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国有资产补充社保基金已经提了二十多年(图片来源:网络)
【看中国2015年04月19日讯】在3月份的时候,中共政府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演讲时称,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的公平办法,就是“划拨部分国有资产,充实社会保障基金”。
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就已经有划拨国有资产充实养老金的提议。20多年间的曲折往复,折射出权贵利益的籓篱使中国改革艰难不前。
经济学家们在研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时,就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提出了不同的补偿办法。就是在现有国有资产中切出一块来做补偿,但是,这都受到一些政府职能部门官员的反对,补偿未能实现。
从1998年起,大陆各地的养老保险基金陆续进入了当期收不抵支的困境。1999年,中国有25个省区市出现赤字,个人账户被挪用超过1000亿元。社会保障体制不能改革,由此造成的社会矛盾开始凸显出来。
1998年开始的国有经济改组过程中,超过3000万的民众失业,中共政府谓之“下岗”。当时流行的做法是,由企业实行“买断身份”,即按照职工工龄和工资级别予以一次性现金补偿。失业和退休职工拿到的一次性补偿,并不足以维持生命余年的生活。2000年初至今,一些地方的民众由于生活困难,不断爆发了大量群体性事件。
知名经济学者吴敬琏曾感慨的说:“从国有资产中‘切一块’的建议遭到社会保障主管机关的反对,最后被搁置,使行政主管机关对社会保障基金的收缴、保管和发放全权处理的权力保持不变。所以这里涉及的,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与一些人的权力和利益相关的政治经济学问题”。
2003年中共政府的“两会”上,身为经济学者的吴敬琏与林毅夫联合提交《关于划拨国有资产归还国家对老职工社保基金欠账的建议》。这份编号为“3352”的提案写道:“这是一个关乎数以亿计职工基本权益和政府的政治信誉的最大问题”,“现在国家还拥有近10万亿元的国有资产,提出账面债务后的净资产约有五六万亿元,用一部分绰绰有余”。
2004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采取多种方式包括依法划转部分国有资产充实社会保障基金”。
财政部原部长刘仲藜和吴敬琏给温家宝写信说,划拨国有资产有利于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如果不在此时将部分国有资产划拨给社保基金,将来财政将不堪重负,最终负担将转移到现有和未来的劳动人口身上,导致养老金缴费状况恶化和劳动力市场效率降低”。
现在中国的社保基金管理体制扭曲变形:行政管理机关和基金管理机关合一,他们只对上级行政机关负责,基金收支无需向受益人报告,也不受他们的监督。因此,官员容易以权谋私,致使贪污和挪用人民“保命钱”的行为多发。
据统计,1986年-1997年,中国有上百亿元社会保险基金被违规动用。2006年发生的上海社会保险基金“窝案”更令民众震惊。该案侵占社会保障基金金额达百亿元,而且牵连出众多高官。
与此同时,社保基金的缺口继续扩大。但相对于以万亿元计并且还在不断增加的养老金支出缺口,社保基金的结余只是杯水车薪。尤其是上海,这个中国老龄化最严重的城市,2000年养老基金首次出现亏空,此后连年飙升。2011年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坦言,“社保是上海可持续发展最头疼的一个大问题。”
2012年6月,由经济学家曹远征和马骏牵头的研究团队联合发布《化解国家资产负债中长期风险》的报告称,到2013年中国养老金的缺口将达到18.3万亿元。在养老制度不变的情况下,往后的年份缺口逐年放大,到2033年时养老金缺口将达到68.2万亿元。
2014年底,中共政府副总理马凯坦言:“如果我们的体制不改、机制不转、政策不调整,缺口是必然的,不是一星半点的缺口,而是巨大的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