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验证明,打坐是最好的养生之道。(网络图片)
“打坐”又称盘坐、静坐,它既是中国道教文化中的一种基本修炼方式,佛教文化中的禅坐、禅定及“结跏趺坐”也有着相同的功能。盘坐又分为散盘、单盘和双盘,最早由古人的散坐和跪坐演化发展而来。打坐既可养身延寿,又可开慧增智,故中国古人极为推崇。
美国麻萨诸塞州总医院的一项研究表明,打坐八周后,参加实验人的大脑结构就发生了变化。科学家的研究实验证明,这种传统的、带有些宗教色彩的修行打坐,可以导致大脑的结构发生变化。
打坐是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最好方法
审视一下标准的打坐姿态,不难看出这是一个近似三角形的金字塔形状,而从头顶至下的三分之一处正是下丹田所在之地,也正好是“黄金分割率”的0.618之处。丹田为藏精之府,同时也是炼精化气之所,丹田的真气充盈凝聚成丹后可固本培元、贮存能量。另外丹田还是任脉、督脉、冲脉经气运行的起点和归缩处,同时也是血气汇集和真气升降的生发之地。丹田是性命之祖、生气之源泉、阴阳之会,故历代养生名家都极强调下丹田的修炼。
中国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陆游命终时85岁,他年轻时修道学禅也常习打坐,所以直至晚年身体都十分健壮并头脑灵活。中国传统的打坐养生功法实际最早可追溯到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据《庄子》一书记载,黄帝曾向名叫广成子的人询问学习长寿之道,广成子说:“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劳汝静,乃可长生。目无所视,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以上这段精辟的论述,实则就是在打坐中的真实感受和长生之道。
打坐的意义不仅仅是养生与开悟,另外它还可促进学习、增强记忆。古人程颐在《鹤林玉露》一书中讲:“每见学者静坐,便叹其好学。”朱熹也要求学生“半日读书,半日静坐。”明代王阳明说:“昔吾居滁时,见诸生多务知解,口耳异同,无益于得,姑教之静坐,一时窥见光景,颇收近效。”王阳明还认为静坐可达到“聪明日开,德性坚定。”
科学实验证明 打坐可以导致大脑的结构发生变化
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科学家们对40名学生进行静坐生理实验观察表明:只要静坐5至10分钟,人的大脑耗氧量就会降低17%,相当于深睡7个小时后的变化,同时血液中被称为”疲劳素”的乳酸浓度也在不同程度上有所下降。
美国麻萨诸塞州总医院研究人员表示,经过八周的禅修打坐,参加者与记忆、自我感觉、同情和压力感相关的大脑区域,就发生了可测量的变化(measurable changes)。麻省总院精神科神经影像学医生莎拉.拉扎(Sara Lazar)领导了这项研究。她说:“虽然禅修打坐是一种平静和放松身体的运动,但打坐者早就表示,打坐还有认知和心理上的多种好处,打坐后一天心身愉悦。我们的这项研究也表明,人们花时间放松打坐,不只是心里感觉更好,而且大脑结构都有了实质性的变化。”
16名实验参加者在实验开始的两周前及禅修打坐八周后,研究人员对他们的大脑结构进行扫瞄,然后做对比分析。参加者除了每周一次会面,在一起练习禅修打坐,集中保持非主观意识的感觉、感情和意念,参加者还使用录音来被指导每日的打坐,并被要求记录每天练习的时间。一组没有参加打坐的人,他们的大脑结构也在同期被扫瞄检查。
打坐组报告他们每天平均练习27分钟,他们回答了冥想问卷调查,问卷结果表明他们的念力比以前有显著改善。针对脑扫瞄图,主要对早期研究时发现的打坐者大脑出现差异的区域,科学家们做了重点分析研究,发现海马(hippocampus)的灰质密度增加了。海马已知是主管学习和记忆的重要部位,是与人的自我意识、同情心和反省意识相关的大脑结构。灰质是一种大脑组织,其中含有神经细胞。
打坐者报告压力减轻了,研究人员发现他们杏仁核的灰质减少了。杏仁核已知是一种产生焦虑和压力的脑组织结构。而这一系列的变化在非禅修打坐人的脑扫瞄对比中,都没有发现。
来源:看中国专栏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