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坛公园。(摄影:邦宁)
接續〈【忆海钩沉】北京轶事和故事(六)〉一文
七、古北京的经济和交通
东晋齐郡益都县人贾思勰(xie),在北魏孝文帝大力提倡汉化时,于544年完成了《齐民要术》这一巨著,这是系统的总结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名著。共10卷92篇。内容涉及农艺、园艺、植树、造林、桑蚕、畜牧、家畜配种、酿造技术、烹饪、粮食及食品储备,荒芜土地治理等。当时中国社会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体制。
中国的文化和历史文明总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的。到明朝,封建社会农业生产为主导的社会经济开始发生变化,农业仍然发达,同时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萌芽,手工业、矿业、棉纺业、造船业等私营工商业发展迅速,商业空前繁荣。这时宋应星在崇祯十年(1637年),完成了他的《天工开物》,内容涉及农作物栽培,衣物原料及加工、染织、粮食加工、养蜂、种植甘蔗、制糖、建筑材料(砖、瓦)制作、陶器制作、石灰石开采及石灰制作、铜铁器锻造、交通运输车船结构及制造、植物油提炼、酿酒、造纸、金属矿开采、冶金、兵器制造、珠宝玉石开采加工等。这是当时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手工业生产的综合科技著作。
北京作为一国之都,当时出了一位病逝在北京任上的历史名人,他叫徐光启,1562年出生在上海,1633年病逝。他是天主教徒,也是位为官清廉,生活简朴的人。他在崇祯帝时官任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徐光启一生经历了万历、寿昌、天启、崇祯四任皇帝,是一个多才多能的学者,在数学、天文学、水利、农业、军事、政治,以及中、西科学等方面都有建树。主要著作有《农政全书》、《崇祯历书》、《考工记解》、《几何原本》、《测量法义》、《毛诗六帖讲义》等。他的《农政全书》是一部巨著,共60卷,50万字。内容包括了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桑蚕、桑蚕广类、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
明朝万历年间,神宗皇帝在张居正辅佐下实行新政,经济振兴,农业发展,市场繁荣,在许多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如万历年间中国的丝绸、酒品、蔬果、烟草、瓷器、农产品等大量出口。明朝内外交易的货币是白银,可是中国白银出产有限,主要靠进口。每年都得进口白银。有资料记载,十七世纪以前的三十多年中,每年流入中国的白银达25万至26.5万公斤。在明朝已经开始出现钱庄、纸币。
明朝经济发达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来:
1、大家知道在宋末元初,中国出了个女纺织专家,名字叫黄道婆,她是上海生人,做过童养媳,因不堪家庭虐待逃跑,搭乘船到了海南岛崖州黎族地区,向黎族人学会了纺织技术,后来又回到松江(上海)乌泥泾,从事纺织并教当地妇女纺织技术。她用自制的搅车、推弓、三锭脚踏纺车提高纺织效率,她采用错纱、配色、综线、挈(qie)花等工艺技术织出了有名的“乌泥泾被”,推动了上海纺织业的发展。
在明朝之前人们的衣服原料是丝织品和麻织品,到明朝时,中国大力推广棉花种植,北方尤其适合棉花生长,河北省产棉最多。由于棉花大量种植,促进了棉纺织业发展,棉布已经成为当时人们做衣服的主要原料。随着棉纺织业的发展,印染技术也改进,从历史博物馆现存的明朝服装可以看出,染色及刺绣很好看。
棉花加工机械有改进,如轧棉剥籽机,搅车碾轴元朝时用木制,到明朝改为铁制,效率大大提高。明朝时棉纺中心多在南方,如上海的棉纺织业的原料棉就来自北方。当时大运河是南北交通运输的大动脉。北方的棉通过大运河的船只运到南方,加工成棉布,再通过大运河运回北方贩卖。据《明实录》记载,在山东省西北部,有个在大运河边上的县城叫临清,仅此一个城市,就有布店73家,绸缎店32家。布店每进布,“出银必点一朱”,光记账用朱砂,每年就需二三十斤,可见棉布进销量之大。
2、大家知道,北宋人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当时他是用胶泥活字,北宋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中对毕升的活字印刷术有详细记载。到了元朝有个王祯,他是与明代徐光启齐名的农学家、农业机械家。他着有《农书》、《活字印书法》,他还发明了转轮排字盘,他用木活字印了《旌德县志》,他在《活字印书法》中详细介绍了木活字制作和印书法,现存清朝出版的《红楼梦》也是在1792年用木板活字印刷的。元朝已经出现双色(红、黑)套印书。
明朝印刷业由官办到商人经营,民间刻书成风,印的书有经史、戏曲、小说、医书、琴谱、诗文和启蒙读物、日用杂书等。
以前印书是人工刻板或木质活字印刷,到明朝中后期已经发展成金属活字印刷,活字有铜质的,有铅锡质的,以铜字为主,如《渭南文集》、《曹子建集》、《唐人集》等书就是铜活字印刷的。明代出版的年画已经是四色采色套印。《西游记》也是在明朝用铜活字排版印刷的。《三国演义》最早出版时间是在明朝嘉靖年间。《金瓶梅》出书时间较晚,现存最早版本是在崇祯年间出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在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在南京刊印。前面提到的《天工开物》是在崇祯十年(1637年)出版。《农政全书》是在崇祯十二年(1639年)出版。
清朝铜活字印刷已经用于更多的图书出版。例如雍正三年(1725年)印刷出版的《钦定今古图书集成》,这套图书共万余卷,工程之浩大,印刷水平之高空前。《今古图书集成》是陈梦雷主编,所选书籍按万象、方宇、明论、博物、理学、经济等归类。我前面已经说过,此巨大集成出版,是在熙春园,有人考证,就是在北京今日清华大学内的一个岛上。
3、前面提到的徐光启《农政全书》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从这两书中的纺织机械插图,我们可以看出,明朝时的纺织机械,比黄道婆时使用的纺织机结构更为复杂,功能更为完善,效率更高。
4、明代建筑业绩辉煌。明代迁都北京,大兴土木建造北京皇宫,促进了建筑材料制造加工和其他行业的发展。当时朝廷工部在北京官办了五个工厂,即神木厂、大木厂、黑窑厂、琉璃厂、台基厂。台基厂的情况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谈过。现在再以琉璃厂为例,看看其历史变化情况。在辽代时这里只是一个村庄,叫海王村。清朝《帝京岁时纪胜》记载“厂制东三门,西一门,街长里许,中有石桥,桥西北为公廨(xie),东北门楼上为瞻云阁,即厂正门也。厂内官署作坊神祠以外,地基宏敞,树林茂密,浓荫万态,烟水一泓”。文中称的街,即后来的琉璃厂大街。
到清朝时,由于内城居民迁往外城,加上当时外地来京官员和举子,多居住在宣武门一带,因此,琉璃厂逐渐成为文人汇聚之地。乾隆年间,琉璃厂迁址,这里更繁荣,形成北京最大的图书古玩市场。顺便提及,北京现在国营的“中国书店”是中共在五十年代合并了北京100多家私营书店而成,其琉璃厂分店的前身就是当年在琉璃厂开的一个叫“邃雅斋”的私营书店。
5、明朝医学家李时珍历时30年,在万历年间终于了完成了他的巨著《本草纲目》。这是中国古代医学史上内容最丰富的规模最大的中医学著作。全书共190多万字,汇集药物1892种,医方一万多个,书中有精美插图160幅。为了完成这部巨著,他学神农尝百草,他“远穷僻壤之产,探险仙麓之华”远途跋涉,四方采访,足迹遍及苏、皖、鄂、湘、赣、广等省。从此书的内容和出版过程来看,也反映出明朝经济状况良好的一个层面。
现在我们继续谈明朝时北京的经济状况。明朝初年北京的手工业作坊是征匠官营。明朝中期以前,官营的手工业有严格的匠籍和劳役制度。到中期以后随着官营手工业的衰落,匠籍制度瓦解,匠户的劳役被征银代役取代。北京的工匠有了人身自由,随着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手工作坊逐渐的由官营演变成雇工生产。私营作坊开始发展,如磨坊、酒坊、机织坊、染坊、铜作坊、铁作坊等都有私人经营的。原来只供皇室贵族享用的一些手工艺品,如景泰蓝、宣德炉、雕漆等,民间作坊也开始生产。北京郊区的官营煤窑,官营矿场也日渐衰落,由私营矿场取代。由于市场贸易的发展,在北京城内形成了一些专一商品的交易市场。如骡马市、驴市、羊市、猪市、米市、果子市、菜市等。
明朝的手工业按行业分有矿冶、陶瓷、丝织、造船、制盐、印刷等,以矿冶占主导地位。矿冶中又以铁冶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当时的冶铁行已经有了专业划分,如炕炭、沟沙、铸铁、炒炼等。
北京原来有个东打磨厂,东起崇文门外大街,西至祈年大街与西打磨厂相连。这条街建于明朝,当初有几个石匠从京郊房山县来到这里,开了打制磨面的石磨和制造磨刀枪的磨石的作坊,此街因此而得名。清朝时这里出现了书局、年画、宫灯、折扇等店铺,变成了一条文化街,我以前的存书中有宝文堂、老二酉堂的书,就是在这里买的。现在这条街已经名存实亡,被新世界商厦等新建筑取代了。这祈年大街就是一条新开的南北方向的大街,2004年通车。它的正南面,就是天坛的祈年殿。
明朝时北京的市场沿街道布置,明初主要在皇城外城门附近如朝阳门、安定门、西直门、阜成门、宣武门,以及东四牌楼,西单牌楼,钟鼓楼附近。后来由于漕运渐废,积水潭,什刹海水域渐缩,北城的商贸区也渐衰,因此东西城,南城的商业发展起来,如西城商业区主要在城西安门外的西四牌楼一带,在西四牌楼到西单牌楼之间,有个缸瓦市曾经是最繁华的市场。在南城青楼,酒肆林立;阜成门是门头沟煤矿生产的烟煤进城之门,煤炭是当时北京生活的必须之物,因此阜成门附近就形成了一个以煤为主的交易市场。
明朝时没有汽车,中国现存最早的进口汽车,是在1884年(清朝光绪十年)从法国进口的。中国最早使用进口汽车作为交通工具,是在1900年以后,所以在明朝时当官的和贵族出门是骑马坐轿,平民百姓是坐马、牛、驴、骆驼拉的蓄力车,或坐人力车,或者骑毛驴、骑骆驼。驴和骆驼也曾经是当时的重要交通运输工具,直到民国末北京还有骆驼队向北京运送货物。在今礼士路北口一带,明朝叫驴市,就是个牲畜交易市场。菜市口就是明朝北京最大的一个菜市场,到清朝将原来在东单牌楼的刑场迁至此地,但菜市生意依旧兴隆。
提到市场,在老北京还有一种晓市,这是一种只在黎明前交易的市场,日出即散。东晓市地点在崇文门外,西晓市在宣武门外,北晓市在德胜门外。晓市既是穷人买便宜货的地方,也是没落纨绔(wan ku)子弟出售家中衣物,珠宝的地方,也是窃贼销赃场所。这种市场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国时期。在紫禁城东华门外,还有灯市,就是在今日叫灯市口的地方。开市时间从正月初八到正月十八。这是个夜晚放灯,白天为市的市场。灯市白天出售各种灯笼、花灯、蜡烛、日用品,还有各种小吃。夜晚放灯时间,灯火辉煌,看灯的游人川流不息,热闹非凡。到了清朝中期,因为此处附近有王府,达官贵族居住,灯市影响其出入交通,才将灯市迁移到地安门和琉璃厂。
谈到商业市场,清朝在北京城内和正阳门(前门)外兴起的一些中华老字号也是个商业发达的标志。比如六必居创建于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到清朝康熙年间才改称现名;王麻子刀剪铺创建于顺治八年(1651年);以制作出售清真酱牛羊肉出名的月盛斋,创立于乾隆十四年(1775年);以经营绸缎,洋货出名的瑞蚨祥始创于济南,创建于同治元年(1862年),在光绪十九年(1893年)在北京大栅栏(读“大石栏儿”)设店;荣宝斋创建于康熙十一年(1672年);天源酱园创建于同治八年(1869年);同仁堂药店和内联升鞋店创建于咸丰三年(1853年);吴裕泰茶庄创建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地点位于东四北大街,原名叫吴裕泰茶栈(zhan)。其他还有东来顺、张一元等,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有一个关于都一处的小故事,在此多写两句。这个饭店在前门大街,在乾隆三年(1738年),由山西人王瑞福创办,当时叫王记酒铺。现在都一处的特色菜有炸三角、乾隆白菜、芥末鸭掌、乾隆鸡、回锅肉等。传说在乾隆十七年,有一次皇帝微服私访,回宫时已近深夜,路过前门大街皇帝想在宫外吃饭,别的饭店都已经打烊,只见此处还在营业,于是皇帝与随行进来,点菜吃饭。临走皇帝夸奖店家说“这么晚,你们还在做生意,饭菜做的又这么好吃,朕赐你店名就叫都一处吧”。乾隆皇帝回宫后,御题“都一处”三字,令人制成匾,派太监将匾送至店中。王瑞福将匾悬挂店门额,将皇帝坐过的太师椅铺上黄缎子供奉起来。从此饭店生意兴隆异常。
在王府井有一个东安市场,最初这个市场是在光绪年间形成雏形。当时这个市场是由聚集在东安门大街紧靠紫禁城的一些店铺,摊贩组成的。由于附近有王公大臣的住宅,影响他们出入。在整顿市容时将它迁址到东南面的神机营练兵场,就是今日的东安市场,市场北门是吉祥戏院。“文革”期间市场被改名叫“东风市场”,现又恢复原称。
到清朝后期西方先进技术传人中国,轻工业工厂迅速发展起来。例如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清政府先后开办了北洋工艺局、京师习艺所、京师毛织厂、溥利呢革公司等工厂,同期还有私商开办的织布厂、官办、私办的制帽厂、制鞋厂。以北洋工艺局为例,该厂工种就有机织、彩印、染色等十多科。京师习艺所,工种有毛巾、织染、缝纫等。溥利呢革公司是个纺织服装公司,就是今日的北京清河毛纺织厂的前身。1904年官商合营开办了丹凤火柴厂,生产摩擦火柴。在这以前,中国人点火,是用原始的火镰,火石和火绒取火。火柴的使用,取代和逐渐淘汰了这种原始的取火方式。清末面粉厂、啤酒厂、纸烟厂、玻璃厂等轻工业厂相继建立。
前面讲了明朝的印刷业。到清朝时已经使用机器印刷机。同治十三年(1874年)北京第一家机器印刷厂建立,《中西见闻录》创刊号就是机器印刷的。1876年同文馆印书处,使用手摇印刷机,活字印刷。到了1884年,官营的撷(xie)华书局开始使用新式印刷设备。这是个以印教科书为主的印书局,开始时只有铅印,后来又增加了彩印、石版印,1905年改名为京华印书局。1906年清政府成立印刷总局,由商部、学部、巡警部三个部门管理。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清政府印刷局开始使用美国设备,专印纸币、税票,有价证券。这个厂在1912年由北洋政府接管。这时铸字局、铜模局、制版局相继建立。需要说明的是,当时称谓的“局”,不是指政府机关部门,而是指商业性工厂,作坊。
在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京西门头沟煤矿,已经开始使用以蒸汽为动力的机械提升煤炭。光绪九年(1883年)清政府在三家店,开设神机营北京机器局,购买洋人机器制造军械,如机关枪、水雷、子弹等。笔者在大学本科是学金属切削机床设计的,因此比较注意搜集机械制造业的有关信息,我注意到,北京机器局是北京最早使用金属切削机床的工厂。1898年长辛店铁工厂建立。1901年法国商人出资,开办了长辛店铁路机车厂,这个厂曾经为慈禧太后制造专乘列车,当然式样是仿照中国老式传统的轿子设计的,装饰相当豪华。
元末明初北京的人口只有9.6万,到洪武八年(1376年)发展到14.3万,到明朝中后期已经达到85万。清朝初到万历年间是68万,万历六年(1578年),人口又达到85万。到光绪八年(1882年),北京人口已经达到108万。人口增加和经济的发展,促使城市原来的道路,交通工具及交通状况发生变化。
现在谈谈古北京的交通及近代的变化。
北京四合院在辽代就已经初步形成,元大都街道胡同按里坊布局,内城路网布局严谨,道路系统就是由大街、小街、胡同组成,交通要道路口有标志,就是牌坊。
我在前面谈北京水系一文中已经谈到,元朝漕运发达,水路交通经惠通河与大运河相连。明清北京城内交通主要是陆路通道。对外有官道与全国各地相连。我记得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朝阳门外北京至通州的官道,还是明清时期用大块的厚石板条铺设的,由于使用年代已久,石条上还有大车碾出的沟痕。
明朝北京与元大都的位置相比,其中轴线和东西城墙的位置没变,除宫殿城市南移外,明朝北京基本上延续了元大都街道的宽度和走向。城市东、西、南、北居住区域有分工,西城是皇亲,贵族府第,是政治中心;鼓楼一带是传统的商业街市;仓库行业会馆集中在东城,是经济活动中心;南城是居民聚居的地方,正阳门外是繁华的商业区。明外城的主要道路以各城门内的官道为主,胡同的布局受河道走向影响多斜街,胡同布局较不规则。明朝北京城由于皇城和积水潭的隔离,内城缺乏东西贯通的道路,只有两三条南北方向贯通的主干道路。外城贯通东西,南北的主干线各有一条。
清朝北京城的主干道路有增加,东西方向有:东直门至鼓楼;西直门至新街口;朝阳门至南河沿;阜成门至西四牌楼;东四牌楼至北海。外城有广宁门至天桥。南北方向有:北新桥─东四牌楼─东单牌楼─崇文门─广渠门;安定门─沙滩;新街口─西四牌楼─西单牌楼─宣武门;正阳门─永定门。
清末北京交通工具发生变化,北京街头出现了东洋人力车、西式马车、自行车、三轮车。光绪十二年(1886年)北京街头出现第一辆东洋车(人力车),到1901年北京已经能自产人力车。1917年北京有人力车两万多辆,到民国时的1932年已经有四万多辆。到1939年北京才开始有三轮车。光绪年轻时有洋人献给皇帝一辆自行车,当时的自行车还不是链传动,结构就像现在的幼儿玩具车,脚蹬子固定在前轮的轴上,是前轮驱动。洋人教给皇帝骑这辆自行车,被慈禧太后训斥道“一朝之主,当稳重,岂能以转轮为乐!”
但是自此开始,自行车成为一种奢侈品,在上层社会流行开来。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清朝廷颁布《违警律》,规定自行车上必须安装车铃。紫禁城里第一个玩自行车的当属溥仪,时间在1922年。到了民国初年,自行车才成为大街上行驶的交通工具。民国十七年(1928年)北平市规定自行车由公用局管理,出台了自行车装备检验标准和违规惩罚细则,规定自行车可以在马路上行驶的时间和车前必须挂灯。1932年统计北京拥有自行车六万四千多辆,十六年后北京交通局统计,北京私人拥有自行车176970辆。
袁世凯献给慈禧太后的一辆四座汽车,据说这是最早出现在北京的汽车,现在人们要看这辆车,大概要去汽车博物馆了。我记得这辆车曾在颐和园展出过。这辆车是美国杜里埃公司生产的。
北京平民百姓是在1907年才第一次见到汽车,当年是法国汽车拉力赛的“老爷车”到北京。后来就有了在北京街头跑的,从外国进口的汽车。废除帝制以后,到民国二年(1913年)北京才有出租汽车。1928年以后,中国才开始能自己生产汽车。这时北京已经有了公共汽车。据官方统计资料,1932年北京全城拥有汽车2800辆,其中私人拥有的汽车1700辆。随着汽车上街,北京的交通道路也进行改造,1912年东西长安街打通。1931年修筑了景山前街。
在1949年以后,北京的牌楼、城墙、城门被中共认为是阻碍交通的障碍,于是拆毁,街道被拓宽。例如东西长安街由原来最宽11米,经拆除附近街道,将长安街拓宽到35米,中间的天安门广场是为毛泽东检阅游行队伍而拓宽到80米。天安门对面的中华门,据传说也是因为不利游行队伍顺利通过,而被当局下令拆除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中华门故址,后来修建了毛泽东的陵墓,这不就应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那句佛家箴言,毛令拆除中华门是自掘坟墓。
到民国初期,北京才有有轨电车。民国二年,上海资本家沈霭苍,虞洽卿等十多人发起组织北京华商电车有限公司,承包北京内外城全部电车敷设工程。到1924年有轨电车通车,当时有四条线路,即:1路从天桥到西直门;2路天桥到北新桥;3路东四到西四;4路北太平仓(今平安里外)到北新桥。
铁路在北京的出现,一开始清政府是不允许的。鸦片战争以后有个英国商人在宣武门外修了一小段铁路,展示小型蒸汽火车。据《清裨类钞》记载“英人杜兰德于同治乙丑七月以长可里许之小铁路一条,敷于京师永宁门外之平地,以小汽车驶其上,迅疾如飞,京人诧为妖物”。既然如此,清政府必然干涉令其拆除。还有一段典故,光绪二年(1876年)英国怡和洋行在上海铺设了吴淞铁路,这是中国第一条运营铁路,是从上海至吴淞。此举被清政府视为洪水猛兽,仅仅运行了一年,就被清政府出二十八万五千两白银买下拆除。
光绪七年(1881年),为了使唐山的煤炭外运,直隶总督李鸿章下令铺设了中国第二条铁路,即唐胥铁路(唐山─胥各庄)。开始通车时,怕老佛爷不准,不敢用机动火车,是用骡马为动力。到光绪八年(1882年),才改为蒸汽机车牵引。
京奉铁路在北京正阳门的火车站是英国人修建,自1903年开工,1906年通车。1937年以前叫正阳门东站,1937年以后改名前门火车站,后来又叫北平站。现在的北京火车站,是中共在废弃了前门火车站后在其以东新建的。
1905年为了供清皇室祭祖方便,袁世凯命詹天佑设计,修成了高碑店至易县的铁路。随后又由詹天佑设计施工,自1905年至1909年建成了京张铁路。詹天佑是第一个华人铁路工程师。
我在前面的文章中讲过,英法联军曾将铁路终点站修到天坛内。北京的环城铁路,是北洋政府为解决北京城区粮食,煤炭运输而修建的。这条铁路是在北京城墙与护城河之间的荒地上修建,沿着城墙外缘而行。自京绥铁路的西直门车站至京奉铁路的东便门站,中间车站包括德胜门、安定门、东直门、前门,1915年建成。这条铁路为北京服务了多半个世纪,1971年被中共政权拆除。
责任编辑:李云飞 来源:看中国专栏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