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为什么都对下一代看不顺眼?(图)

发表:2014-11-10 00:0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前几天跑去同事家玩,她拿出一个饼干盒子,打开,里面装满了她父亲写给母亲的情书。有的用的还是当时特时髦的航空信封,封口是蓝红相间的斜条纹,右上角有方方正正的小框,里面写着:航空信封。

同事饶有兴致地打开信给我们看。这是六零后的典型情书——不谈情不说爱,只谈理想。至多至多,是写首不知所云的诗歌。比如她爸爸信中这首“梦”。天空大地铺垫一番,绿叶红花讴歌一番,最后从云霄跌落到凡尘,犹如猪八戒从天宫被扔到高老庄——醒来,一场黄粱美梦。信纸早已泛黄,底下写着,1983年3月。

八十年代的大学生写情书,不敢捅破窗户纸,还没有和对方短兵相接的勇气。

聊着,同事的妹妹回家了。90后的孩子,刚刚上大学,打扮的比我们都成熟,脱了鞋坐下来就问我们身上的衣服牌子。

几年前咱们这帮80后还在学校里追逐打闹接受体罚,转眼间,90后已经拎着LV的包擦着香奈儿的粉,嘴上叼着细细的烟坐在三里屯酒吧里用外语熟练背诵各国潮牌和明星八卦了。很多八卦都是90后给我普及的。比如说范爷的妈当年卖尽家产花一百万给范爷赎身,现在范爷的出场费按分钟计算;黛米摩尔刚出道时就是新墨西哥州的一个乡下女人;而刚刚入土的撒切尔夫人创造了世界上最伟大的食物你知道是什么吗?——Bingo!就是你手里的冰淇淋!

嘴里不说出几个外国名字,手里不拿着几本时尚杂志,就说明你身上的普罗气还没有洗干净,九零后会用手指头点着你,说你只配去读青年文摘,Elle和GQ落在你手里有点明珠暗投。

如果说我们80后这一代对于上世纪的历史,对那些欲说还休的伤疤还有隐隐的记忆的话,90后就已经向“物质享乐主义”缴械了。没有品牌没有明星没有八卦,日子真不知该如何继续。意大利的华伦天奴法国的爱马仕,英国的麦昆美国的CK,就如同地中海的阳光意大利的时装周,法国的老佛爷百货以及伦敦大本钟一样向我们所有人传销了另一种生活的风格和姿态。其实看看父母们的老照片,和我们其实没有什么两样,当年的飞机头喇叭裤不照样是追赶潮流么。到底什么东西变了?

我只知道什么没变。

像这些已经翻烂了的日记和情书,不管隔了多少年再回头看,那是结结实实存在的东西,那饼干盒子里是任凭徐志摩还是郁达夫都写不出来的荷尔蒙,浓得化不开,销不毁也删不掉;如今山盟海誓可以在微信上群发,发照片必须先ps美图,感情只求激烈不求持久,头天微博秀恩爱第二天就三十刀报销一条人命。我们头脑中的那些本来坚持的观念,一些类似于动物本能的根深蒂固的东西,已经开始慢慢动摇了。可我们都还不知道,究竟是我们赶不上了,还是我们守不住了。

咱们80后一代集体变“老”了,开始怀旧了,感觉“不会再爱”了。可我们80后又觉得90后“爱”得太随便太容易了。大家为什么都对下一代看不顺眼?

为什么?我也不知道。我相信大多数人也不知道。我只隐隐觉得,很久很久以前,猪是慢慢长的,鸡是慢慢养的,耗子是怕猫的,坏人是怕好人的,结婚是要先谈恋爱的,照相是要穿衣服的,同学之间是不互相下毒的,俊男美女是不用硅胶填充的,演员拍戏是不用陪导演睡觉的,白痴是不会当教授的,万事万物,是有操守的。

我们不像60后70后那样曾经对一个理念一个主义有过坚定热忱的信仰,也不像90后那样因为没有历史的记忆而自信满满一路高歌。处在一个被时代过渡了的地带,大家面面相觑,都有了夺路而逃的意思。可又能逃到哪儿?逃到回忆里吧,只有在回忆里我们才能握住点什么,才能找到点儿存在的痕迹。

我们的心态和生态已经很脏了,太干净的东西没人受得了。

上个月在MAO听彭坦唱歌,散了之后大家嬉笑着往回走。一个哥们突然愤愤朝脚下吐了口吐沫,说,我觉得这个社会不配拥有孩子。大家突然一下沉默了,谁都没有说话。

其实我相信过不了多久,他会迅速忘记自己说过的话,迅速结婚生子,向这个变化太快的社会缴械投降,我们会和所有60后70后一样,过着最普通不过的生活上着最普通不过的班,偶尔想想那些遥不可及的梦想混到六十多岁退休,说不定还要为养老保险犯愁。我们可能会非常沮丧的发现我们什么都改变不了。

但是所有人必须清楚,我们这一代回答不了这一代的问题。犹如我们照镜子,看到的往往不是最客观的自己。上一代也回答不了。因为上一代往往看不惯下一代,这是常理。就像70后说我们80后“暮气沉沉”,我们80后再说90后“没有信仰”,心态都有点酸葡萄。

告诫我们80后“莫让青春染暮气”,我只想轻轻问一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来源:网文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