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美国建厂:击中了中国实体经济的痛点(图)

发表:2016-12-24 09: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2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看中国2016年12月24日讯】新闻背景:中国民营企业的代表人物之一、福耀玻璃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曹德旺已准备再投资6亿美元(前期已投入4亿美元),共计10亿美元的总投资,将福耀的一家玻璃工厂建在美国,还进一步表达了对在美国投资的看好。他认为,在美建厂的主要原因是国内生产成本高,“中国除了人力,什么都比美国贵。”这番言论一出,引发了社会热议。此前,李嘉诚抛售内地资产时所引发的担忧再度上演:“曹德旺要跑了吗?”

最近,中国民营企业的代表人物之一、福耀玻璃公司董事长曹德旺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了自己在美国投资10亿美元建厂的经历,通过对中美两国企业税负和其他成本的比较,他得出了中国制造业税负比美国高35%的结论,并坦言自己之所以在美国建厂,就是为了减轻企业的负担,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在当下中国,一方面,经济下行,竞争越发激烈,市场对提高产品品质、质量、品牌等要求不断提高,倒逼着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但另一方面,企业在成本、税收等方面面临着较重负担。


中国民营企业的代表人物之一、福耀玻璃公司董事长曹德旺(网络图片)

曹德旺的言论引发社会对“中国制造”生存发展环境的思考和担忧,甚至有舆论延续李嘉诚投资英国的思路称曹德旺“跑路了”。曹德旺到底跑没跑,为何要到美国建厂?他的举措到底戳中哪个痛点?曹德旺中国制造成本是不是真的比美国高?中国制造企业还有哪些出路?包括中国官方媒体如新华社、《人民日报》等,近期都频繁发文关注。

看点一:曹德旺为何投资美国?

2016年10月7日,由福耀集团投资的全球最大汽车玻璃单体工厂正式在美国俄亥俄州竣工投产。该项目投资6亿美元,是该州历史上最大的一笔中国投资。加上2014年福耀玻璃已在美国投资4亿美元生产汽车玻璃,福耀集团在美国投资已高达10亿美元,曹德旺对美国的投资引发舆论对“跑路”的猜测。

对此,曹德旺12月21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反问:“我什么时候跑了?”他表示,福耀玻璃所有对外的投资,都是经过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批准的。“我们是全体产业的供应链,我们做玻璃的,都随着汽车厂走。汽车厂去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

曹德旺表示:“福耀制造的市场销路65%在中国,我跑出去干什么呢?”但市场重点在中国不等于不出去投资,“因为你想变成全球公司,必须在国外投资。”他说,中国汽车商70%是我的玻璃。你说我跑出去,把那些汽车商扔下来,首先告状的就是那些汽车厂。曹德旺明确表示:“我不是搬出去。我今年才投产的美国项目,还没有带来利润。我在美国建厂20年前就开始了。这几年在美国投资的同时,配合美国的战略。”

据曹德旺透露,福耀玻璃在海外建厂的投资比例很低,只占总投资比例的2%—3%,玻璃出口比例占35%,绝大部分市场还是在中国。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11年,福耀玻璃就在俄罗斯设立工厂,投资了2亿美元,此外,福耀玻璃在欧洲、韩国也设有工厂或销售公司。

看点二:曹德旺吐槽戳中痛点——实体经济运行成本高

曹德旺吐槽国内投资环境,引发公众议论,使得一贯低调的他瞬间蹿红网络。对此曹德旺表示:“中国厚待我,我才说出这些话。”

曹德旺认为自己说的一点没有错,应该承认成本是需要的,中国人现在要去抓这个问题。“我说话不是为自己说,只是说要注意美国的这方面条件要比中国好。在那边投资也发现这个问题。”他内心里希望中国看到目前的投资环境问题并且要纠正,提高国家竞争力。

在采访中,曹德旺对中美制造业的成本比较,非常具体,不仅涉及到税收和劳动力成本,还涉及到土地成本、能源成本等等。

以曹德旺此次准备在美国建厂的经历来说,他在美国买的厂房,占地面积有14.83万平方米,花了1500万美元,而美国政府给了福耀1600万美元补贴,相当于没有花钱。福耀在美国建厂的土地是永久性产权,而在中国,企业花费巨资后得到的只是50年的使用权。仅此一项比较就可看出,中国企业所承受的高成本,不仅仅表现在税收上,而涉及企业运营的各个层面。

按照曹德旺的说法,目前美国的劳动力成本仍比中国高,蓝领(工资成本)是中国的8倍,白领是中国的两倍多,但美国的优势也非常明显,比如:“土地基本不要钱”,“电价是中国的一半”,“天然气只有中国的1/5”。税收方面,曹德旺说:“中国制造业综合税负比美国高”。这样算下来,在美国设厂比在中国还能“多赚百分之十几”。这一席话,再度将中国实体经济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推向了舆论前台。

看点三:美国天然气真比中国便宜

曹德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美国工业用的能源价格低,其中电价是中国一半,天然气只有中国的1/5。美国天然气价格真那么低?

对比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数据,中国的天然气价格确实是偏高,2012年-2014年,两国工业用天然气价格相差在4-5倍左右。其中,2012年4月份,中国的天然气价格一度接近美国的10倍,数值分别是4.8元和0.53元,但是近些年价差有所缩小。

目前,居民消费均价9.22美元/千立方英尺,折合2.15元人民币/立方米;商业用户均价6.97美元/千立方英尺,折合1.62元人民币/立方米;工业用户均价3.2美元每千立方英尺,折合0.75元人民币/立方米;发电用户均价2.69美元每千立方英尺,折合0.63元人民币/立方米。

金银岛天然气分析师江波表示,当前北京居民用气价格2.28元每立方米,可以看出在居民用气方面,美国似乎并没有多大优势。但其它用户的用气价格,国内远高于美国。中国工业用气价格是美国的3倍。

中国天然气工业用价有下调空间吗?江波认为,工业用气价格跟非居民门站价直接相关,我国正在大力推动非居民门站价市场化定价。冬季峰更高,夏季谷更低。低谷期就是工业用户减成本的时期。到了夏季需求淡季,再把价格降下来,低价促进需求。通过价格变化,对用气波动性进行削峰填谷。“目前天然气供应商已经承诺,波谷降价,得到明年淡季才能看到降幅。”江波表示。

看点四:正经历深度调整的“中国制造”,路在何方?

提高产品附加值、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的核心是积累“中国制造”的后劲儿,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图所在。“中国制造”正在经历的变革,表面上看是成本的高低变化,实质是结构的深度调整。急需加快培育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保持战略定力,寻求成本之外的竞争优势。

首先,提高产品附加值。把产品做好,把技术做强。用创新去开启市场、引领市场,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无论是新科技,还是新模式和新业态,核心都是倚重创新来撬动新需求、形成新动力,打造动能转换的新引擎。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创新已经方兴未艾,其发展潜力和影响力不可估量。

其次,转变产业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依靠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通过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用效率,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资金、设备、原材料的利用率,让产业发展更加健康、集约、可持续。

当然,也不可回避,一定要继续推动降成本。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降低各类交易成本特别是制度性交易成本,减少审批环节,降低各类中介评估费用,降低企业用能成本,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劳动力市场灵活性。

或许这话现在说有点早。但没准儿有一天,“中国制造”招牌再度打响,核心竞争力提升,曾经给人家做加工配套的中国,反过来人家也会给中国“打打工”。到那时,也许不用再过分纠结成本问题,而是更关注前沿战略和未来方向。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责任编辑:靖晔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