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民资开放,武汉叩响玻璃门

作者:陈宁一 发表:2013-12-09 09:1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看中国2013年12月09日讯】武汉正在进入一场向民营企业打开大门的全市总动员,但能否敲开这道横亘在中国所有城市中的坚硬的玻璃门,依然还有待观察。

武汉正在进入一场向民营企业打开大门的全市总动员。

南方周末记者获得的一份政府文件显示,武汉每个政府部门都被详细分配了任务。比如,市国土局要帮助民企进入“三旧”改造,发改委则需要引导进入电站、煤炭等能源领域,新闻出版局则要支持民资投资参股报刊的发行、广告等业务。

对一些投资比较大的项目,财政还会把地方收入的一部分拿出来进行奖励。比如,当年完成投资额超过10亿元、5亿元、1亿元的项目,对项目管理团队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分别给予100%、70%、50%的奖励。

整个武汉,都对民营企业给予了前所未有的热情。2013年新年时市长公开表达愿景:“到2016年,要力争民营经济总量实现翻番,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50%以上。”

这位市长曾经公开坦陈过对民资发展不足的遗憾。他举例说,东风汽车在浙江就培养了一批上亿、几十亿的零部件配套企业,近在眼前的湖北武汉企业,却放过了“大肥牛”。他甚至在招商引资时遇到过一个帮东风做油漆桶注塑机的企业,一年好几亿销售规模。产品是在浙江做好后,运到武汉来。

为此市长公开要求全市“见面就谈投资,使创业成为全社会的时尚;把创业者树立为城市英雄,要崇尚、崇拜他们”。

不过,向民资开放虽呼声已久,而且中央政府也不断以最高层表态以及两次推出“非公经济36条”等方式加以推进,但敲破坚冰始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武汉大规模地向这一难题发起挑战,自然也就率先遇到诸多障碍,并因此而留下许多探索的经验或教训。

螃蟹来了,怎么吃

尽管项目盈利模式还不清晰,但李义打算,一旦政策出台,马上参与竞争。

政府工程在商业模式上的变化,是可见的改变之一。

2013年9月16日,武汉市城投公司于工商联组织的交流会上宣布,计划在武汉市中心城区停车矛盾突出的地段建设100个公共停车场,新增公共停车泊位约3万个,投资估算总额153亿元。

“螃蟹来了,怎么吃?”是摆在李义(化名)面前的难题。

他所在的是一个做钢结构的民营企业,更多的时候参与道路、桥梁建设,依靠从一些大型企业那里分包工程,每年营业额已经做到了十多个亿。例如武汉正在修的一座桥,他们就拿到了一个亿的工程。

2年前,李义被公司招来,专门成立了停车场投资建设部门。他们判断,武汉市为了解决停车难问题,必然要发展停车场,这是一块大蛋糕,而钢结构公司有优势。

但两年了,李义还未做成一个项目。

一开始,他们尝试做立体停车库,“只占地约50平方米,可以停车50辆。得节约多少土地!”但这个计划跟市政府规划相冲突,土地用途没有纳入城建规划,批不下来。而且这属于高层建筑,有碍城市景观。

小区停车场成为次优选择。但又因为住户不同意,没能做成。

但武汉此次向民企开放项目就包括停车场,这让李义又看到了希望。

武汉准备拿出10块地做地下停车场,让民企参加。李义和其团队看好了一个项目,进行了调研。

李义算了笔账,虽然政府答应配给约8000平米的商业面积,一万七千平米做车位。但整个项目做下来,利润率只有约5.7%,“还不够还银行利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武汉开始研究困扰民企进入停车场项目的头号困难——土地供应。

南方周末记者看到的一份相关部门内部文件显示,武汉市正在进行的研究中,打算将纳入政府规划项目的土地按照工业用地价格20%作价,商业面积则按照商业用地价格20%作价。没有纳入政府项目的综合性停车场项目,企业拿地按照工业用地的20%作价,商业部分则按照商业用地的50%作价。

不过,这份计划仍然没有最终通过,目前正在讨论之中。

尽管项目盈利模式还不清晰,但李义打算,一旦政策出台,马上参与竞争。“这是抢占资源,哪怕土地等待升值也好。”

但他接下来马上要发愁的另一个问题是,政府公司将在同一个领域出现。

“武汉市城投已经成立了停车场公司,对这一块也蓄势待发。”李义透露。对于能否竞争得过政府公司,他并不抱太大希望。“但是,一个项目起码要1亿多,政府公司吃不下那么多,剩下的我们有机会。”

打开大门并不容易

民营资本进入相对较少的基础设施,正是武汉最需要资本进入的地方。

在武汉市工商联经济部相关负责人尹长先看来,武汉市向民资开放的尝试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了,“现在,将系统、全面”。

不过,他们却遭遇了尴尬。

2013年6月25日,武汉市发改委和工商联举办了一场促进政府项目和民企对接的座谈会。会上,市发改委主任向到场的二十多家民企负责人推介项目。

“我们原本以为是按领域和企业介绍项目,结果大多数是体量比较大的公共设施。”参会的武汉人福医药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王学海回忆。

当时有企业家提出,这些公共项目多数是民企无法进入的。后来有领导出来说话,表示要让工商联准备一些能让民企参与的项目推介。

这显示了武汉市期望引入民资时面临的困局。

《长江日报》报道,目前,武汉的民间投资集中在工业和房地产领域,城市基础建设领域是“短腿”。2012年民间总投资2582.2亿元,仅有17.6%投入基础建设。

武汉市发改委向南方周末记者提供的最新统计显示,2013年1-8月武汉市民间投资完成2162.9亿元,同比增长34.6%,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7.4%,比同期提高5.9个百分点。

其中,工业民间投资完成888.21亿元,同比增长48.9%;房地产民间投资完成983.25亿元,同比增长31.4%;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完成163.86亿元,同比增长7%。

其实,民营资本进入相对较少的基础设施,正是武汉最需要资本进入的地方。

2013年,武汉市决定开展“城建攻坚”计划,期待在五年内,建成“中部第一、国内一流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为复兴大武汉奠定基础。”计划包括24类工程130个项目,投资约8000亿。

武汉政府发布的《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显示,重点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鼓励民资参与公路、桥梁、隧道、水厂、污水处理厂等的建设。

坚硬的玻璃门

这些问题就像玻璃门,让民企看得见机会,却进不去。

一边是想引而不得,另一边却是想进而不得其门。

武汉市工商联多年前就试图为企业和政府部门搭上线,举办了一些招商中介会。商会经常请来城投、水务等相关部门与武汉市一些民企座谈,常常能发现这种尴尬。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商联人士表示,有一个生产电梯的公司,其产品性价比颇高。产品在武汉市以外市场得到认可,却总是拿不到本地业务。老板不甘心,多次通过工商联上书省市领导,领导也批复要求各部门支持,但几年来,还是没有成功过。因为竞标过程中总是会有一些要求达不到,被刷下去。“例如投标往往会附带一些条件,像为某些企业量身定制的要求。”

类似的问题,曾引发很多本地企业不满。武汉市发改委主任曾带着各处室领导来工商联听取企业家意见,反映最大的便是竞标的不公,以及立项时各部门“踢皮球”。

“民企往往陷在不公平竞争的窘境里,”伍新木说,像竞标时设置门槛等,“实际是定向分配资源”。

另外一种普遍的担心,则是民企投了钱也没有相应的话语权。

这些问题就像玻璃门,让民企看得见,进不去。

一名从事基础设施建设的武汉民企负责人印证了这样的顾虑。他列举了所在企业与政府合作中的问题,比如资金回笼慢,效益没有保障,即使是说财政担保,也没能兑现。“我们的项目款最长时间拖了3年都没拿到。”

他所在的公司,70%以上政府项目回款需拖延好几个月,造成的财务和利息压力很大。为此,公司只能采取人盯人战术讨钱,但还是常常讨不到。

他们遇到的另一个问题是,拆迁、征地、审批等原因导致工期无限期延长。这个公司曾经做过一个项目,谈下来后,因领导换届,经办的人调走,导致项目迟迟无法开工。

该公司规模达到近50亿,但在湖北只有几千万项目,目前对武汉市提出的政策也是持观望态度。

“诚信缺失,成了政府无法调动企业积极性的重要原因。”湖北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说。政府承诺的条件无法兑现,但企业投入了大量钱和精力去做,最后无法脱身。

如果要打开这扇玻璃门,政府就得从改变自己做起。

制度之墙

即使在武汉领全国开放之先的一些领域,要想进一步开放,也面临着许多制度桎梏。

制度方面的禁锢,也是民营企业眼前的一面墙。

比如在医疗领域,武汉在全国走在开放之先,民企已经可以办医院、药厂、保健机构等等。但即便如此,要想进一步开放,也面临着难以解决的制度困境,其中许多都是全国性的制度桎梏。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下称亚心医院)是一所开办十几年的民办医院,董事长谢俊明说,他们遇到的关键问题是几乎所有优质人才都被公立医院垄断。

“医疗人才需要大的品牌(公立医院)、提供大的舞台(病人),能经常通过医疗领域的研讨会保持处于职业圈子里(同行业的认可)。最后才是高的待遇。”他说,民企经常无法提供前三个条件,而导致吸引不了人才。

这几乎是民资进入医疗行业绕不过去的坎。

在谢俊明看来,亚心医院之所以能做到现在的程度,是因为十年前,请来了唯一的心脏科工程院院士朱晓东做院长。在他的号召下解决了专业人才问题。

尽管政府希望民间资本成为撬动医疗体系的力量,但体制上的制约让事实显得残酷。

作为民营医院参与公立医院改革的试验,亚心医院“托管”了武汉市第七医院。

七医院人员分为事业编制和企业编制聘用人员,造成管理混乱。谢俊明希望改变,曾求助于政府,但相关部门称,“国家没有政策,没办法改”。最终不了了之。

亚心托管七医院后,每年亏损。唯一好处是亚心多了一个医疗点,能接纳更多病人。

但这些问题,在全国的医疗制度框架下如何突破,依然是横在武汉面前的难题。

小城市的路

一些民营企业,绕过大城市,在小城市找到了自己的市场。

一些民营企业,则在多年的摸索中找到了自己独特的路径,转向更小的城市更小的项目。

太平洋十三集团在湖北投资5年有余,其投资战略是,放弃一、二线城市,专攻三、四线城市。首席运营官张琳苒介绍,他们主要在襄阳、黄冈、十堰等县市投资,计划在湖北投资三百多亿,已经做了五十多亿。

“一线城市做项目,公关费用很恐怖,而且公司太多,出了钱人家也不大待见。小城市就不一样。”张琳苒说。三、四线城市的项目体量不大,三五年就能回收,利润保守估计有35%。

投资的方向,则正是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他们在湖北市场第一场“战役”是老河口市。

当时的项目,地方政府资金吃紧。双方想了个办法,政府出土地,公司拿这个土地去银行担保贷款一个多亿,这笔钱给政府。企业采取先建设再移交的BT模式,垫资做这个项目,做完验收后地方政府再付款。

“这样做的好处是我们投资回报有保障。地方政府缺钱,我们不但带钱来做项目,还利用我们的融资平台,帮其向银行贷款。”张琳苒说。在他看来,这是太平洋能在湖北攻城略地的秘密。

凭借这个,他们有时候甚至能打败国企。

2011年3月,太平洋为拿到丹江口市东环路工程展开竞争。这一工程投资约在6个亿左右,直接对手则是以一家知名大型国有集团为代表的国企。而太平洋最终拿到这个工程。不过,随后的东环路延续工程中,这家集团还是加入了进来。

太平洋代表了一部分民企的想法,不愿意进入大城市项目,却能进入小城市项目。张琳苒说,“我们去竞争小的三、四线城市,赚短平快的钱。”

来源:南方周末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