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个怎么样的国家?(图)

作者:颜昌海 发表:2014-08-29 00:3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网络图片/看中国配图)

美国是个怎么样的国家?一个完美无缺的民主社会还是一个贪婪的资本主义魔窟?著名记者威廉•曼彻斯特的《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社会实录》给了我们绘形绘色的回答。

这是一本历史书,但又不只是一本历史书,作者从1932年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上台前后一直写到1972年的水门事件,勾画了整整40年间的美国历史。但笔触所及,却远远超过了简单的史实,而往往给人以极其深刻的洞见。新闻记者写历史,难免有些杂乱无章,而且分析得未必事事在理,但作者的叙事能力的确不凡,事实上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我们听说的很多关于美国的小故事都来自这本书。

作者用“光荣与梦想”做标题,但全书很少发出赞美的声音,相反,作者对历任总统的政策都做了尖锐的批评,对每个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和人们的精神风貌都做了深入的反思。虽然身为自由派的民主党人,但作者却毫不避讳民主党的光辉领袖罗斯福和肯尼迪的个性缺陷和政策失败,同时也真诚地赞扬了共和党总统的取胜之处。

什么叫做“新闻自由”,一个普通记者能够这样“肆无忌惮”地抨击国家领导人,这就是新闻自由。

对比下前苏联同一时期的历史,作者在本书中提到的人物和言论之多,令人叹为观止。前苏联的人口与美国相当,但斯大林和赫鲁晓夫几乎占据了这一时期的所有光芒,剩下的只有尤里•加加林这样的英模人物,还有千人一面的附和,在前苏联只有人民却没有人,甚至很多人在被大清洗之前的供词都是一模一样的。而在美国却是人尽其才,罗斯福总统去世时,民主党有杜鲁门和贝尔纳斯这样的人堪当总统大任,塔夫脱和威尔基等共和党人也毫不逊色。

专制社会纵有什么好处,但就统治者一人要剥夺无数人出人头地机会而言,这个统治者就该死去,这种社会就该灭亡。也正因为如此,纪伯伦曾经说过:“什么事情对心脏好?爬树和做爱;什么事情对心脏不好?与伟人生活在同一时代。”

美国的政党政治,是贯穿本书的主线,坦率地说,政党政治是有其混乱和不利的一面。美国国父华盛顿和麦迪逊都认为政党可能包办政治,排斥党外贤人,政党间的竞争可能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政党纪律又可能限制党员的自由和独立。但政党的形成发展还是势所必然,因为组党可以形成更大力量,取得竞选胜利,民主政治是责任政治,执政党和在野党归属分明,有利于选民选择。

美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在于它的松散性和竞争性,这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国父的忧虑。一个典型例子就是本书中提到的。共和党要推出一个合格的候选人竞选加州众议员,所以找到当时还不是党员的尼克松。共和党的调查人员佩里问尼克松:“你是共和党的吗?”尼克松停了一会才回答:“我想是吧!上次大选我投杜威(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票。”佩里说那就行了。

这一简单的对话,最终为美国带来了一位杰出的总统。

很多人谈论美国政治制度,总是喜欢强调“三权分立”。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在本书中人们就可以看到,总统、国会和最高法院之间矛盾激烈,联邦政府和州、地方政府争执不休。美国的制度重在权力“制衡”,而不是“分立”,事实上美国副总统同时也是参议院议长,最高法院法官则由总统任命并由国会批准。只有相互制约和监督,各部门才能更好地自行其责,不会殆政。

谈到这里,不能不追溯到赋予美国政治制度合法性的宪法。虽然美国并不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但美国宪法却是延续至今最古老的宪法。美国宪法之所以能够延续至今,成为维护国家稳定的根本,还是在于它自身具有合法性,这是经常被人忽视的一个事实。宪法绝不仅仅是存在于纸面上的东西,而是存在于国民心中。美国宪法的合法性就源自这样一个过程:200多年前各州选出自己的立宪代表到费城开会,制定出宪法后再由社会各界争论,在杰弗逊等人的反对下又产生了10个修正案,这样最终宪法及其修正案才得到各州议会批准。

相比之下,政府的产生是在宪法产生之后的,政党的出现则是更晚的事情。在很多国家,这一过程却恰恰相反——宪法是由政府或者某一政党制定的,这样一来宪法的份量就大大折扣。宪法是赋予其他法律和相关制度合法性的,既然宪法都如此,那么法治社会又从何谈起?

的确,美国的制度无法完全避免政府不作为和腐败。胡佛总统的不作为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经济的恶化和社会的动荡,而罗斯福和杜鲁门时期庞大的政府部门更成为腐败之源。但是美国的政治体制总是能有效地控制住这些弊病,不会让这些弊病进一步发展成不可治愈的顽疾:国会成立专门委员会进行调查,反对党议员予以揭露和抨击,新闻媒体抓住任何细节问题不放,胡佛和杜鲁门所在的政党都被选下台。

本书中提到的一个例子真的颇让人感慨不已。罗斯福总统突然去世,副总统杜鲁门接任总统,新总统提起关于他在康涅狄格大道那套公寓的遗留问题:“我们的家具现在还放在那里,还会放一些时间……但是我已经付了本月房租,而且下月他们如果还没有把白宫重新布置好,我还要再付一个月房租。”这样的话真的不像是一个马上要成为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人说出来的。要知道,哪怕是在一个小国当上一个小官,也常常是呼风唤雨,朝鲜人已经饿成那样,金正日还在花天酒地,动不动向世界挥舞远程导弹和原子弹。

民主社会未必不会犯错,一个典型例子就是1944年罗斯福已经病入膏肓,可是老百姓还是把他继续捧上总统宝座。这样做的一个恶果与中国直接相关:1945年罗斯福在状况极其不佳的情况下与斯大林举行了“第二次慕尼黑会议”——雅尔塔会议,出卖了蒙古和中国东北的权益,还有东欧弱小民族的权利。

但是民主社会再犯错,也是老百姓犯错老百姓承受,而专制社会犯错,则是统治者犯错老百姓承受,就这一点而言,民主社会也具有无可争议的优越性。

没有人甘愿因为思想观点或者信仰被捕或者屠杀,在利益受损时不能公开呐喊。社会各阶层乃至每个人之间的利益难免不时发生冲突,靠专制来暂时压制一方而使另一方受惠的做法是不公正、不可持续的,最后往往导致被压制一方采用最激烈的手段来抗争。而且专制统治者即使有心调和社会各阶层利益,但也往往力不从心,最后甚至社会各阶层都反对他——因为他没有社会各界选出来的合法性。看看法国大革命吧,最先发难的是贵族而不是资产阶级或者普通市民。沙皇被推翻时,甚至调不动一个团的兵力来保卫他。

美国的种族歧视和暴力,自当是它的一个严重问题,本书中对3K党和其他种族主义团体的暴行也进行了一再抨击。但为什么美国有这么多的种族问题呢?其实想想就明白了,美国是世界上种族最为多元的国家之一,洛杉矶的小学有81种语言在使用,极少是欧洲语言。纽约市的非英文期刊数量远多于英文期刊数量。这就好比美国的车祸很多,但这并不是因为汽车或者道路差,或者美国人不遵守交通规则,而是因为美国汽车太多。

美国的制度在解决种族歧视和暴力方面已经取得很大成就,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很明显的例子就是,美国废除种族隔离运动最早是从最高法院的判例开始的,杜鲁门、艾森豪威尔和肯尼迪总统在推动平权时远比大众积极得多。在联邦政府的逐渐冲击下,美国公众也在不断改变看法,从而为种族平等铺平了道路。奥巴马当选总统,正是美国这方面成就的最好证明。

相比之下,专制制度下种族和民族问题似乎更少,社会显得更加平静。

1970年代,前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骄傲地宣称这个国家已经没有民族问题,全国已经成为单一的“苏联民族”。可是这种成就是如何取得的啊?它靠得是普遍压制各民族的利益,车臣人被从高加索集体流放到西伯利亚,活跃了几百年的哥萨克被斯大林集体消灭。不错,1970年代的前苏联看上去是很稳定,可是仅仅过了十多年,这个国家的民族矛盾就以最激烈的形式爆发出来——15个加盟共和国全部独立,车臣人的恐怖主义活动至今仍然此起彼伏,俄罗斯境内的民族独立活动依然不断,许多独联体国家内部的民族冲突也从未停歇。

美国建国两百多年来,也一再遇到严重的危机——英国入侵、内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大萧条、共产主义和法西斯的威胁,但在危机面前,绝大多数美国人并没有抛弃甚至反对这个国家和它的制度,而是坚定地捍卫它们。

四年一次的总统大选、两年一次的国会改选从未间断过,美国旺盛的生命力正在于此——美国并不完美,甚至非常不完美,但它近乎完美的制度模式和价值观一直拥有不可抗拒的感召力,可以允许不断地改进所有不完美之处。

相比之下,在前苏联行将灭亡的时候,不仅老百姓反对它,甚至连绝大部分各级官僚都纷纷跳船。

相比之下,无论是古代的君主专制,法西斯德国的统治,还是共产主义苏联,或者佛朗哥右翼独裁之下的西班牙,都无法与美国制度的稳定性相比。

谈论美国的优劣,真希望中国能够取长补短。

不在乎美国现在有多么富裕,技术有多么先进,这些都是次要的。

要知道,鸦片战争前后中国依然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200年前美国的经济和技术显然比中国落后得多,但它只用了200年就赶上了中国5000年的成就。

也正因为如此,内在的东西更值得中国人反思。



来源:作者博客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