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史的一部份 战神白崇禧(组图)

发表:2014-07-06 00:3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2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白崇禧(网络图片)

他的一生,可说是民国史的一部份,因为他18岁就以学生军敢死队的身份赴武汉参加辛亥革命,成为缔造中华民国的一份子,从此戎马大半生,参与了中华民国的兴衰,南征北伐,重大战争无不参与,他就是战神——白崇禧

白崇禧(1893—1966),字健生,广西桂林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国民党桂系中心人物,一级上将,现代杰出军事战略家,抗日持久战最高战略制定者,国军多场重大战役策划部署指挥者,中华民国首任国防部长。

白崇禧胆识超人,用兵机巧百变,谋略深远,记忆力惊人,善于捕捉战场信息,在国军中享有“小诸葛”、“今诸葛”、“当代张良”、“近代第一龙韬虎略将军”、“常胜将军”等美誉,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为国共名家公认,甚至侵华日军也尊称他为“战神”。

北伐期间,白崇禧被蒋中正总司令亲选诚邀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兼任前敌总指挥,从广州一路摧枯拉朽打到山海关,被誉为“指挥能事回天地”,“完成北伐第一人”。

而在日本侵华之后,因中日两国经济和军事实力相差极其悬殊。面对拥有强大陆海空作战力量的日军,如何制定出真正有效而又符合中国国情的抗日整体战略,对国家存亡、民族安危和抗战全局生死攸关,至为关键。而白崇禧在武汉最高军事会议上提出“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以游击战辅助正规战,对日本人长期抗战”的持久战战略。这战略旨在把日军拖入中国广大内陆的泥淖里面,拖长日军的补给线,从而由军事战发展为政治战、经济战,向敌发动长期总体战,削弱消耗敌军优势,最终战胜日军。此一战略思想被当时军事委员会采用,从此成为国策和抗日最高战略方针,影响抗战至巨。

除了提出深谋远虑的成功战略外,在抗日期间,白崇禧参与并指挥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保卫战(武汉会战),三次长沙会战,桂南会战——昆仑关攻坚战,桂柳战役。在日本人的战史中,昆仑关战役和桂林保卫战是日本侵华战争中两次认为中国军队的勇猛程度要超过自己的战役,这两次战役的总指挥官都是白崇禧。

可笑的是,对于抗日这段历史,中共除了无视国军浴血抗战八年的史实,谎称国民政府不抗日外,竟还曾利用投共的李宗仁机要秘书程思远伪造历史,称白崇禧提出的持久战战略思想是因为受到毛泽东的启发。

日本投降后,这块土地上的战火再度暴发,在国共内战期间,白崇禧督战国军在东北四平大败并几乎彻底歼灭林彪共军;在大别山将刘邓共军由12万人剿为7万人,且蕺重尽失。1949年,在最艰难困苦的时刻,坚拒毛泽东50万兵权的高价诱降,在湖南青树坪再败林彪共军,最后与百万林彪共军战至最后一兵一卒,终于无力回天,永别大陆。

对于那时候政局的危险处境,有人投共,有人到了香港,也有的人到美国,而白崇禧的选择是民国。如他的儿子白先勇所说的:他自己是向历史交代,因为他的一生中,他参加过武昌起义,就等于见证了民国的诞生,等于是看到自己的一个孩子的诞生,而且他也参与了。第二,北伐时是他坚持到最后完成的,抗日战争的时候几乎所有重要的战役他都参加了,国共内战的时候他也是战争到最后。所以,他整个的一生都是在为民国打仗。我想,最后他不去美国,因为死于异地不是他的选择,他的选择是民国。他到台湾去是求仁得仁,死得其所。


1963年1月,白崇禧、白先勇父子在台北松山机场的合影,父子一别,竟成永诀。(网络图片)

来到台湾后,1966年12月2日,73岁的白崇禧因心脏病突发逝世,医生研判,是冠状动脉梗塞。当日,白崇禧之子白先敬看到父亲遗容,平静安详,大概病发突然,没有受到太大痛苦。

然而对于白崇禧的死因,多年来,两岸却有各种谣传版本,传得沸沸扬扬。对于“蒋介石派人下毒杀害白崇禧”的说法,白崇禧的儿子白先勇认为这纯属荒谬八卦谣言。

白先勇表示,散播这个谣言的人是台湾的一个退休中下级特务,叫谷正文,自称是蒋介石安排的监控白崇禧的小组成员之一,他觉得知道很多有关白的事情,自称最后是奉蒋介石的命令,在酒里面下了毒,还叫一个女护士、女间谍去下毒谋害。但事实上那个小组根本就没这个人,而且谷某也没资格、没有机会见到蒋介石。第二,当时白崇禧在台湾呆了17年了,在军政方面完全没有实权,而且跟外面没有联系,蒋没理由杀他。第三,白崇禧是在美国受过罗斯福总统授勋的,就国际影响而言,蒋也不会杀他。

英雄去世,蒋中正总统第一个前往祭悼。由何应钦、孙科、陈立夫、顾祝同等200余人组成治丧委员会,以最高军礼和国葬规格下葬白崇禧,蒋中正亲笔题词颁发“轸念勋猷”挽额及“旌忠状”,葬礼备极哀荣。12月9日上午在台北市立殡仪馆举行公祭后,由四位国军一级上将顾祝同、周至柔、余汉谋、黄镇球,在白崇禧灵柩上覆蓋中华民国国旗,后被安葬在白家“白榕荫堂墓园”。

白崇禧墓园最高处,建有“崇禧清真寺”一座,寺前矗立一座似镧一样的冲天柱,镧前刻“忠肝义胆”、后书“仰不愧天”。镧身左右有“桂林白崇禧”书两联:“孤臣秉孤忠五马奔江留取汗青垂宇宙;正人扶正义七鲲拓土莫将成败论英雄。”这是白崇禧于1947年在台南手书郑成功的楹联,这也是他的心志和生平写照。



来源:看中国编辑整理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