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以迦丘帕喇尊者的前世,告诫众人。(图片来源:Pixabay)
一日,眼盲的迦丘帕喇尊者在行走时,踩死了一些昆虫。次日,恰好有精舍的比丘来找他。比丘们发现了地上有昆虫的尸体,怀疑尊者犯了戒,就来到佛陀座前,请示心中的疑虑。
佛陀问他们是否亲眼见到尊者踩死这些昆虫,比丘表示并未亲自看见。佛陀就告诉他们说:“正如你们不曾亲眼见到迦丘帕喇杀生一般,迦丘帕喇也看不见地上的昆虫;一位已经证得圣果的阿罗汉,是不会存有杀生之心的,所以他并未犯戒。”
众比丘再请问佛陀:何以尊者今生会成为一个盲者?佛陀借着宣说迦丘帕喇前世的因缘,来教诫诸比丘。
原来,迦丘帕喇在某一世曾经是一名医生,在他的病患之中,有一位女众曾经对他许诺,若能治好她的眼疾,她和儿子愿意当他的仆人侍候他。但是当这位女众的眼疾一天一天好转,她后悔了。她害怕自己和儿子得当一辈子的奴仆,就向医生撒谎,说眼睛的状况越来越差了。这个谎言瞒不过医生,当医生发现她的眼疾其实已经痊愈以后,不禁起了大瞋恨,就开了另外一服药给她,使她真的失明了。因为这个缘故,迦丘帕喇在往后的很多世中,都成了盲者。
佛陀说了以下的偈颂告诫诸比丘:
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
若以染污意,或语或行业,
是则苦随彼,如轮随兽足。
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
若以清净意,或语或行业,
是则乐随彼,如影不离形。
虽然本偈说明了心(意业)居于一切法的主导地位,一切善恶染净的业果,皆由心意的发动身、语而来;但佛教并非唯心论者,只重内心而漠视世间事行。佛法是说外在的事行既出于心意的推动,那么,要改变我们的言语、身行,必先改造我们的内心,先端正我们的心行、观念做起,才是根本之道。
更进一步说,心尽管为王为主,却不仅仅完成内心的净化就算了事,还要经由佛法的修学,慢慢去修正自己在言语和身行的表达,从而脱落累世的串习,使身口能恰到好处又恰如其分地传达内心,而终至完成身业与语业的净化。再说佛法的重视内心,是主张由心念的改变去转境,无视外在的一切,而只活在自己想像的内心世界,这绝非佛陀的教法。
佛陀教导我们的是:如实知外在的一切善恶、染净,乃至因缘的聚与散、成与毁;更如实知自心的一切悲喜、爱恶,乃至法与非法,而后出自善意、敬虔地回应外境,这才是以心转境的真义。能这样做,深信其人定然“福乐自追,如影随形”,最起码,也会处处得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