产是为了做人,或者是为了生产而做人?原本十分清楚的事情,也由于身体挡不住欲望的诱惑,而引起很多的争议。

我们正在丢掉优秀的传统文化价值观,自古以来中国人讲究,尊天敬德、珍惜资源、天人合一的生存智慧以及指导解决社会问题的中庸思想、如何对待自身的修身克己思想等,在当今社会更具有指导意义。中国人讲究的培养直觉、谦逊、谨慎、远虑的教育方式,被美国人重视积极、行动、攻击和个人利益的教育方式所淹没。而中国又没有美国那种成熟的社会诚信体系和保障体系的支撑,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和自私。

我们到了该诉诸内心,找自己内心声音的时候了。在电影《死亡诗社》里,讲述的是基丁(Keating)老师带着他的学生“努力寻找自己的声音”的故事。基丁老师说,“同学们,你们必须努力寻找自己的声音,因为你越迟开始寻找,找到的可能性就越小”。的确,被欲望淹没的内心,早已灰头土脸,我们自己都看不清自己的内心是什么模样了。

人们的内心被物质主义遮蔽。可以说,这个社会,很多人患上了“流行性物欲症”。《牛津英文字典》里是这样描述的:物欲症,名词。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社会病,由于人们不断渴望占有更多物质,从而导致心理负担过大、个人债务沉重,并引发强烈的焦虑感。

美国作家约翰、经济学家托马斯与环境学家大卫三人联手写了一本《流行性物欲症》引起了较大反响。书中认为,人们都患上了“物欲症”,将“美好生活”等同于“物质生活”。过度消费就像流行性感冒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病毒,带动社会的购物风潮。这种行为,往往威胁人们的钱包、家庭。虽然这本书反思的是美国社会,可放在中国仍旧适用,因为很多中国人正是以模仿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为荣。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有两句比较经典的话:

在所有国家,物质主义都是人类心智的一种危险疾病,它在民主社会中尤其危险,因为,它与这些人最熟悉的心灵之恶巧妙地结合了。

大众总是偏爱物质享受之乐。这种趣味如果过分,很快就会让人们相信,一切皆为物。物质主义反过来最终会驱使他们疯狂地追求这些物质享受。

特雷莎的修女到美国接受一个名誉学位时曾说,美国这是她此生所到过的最贫困的地方。当然这里的贫困只是针对灵魂而言。若到中国,估计特蕾莎修女也会如此感慨。

《中庸》里有句话,子日:“人皆日:‘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阶之中,而莫之知辟也。”孔子说:“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被驱赶到罗网陷阶中去却不知躲避。这句话用在现今社会中再恰当不过了,人们已经跌入物欲的天罗地网之中,累在其中,而浑然不觉。很多人将物质利益当做人生最高追求,心灵日趋粗鄙。整个社会弥漫着物质主义,人们似乎只关心肉体欲望的满足,整个社会的物质充裕了,文化却陷入了贫困中。对此著名学者秋风的论述颇为深刻:

文化匮乏导致人退化为纯粹肉体的存在,人只关心肉体欲望之满足,必然以金钱为最高价值,以财富为人生成功的唯一标准。没有了文与规则的调整,人与人之间直接以欲望相见,致使每个人不择手段地追求个人物质性收益最大化。由此,人们之间无从建立信任、合作关系,而必然扭曲为相互猜疑、伤害的关系。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与官民冲突事件,固然有制度原因,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文化的严重扭曲与价值的扭曲。

无休止地追逐物质利益必然会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恶化。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人的内心溃败是社会失序的重要原因。社会问题频发说到底是人心出了问题,与其说是社会问题,不如说是人心问题。《大学》里有句经典的话,“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古人特别强调修身的重要性。修身就是修心,而这对于现代人来讲,是极为奢侈的。尤其对于年轻人,有时间宁愿到KTV蹦一蹦,吼一嗓子,也不愿意静下心来读几本书,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古人讲求以静制动,今人则是除了暴躁一无所有。古人追求“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信念,与之相比,今人的理想追求穷得只剩肉体的欲望了。我们与我们的内心,真的愈来愈远。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作者博客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