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取名——见证那个时代的荒唐与无奈

中国人文革取名 见证那个时代的荒唐

发表:2016-05-21 11:5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文革发动50年之际,德国之声中文网发表文章《文革取名——那个时代的荒唐与无奈》。文章举例,前媒体大亨默多克前妻邓文迪的原名叫邓文革,具有鲜明的文革色彩,显然她后来改名。而文革期间最具代表性的改名当属中共前高官宋任穷之女宋彬彬。

1966年,当时的师大女附中红卫兵负责人宋彬彬等人在天安门城楼受到毛泽东接见,毛泽东当时告诉她“要武”,“宋要武”由此成为文革的符号。

文章观察,除了“文革”这个热门的名字,还有一些名字如“卫东”、“学军”、“向东”、“卫彪”、“立新”、“志红”、“永革”、“永红”、“向阳”、“反帝”等,都是那个时代流行的人名,包含着那个时代强烈的政治色彩。

一位1970年出生、名叫李卫东的男子坦言,他是很大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名字的意思,所以觉得有些别扭。

文章引用美国的研究报告说,取名这个本来高度个体化的行为,由文革开始出现遵从性、而不是求异性。中共对人控制、文革对人的影响从一出生就开始了。

据该份研究报告,在文革开始的1966年夏天之前,北京新生男孩最热门的30个名字中,只有不到7%属“政治正确名字”,而到了1966年5月,这一比例已达到10%,同年9月份更是已超过25%。

据报导,那些“光宗”、“耀祖”等被认为具有封建色彩的名字,和“富贵”、“荣华”等被视为充满资产阶级意味的名字,被迫改名。包括“思美”、“爱美”这种看似普通的女生名字也被强硬的和“美帝国主义”挂钩。

文章说,不论是心甘情愿,还是迫于无奈,文革改名风从现在的角度来看无疑是荒唐离奇的。

单字取名族谱失传

有学者观察到,文革中单字取名的潮流,几乎使中国的家谱消失。因为中国人传统的取名,经常会在名字中用一个字表示辈分,而用另一个字寄托名字的真正涵义。所以同一家族同一辈份的人,从他的姓名上可以看出来。而用单字,人们只能舍弃那个表示辈份的字。

另外,单字读起来迅捷,正好符合了文革“横扫一切”的时代风潮。

责任编辑:刘良鑫 来源:NTD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