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买表的五大习惯(图)

发表:2013-10-08 12:3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看中国2013年10月08日讯】唯完美论

这是人们普遍的心态,都希望自己买到的东西是完美的,而且这种完美状态能保持得越久越好。从哲学角度来说,完美的东西并不存在。正所谓:“水满则溢,月满则亏”,没有真正完美的表,世上只有比较接近完美的表。任何一只在表店里还没被售出的表,如果你定睛细观,还是不难发现一些“瑕疵”(依然属于厂家严格界定的合格范畴),“表无完表”也是钟表的魅力之所在:计时指针是否精确归零、采用移印工艺的面盘是否有少许溢墨、日历数字是否出现在日历窗正中、鳄鱼皮表带是否在表店柜台射灯的长期炙烤下而留有斑痕、表底盖及机芯螺钉上是否有装配时留下的细微划伤……

表是人手制造的东西,天衣无缝只是理想,请客观地去理解完美。即使新表的一切都与完美非常接近,只要你开始佩戴它,各种痕迹会迅速爬上表的外观,难道我们就因为怕伤到表而不戴表了吗?无论多昂贵的表也不是为保险(放心保)柜准备的,我的忠告是:手表买来若不戴,还不如不买。试想一下,如果很多很多年之后你准备把自己相伴终生的爱表传给后人,一定是充满岁月印痕的物件才最有亲情的味道。

唯价格论

谁不想买到便宜呢?如果能花尽量少的钱购得心仪的手表实乃一件快事。奢侈品的一个特征是:即使有再特殊的折扣,其价格也要远远高过同类型普通产品。所以如果出现背离品牌附加值、材质附加值及工艺附加值的超低价格(如:原价的2~4折),商品本身一定存在问题。表面上看任何商品都存在“没有最低价只有更低价”,实际购买阶段,能享受到诱人低价是需要缘分的,同时也靠强大的钟表专业知识和信息灵通度。如果用相对稍低的价格拿到正确的东西,长远看一定划算且保值。倘若只是贪恋低价,由此导致买到不对的东西,那真是贪小便宜吃大亏。 

这里我要帮大家擦亮眼睛,但凡网上出现的诸如顶级名表“两折”的广告,一定是假表!没有其他可能。钟表消费的资深也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国内各大表行对于贵宾客户的优惠幅度通常比较到位,与店家稍加沟通,除“超级限量热门表款”之外一般会有比较好的折扣。这样的价格优惠,足以让“去境外购表”的诱惑变得苍白。

唯十大论

2012年10月8日,华语圈最著名的职业表评人钟泳麟先生在香港去世。回顾他老人家为中国钟表市场做出的诸多贡献,1999年评选“十大名表”堪称浓墨重彩的一笔。瑞士人从未评选过他们的十大名表,而钟先生1999年通过杂志票选得出的“十大名表”虽然至今仍存在不少非议,但其积极意义是不可磨灭的。今天看来,钟泳麟“十大名表”(简称“钟氏十大”),让20世纪90年代刚刚起步的华语圈名表消费新浪潮第一次有了比较正确的方向,仿佛混沌中的一道光。从那一刻起中国人才知道世界上真正被广泛认可的好品牌都有哪些(当时钟泳麟根据选票也排出了第11到第20的一个附表,只是流传远没有“十大”广)。“十大”一出,洋品牌只靠编故事就能挣大钱的时代因此一去不复返了。

但钟泳麟先生可能没有想到两件事:1.制表行业在近十几年来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很多品牌后来居上,也有一些大不如前。而现今的消费多样性倾向已不适合再搞一次“十大名表”评选。2.华语圈的广大钟表消费者非常偏爱当年评出的排名,奉为经典天天背诵,可背诵后既不再深入思考也不去关注新事物,以至于购表人只要进表店,询问店员“某某品牌是不是‘十大’,在‘十大’中排第几?”的问题依然不绝于耳。

唯超薄论

记得小时候听人聊起怎样去评价马匹的好坏,据说腰细、腿长的马就是好马。我相信真正的骑手或马术运动员不一定赞同上述观点,不过此即为大众观点。在很多产品的消费问题上都存在口耳相传的大众观点,如“开宝马,坐奔驰”之类。有些大众观点甚至与专业而客观的评价背道而驰,但由于流传甚广已无法扭转。在名表消费的问题上,中国人特别偏爱超薄表,特别是贵金属材质(黄金、白金、玫瑰金和铂金)的超薄表,如若表圈上再镶嵌点儿碎钻那简直是锦上添花。我考证的结果是:中国人日常公务场合戴表较多,加之手腕偏细,西服配贵金属超薄腕表自然最为匹配,其实也暴露出中国人日常从事体育运动的机会相对很少。不过当我发问道:多薄算超薄?世界上最薄的表有多薄?超薄表的弊端有哪些?恐怕只有专业人士能回答了。

首先,如果腕表搭载的是石英机芯,腕表之薄甚至可以与硬纸板相当,以斯沃琪著名的Skin系列腕表为例,仅厚3.9毫米,价格大约800元。也就是说超薄不一定就代表昂贵。机械超薄机芯加工难度比较大,行业内最以超薄机械表见长的厂商是伯爵品牌,伯爵超薄表的厚度大约为5毫米,售价要在10万元以上。片面地追求超薄,而不去考虑腕表的品牌、工艺、功能及一些技术参数,很难买到真正对路的东西。这也使境内外表店比较容易浑水摸鱼销售概念。最后需要提醒朋友们:选择超薄,优雅凝炼;但超薄表为了薄而损失了相当的坚固性,所以千万别戴着你的超薄表去打高尔夫、洗桑拿及游泳,甚至在太阳下面晒久了都不大好。

唯机芯论 

自诩为“玩家级”的消费者特别在意腕表机芯的话题,就像当年对表一知半解的我生生给制表业描摹出一道所谓“艺术类腕表”和“工业类腕表”的界限。但随着认识的加深,大约8年前我清醒意识到这条“界限”根本不存在,瑞士凡称得上顶级的表厂都在用工业的方式制表,扮演主力角色的是先进的数控机床,所以国内表店的销售人员刻意强调的“瑞士制表大师纯手工制造”,那是虚构的故事。当然制表行业离不开手工,好表的“好”字更多体现在机床加工完的初级零件,须经过人手在显微镜下精细打磨,这个过程是一分钱一分货。顶尖表厂均非常重视,而且瑞士一名基础打磨工的薪酬每月可达4万元人民币。瑞士中低端的表厂只做一半打磨甚至不打磨。机械机芯是否打磨与走时精度关系不大,只为看着养眼。所以表并非越贵走得就越准。自1980年代起,ETA这家瑞士最大的机芯制造公司逐渐掌握了85%的瑞士表机芯制造份额。

于是今天有很多玩家意识到收藏级别的表,强调机芯为品牌自产,不能从ETA公司购买。但随着本人对于瑞士制表业现状的深入探究,刻意追求“自产机芯”的想法显得有些幼稚。即使号称完全自产的顶级表厂,事实上机芯的很多核心部件依然需要从外面购买,比如:螺钉、擒纵装置、游丝等。现代化大生产,分工合作都很正常,只要走时准确、工艺达标、造型美观的都是好机芯。能否保值、增值要看市场的认可度和你的初始购买价格。总之对于“唯机芯论”不能不认真,又不能太认真。

总结:

你越喜欢表,越会发现表这个东西很难直接用“好”与“坏”去区分,品牌和品牌之间,产品和产品之间仅是特点不同,侧重点不同。如果你被一款表的某些特点深深吸引,这些特点又是别的表上没有的,而且价格你能接受,那就放心去购买吧。

来源:精品购物指南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